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封阻TikTok,为安全或垄断?/霍咏强

美国再度狙击TikTok,要求在半年内从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然而,中国早在上次特朗普出手时已经封阻了国内科网企业的关键技术出口,也就是说如果要符合美国的要求,字节能做的也只是把TikTok的“壳”卖掉。结果,变相令TikTok消失。

当然,一个被“阴干”的TikTok,可以避过汹涌的用户忿怒,但尽管损害了美国用户的利益,却的确能够满足美国政府的要求。

其实,现实里美国并未将TikTok视为国家安全层次的危险,更多的只是在选举期的各种表态方式,否则禁制也不会反复在立法机构和法院之间周旋、也没下定“杀心”。

领袖屁股主宰头脑

值得玩味的,特朗普采取了和上次截然相反的态度,清楚说明打掉TikTok只会为Meta铺路,也再次证明美国人的确是屁股主宰头脑,不在其位、立场不同,关键问题却也看得一清二楚。

同时间,香港为国家安全立法的过程中,却也说明了美国网企对全世界的“控制力”,这也是Meta 和 谷歌的垄断地位,受TikTok动摇时作出的激烈反应。

香港在立法会委员会审议国家安全法案(23条)阶段,资深前官员兼议员叶刘淑仪引述了彭博社的连续几篇报道,尤其是说到“HK Security Law Public Consultation Lists Facebook,YouTube Ban”,在议事厅内提出了忧虑,包括:

    ●    有朋友就报道问及Telegram是否不可在香港用了?

    ●    他们都很关心,指出这是对香港的自由社会很大的损害。

    ●    如果连脸书、IG、优管都上不了,那些专才还会否来香港?

因为这篇报道,香港政府特别发表了公报,指上述报道声称特区政府会立法禁止有关平台在港运作,继而令人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建议产生误解和恐慌,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

香港政府严正声明,并无建议禁止任何社交媒体、影片分享平台或串流平台在香港运作。

特区政府的巨大反应虽然令彭博社道歉并收回报道,但投射出的问题更严重:

一、如果香港上不了优管、脸书、 IG,就玩完了?

二、海内外的专才,会因为没有优管、脸书就不来了?

三、能够用上脸书、IG、谷歌、 优管,就有网络自由了?

美网企影响力巨大

无论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都说明了一件事,美国在科网企业上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并同时指向很危险的结论:美国通过限制网络使用可能产生的损害力有多大?

从过去几年美国利用网企煽动无数抗争活动,网企“适时”地压制、或放大不同的政治活动和舆情,足以证明网企并没自自由意志,为何仍有不少人以此为网络自由的代表?这些错误理解会带来

怎样的损害?或者变成思考模式的固化?如果这些科网媒体如此重要,哪万一反过来被美国封杀了又怎么办?

现实里,这正是俄罗斯遇上的问题,俄罗斯能撑住不等于其他人也可以,正如欧洲在受制于这些美国科网企业的“挣扎”,也不过是搞出一些罚款,毫无办法摆脱这些网企的垄断。

勾结网企监控全球

最近Byron Tau 撰写的《控制手段》(Means of Control) 就描述了一个联邦制民主政体如何与私营公司结成阴暗联盟,以收集公民数据。

其结果是一种可怕的社会单一化,美国正以沉浸的方式,令人民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更严厉的监控系统。

书中不无讽刺地指出,美国政府经常指责其国际对手所做的事情也正是美国间谍机构在做的,正如“国家安全官员之所以如此担心TikTok,是因为美国也在采取同样的做法:通过应用程式大规模

收集数据,以拓展国家的控制力量”,这种力量,甚至是覆盖全世界。

所以任何国家只要有使用美国网络设备,无论政商界领袖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的监视下,那他们还有什么可能说真话呢?华为的错,或者就是让世人有隙可寻!

 

 
 

 

反应

 

言论

中美博弈新篇章/罗汉洲

美国前总统拜登下令TikTok必须与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脱离关系,然后必须卖给美国人,否则就禁止在美国营运,这是家喻户晓的“不卖就禁”政策。

美国人于是纷纷组织财团,准备接手TikTok,TikTok似乎已是美国人的囊中物,美国的蛮横态度尽显世人眼前。

惟在期限届满前,TikTok营运公司表现出宁折不弯的态度,自动停止在美营运,给美国碰了一鼻子灰。

特朗普上台后,为了替美国挽回一点颜面,给予TikTok 75天的宽限期至今年4月5日。在这期间,特朗普三番四次放风声说中国已答应出售TikTok,买主也已敲定。

一会儿说是甲骨文,一会儿说是某财团,一会儿说是某大户,都对接管TikTok很有兴趣;而且买卖谈判非常顺利,已接近签约,仿佛“鸭子熟了”。

然而,4月5日,特朗普却宣布再度给予TikTok 75天的营运宽限期。TikTok显然不是软柿子,特朗普之前说的话,原来只是自说自话,自我陶醉。

但他仍不忘往自己脸上贴金,说中国原本答应卖TikTok,却因他对中国产品加征进口税,引起中国“不高兴”而拖延签约。

所以,他表示,只要中国签约把TikTok卖给美国,他就会调低对中国的进口税。

不择手段巧取豪夺

众所周知,当美国垂涎外国某项科技技术或企业时,它就不择手段,非得占为己有;占不到就封杀,务必要来个一拍两散才肯罢休。现在,它正以这一套手法来对付TikTok。

美国人常说中国是靠偷窃美国的科技技术才成为科技强国,又说中国是靠欺骗美国而致富。

岂料,美国才是个中高手,靠的正是巧取豪夺。据科学界专家指出,美国之所以誓要夺下TikTok,除了因其盈利丰厚,更垂涎的是TikTok的演算法。

美国人自知在这方面的技术落后中国好几年,若能将TikTok抢到手,就能借此追上中国,这条捷径最好走。

偏偏TikTok不肯就范,于是特朗普便以降低关税为诱饵,试图引诱中国出售TikTok。这种手法却恰好显露出特朗普天真的一面。

要知道TikTok的演算法技术价值连城,岂是“减税”能相提并论?这就如左宗棠所说:拿喂狗盆来换我的宝剑。你说,特朗普是不是有点天真?

TikTok到手后患无穷

更何况,特朗普是个反复无常、视承诺如儿戏的人,即使有白纸黑字的合约也未必当一回事。他或许会为得到TikTok而暂时降低中国进口税率,但一旦TikTok到手,随时又会调高关税,TikTok则一去不复返。中国岂会如此轻易受骗?

美国人天生贪婪无厌、得寸进尺。其国土面积从最初的百万平方公里扩张到900万平方公里,正是因为其巧取豪夺的本性。

所以千万别以为它得到TikTok后就会满足,就会与中国和平共处。

当拜登宣布收购TikTok时,美国人已磨拳擦掌,准备在收购TikTok之后,再收购小红书。

今年,又多了一个收购目标——那就是DeepSeek。收购的理由仍然是那些老调重弹的借口:这些平台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会戕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等等荒诞不经的抹黑之词。

中国如果真的把TikTok卖给美国,那就如同“开城纳敌”,后患无穷。

另一方面,从中国处理TikTok、李嘉诚出售港口以及应对关税战的态度来看,今日中国,早已不是“银河号事件”时的中国。

中国已有底气、有能力与美国针锋相对,但美国却仍不知今夕是何年。

古人总结历史经验说:“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又说:“胡虏无百年之运。”美国自二战后横行至今已近80年,其气数将尽乎?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