言论

多元不一定是优势/章龙炎

肉骨茶最近被列为国家美食遗产,引起议论纷纷。

我在社交媒体看到一些有关肉骨不一定是猪肉的论点,有的还以自己为福建人(即闽南人),“权威”地这么坚持。

我也是福建人,福建话是我的母语。我在福建话语言环境长大 ,向来就理所当然地把“肉骨”与排骨、五花肉、三层肉、上肉、小肠等等当作猪肉,而不是其他肉类来看。

这是一种语言习惯。猪的有些部分当然要有个猪字,如猪肚、猪脚、猪肺、猪皮等等,是顾名思义。另一种较常吃的肉类——鸡肉,不管是鸡的什么部位,都有个“鸡”字,很明确。

所以,我们说肉骨茶,一开始指的就是猪肉骨茶,现在看来意思没什么变化。还有,肉骨茶主要还是华人传统美食,文化跨度不够大,总得来说融合程度还不够。有这样那样的误解甚至被炒作,从一个角度来看说明了这一点。

先从“知此知彼”开始

或许有那么一天,肉骨茶成为全民美食,“肉骨”不再是狭隘及约定俗成的特指带肉的猪骨。不过,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是不是需要先从“知此知彼”开始?

这是作为福建人的理解。当然,有时你会发现,即使你在福建话语言环境成长,觉得有些友族会对肉骨茶抗拒还公开展示出来,可能是误解,你说的话因而不但不权威,还会被指“卖族”,即使你所言并非为了讨好任何一方而无中生有。

其实,饮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本来是大马华人传统美食如梹城炒粿条、猪肠粉、酿豆腐、包、油条等等并不完全清真,但是融合程度高,打破饮食禁忌,只需识别清真与否,其中最有效的是请回教徒负责制造与售卖,至少大半的障碍解除了。

有的看似清真,也会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而花样百出,烹饪手法大致一样,但因为主要食材有变化而变得不清真,例如沙爹、仁当、椰浆饭等等。这是各取所需,表现我国各族饮食文化的高度融合。

跨族群融合度不够

肉骨茶的争议要点,是在于其被列为国家美食遗产,是不是一定要清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主要是一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大多靠民间交融,各族根据本身的饮食习惯与禁忌调整,官方为其“正名”是锦上添花,将它当作是民族尊严就显得华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肉骨茶作为肉类药材汤本身就是出自民间,纯粹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做生意精明的华人,照理应该很早就会想尽办法,开拓市场更大的回教徒市场。

也许有人尝试,但事倍功半?或者这款药材汤打不进这个市场?这些问题好像没有什么人感兴趣。

所以bak kut teh列为我国遗产会引起争议,看来根本原因是本身跨族群融合度不够,需要更多时间磨合。至于什么被政治化云云,我看还是我国多元社会所致。多元是我国的优势,也是个弱点。

反应

 

言论

百结鹑衣的多元理念实现/宋明家博士

“百结鹑衣花欲吐,一头蓬发草初齐。颠连困顿无人状,祗为时穷志不迷。”(摘自林连玉《寄李甘棠先生》)

这几句呈现出林连玉生活简朴贫困时候,仍然坚持高尚操守和捍卫母语教育的理想,默默为社会奉献智慧和力量。马来西亚中文教育的由来,和百结鹑衣林连玉不可分割,也着实得来非常不易。

在为华教无私付出的骨子里,林连玉内心深处有个“理想中的马来亚精神”,那是“釆撷各民族的精华而熔铸出来的好宝贝”。读他的《谈马来亚的精神》,个人很欣赏这一句:“如果两个文明,互相接触,则相倚相溢的结果,就会熔铸起来,而成为第三文明,而这第三的文明,必然是较诸原有两个旧文明,更加进步的”(https://llgcultural.com/4985 )。

从林连玉毕生对多元理想和教育公平奉献中汲取灵感,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以下策略,以提升教育体系的多元完整性:

其一,通过加强校内国语语言教育,加强华小和独中生的国语能力。

扪心自问,大多数华人对待学习国文的态度,其实是很敷衍的,纯粹是很现实的为了升学或就业而学习、而考好SPM国文的,也没有“一定要掌握好国文”的情意结。

不管怎样,在强调多元的同时,大马华裔无法忽视国语作为官方代表性语言的第一地位,独中和华小的环境必须在学校日常多添加国语元素,比如规定全校在每周某日课堂外强制使用国语、多举办马来班顿、peribahasa之类的活动或竞赛,同时教育孩子们放下“国文无用,中英高尚”的优越感,以更多的包容和同理,多方理解国语的美感和内涵,就可以期许更多华校华裔生能流利的以国语和友族交流。

勿当国文为“鸡肋”

华小和独中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体系,更是华裔社会的代表性顶梁支柱,绝不能当国文为“鸡肋”,更不能以“捍卫母语教育”、“团结问题是政客所为”当作挡箭牌。

其二,多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多和各个源流学校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国语能力,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让学生了解各个族群对国家身分的贡献,这和林连玉倡导文化保存的多元理念契合。

多元是马来西亚的优势,华小和独中环境若能注入和融入多元文化视角和历史,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社团、俱乐部,让华小和独中生能和国小、国中各族学生一起合作项目,或分享自家宗教和文化,将能促进民间团结与相互理解,让华裔明白“五千年文化”的自豪感,必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能成为“唯我独尊”的傲慢。

其三,以林连玉对公民操守重视的基础,设计一套“公民意识”的课程,以倡导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社区意识,将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个人扮演负责任的公民角色;酝酿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公民责任感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社区建设项目的种种活动,比如关怀各族老人、支援低收入群体、环境保护、植树绿化、手工艺工作坊等活动,以培育共同的国家和社会使命感。

林连玉熔铸多元文化和团结价值观的理念,有助于培养重视多元遗产的新一代,促进社会各民族的和谐的同时,最终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

(作者为科学工作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