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毁灭创新 勇敢变质/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其实如果允许市场经济规则更充分运作,而非人为、蓄意知易行难地去干预,那么好些即使多年以来看来棘手的社会政治课题,几乎都能得以迎刃而解,而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当局允许商业化私立大专院校的运作,已然演变成为本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大功臣。然而,有利也必有弊,例如越来越多独中生选择不考高中统考,也不等高中毕业,而是在高二考了大马教育文凭后肄学,转读上述私立大专院校的预科班,过后直接进入这些大专,或与这些大专有双联课程安排的外国大学就读可也。

如此一来,不但独中的高三有些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办不下去,甚至连常被华社视为重要的文教课题,例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与否,也不再受到许多家长与同学们的在意,因为,这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被市场需求所“超越”。一些独中为求生存,也必须顺水推舟地另辟教育新天地。

转型可负担私校

一些别出心裁的独中,想要逐渐转型为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其实独中在政府眼中本来就是私立学校的一种,只不过是非营利的),因为眼看许多家长基于对公立学校欠缺信心,都忙不迭地把孩子送往昂贵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那倒不如打造出一个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版本,总能吸引到一些家长,基于性价比高的选择。这说白了就是一个市场定位的实践,其经济效果的高低,应该很快就能见真章。

也有一些较为谨慎的独中会为高三“加料”,或更贴切来说是提供教育“自助餐”,要考高中统考当然欢迎继续考,但也可兼考或转考如A水平或其他国际上认可之后,可直接就读大学的一些文凭考试,包括一些通常只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考试等,以吸引同学们留读高三,或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独中就读。

这也是市场经济促进创意,甚至是如著名经济哲学家叔本华所谓的“创意性毁灭”的一种做法,其实是推进经济(以至教育)转型升级的“妙方”。

华文水平为卖点

有的独中,顺应着国际上学习华文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以相对高超华文水平为“卖点”,努力招徕来自国内外,有志于让孩子得以更好地掌握华文的家长们,送孩子到这些独中就读;又或主要来自国外,想要孩子能比在当地能掌握到更好英文的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读。总之就是充分发挥独中多年以来所强调的三语并重教学方针,使其得以真正的发扬光大,让独中得以浴火重生、再创新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近年来好像越来越敏感的另一项课题,即越来越多非华裔在华校(包括独中)就读的考量,是否会引致华校“变质”。在我成长的沙巴,一般华校都有许多友族同学就读,尤其是一些在乡区的华校,更是有着七八成的非华人子弟就读,所以我们都已习以为常,不觉得是一项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项市场经济运作的体现,因为华校办得好,所以才会吸引友族甚至国外的家长送孩子来就读。即使在社会政治层面,这也是促进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国民团结融合的一大工具。

如果有一天华校真的“变质”了、变得更差了,那么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也会令到华校不再成为家长的首选。所以我们不应恐惧“变质”,而是要哪怕是毁灭性创新,也要把华校的品质变得更好!

反应

 

灼见

【灼见】民调可参考 选票要争取/胡逸山博士

根据国内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领导的昌明政府的支持率略微过半,但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的比率也几乎不相上下,这样的民意调查结果就颇为微妙了。

众所周知,所谓昌明政府,更贴切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联合政府,即其个别成员党没有一个赢得过半的国会议席得以单独执政,而是必须凑合希盟、国阵等一些已算是老牌的西马政党联盟以及东马的一些新进政党联盟来凑够过半的议席来执政。

议席不一定等同于支持率的投射,即使拥有过半的议席,也未必拥有过半的民意支持;而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即使有着显著的民意支持,这支持率也未必会被完全投射为选票,因为还需考虑投票率,也就是说会有人支持某党,但基于各种原因,在选举时未必会出来投票支持该党。

执政两年战战兢兢

加上此类民意调查虽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代表性,但始终也还是抽样一千几百人来询问,而且还没算进有些受访者的口是心非,明明是支持或不支持某党某方,却给予相反的答案,个中原因也只有这些受访者才知道了。

尤有甚者,一些受访者还会“从善如流”,猜测访问者的意识形态或政治选项为何,然后就给予访问者“爱听”的答案。凡此种种,再再地提醒各造,民意调查结果至多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我国选举史上,选前各党民调结果与选后成绩大相径庭者大有所在,尤其以2018年的变天更为显著。

无论如何,这过半的支持率,对安华政府来说,可想而知应该会暂时松口气,也是最佳的新年礼物。过去两年来,政府可谓战战兢兢地执政,要推行各项政策时深怕顺得哥来失嫂意,一方面想要力保(主要是希盟的)基本盘,即所谓的进步派、开明派、改革派;另一方面,基于绿潮,即所谓的保守派、宗教至上派、独尊一族派近年来的高调兴起,政府明显地又想安抚甚至争取他们的支持,导致许多拖延已久的改革不敢大力推行,而一些明显地开民主化倒车,侵蚀世俗多元社会现实的举措又接踵而来,造成昌明政府的形象可谓四不像。

如此一来,好些人要支持政府又不太甘愿,不支持又怕被绿潮席卷,所以也就只好模棱两可地勉强支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在政府的支持率上。

错误方向各有侧重

至于也有过半受访者认为国家朝向错误的方向迈进,坦白说这所谓错误的方向也是颇为主观的。有些人(如大多希盟支持者)会认为当下国家整体的改革的进度过慢,甚至有民主化倒退的迹象,对他们来说,当然是迈向错误的方向。也有些人(如国阵以及东马政党联盟的支持者)会认为,当下的治理乖离了之前几十年一党独大的既得利益“美好时光”,所以即使他们仍然是联合政府的一部分,但还是未能独揽地主导国政,当然在他们心目中,国家也就是迈向错误的方向了。

更有些人(如绿潮支持者)认为社会当下过于多元化、世俗化、自由化,有违他们独尊一族一教的意识形态,那当然认为国家是走错路了。总之国家迈向错误方向这一点是有共识,但如何错误则各有侧重。

所以安华政府也就只能以还有近半受访者认为国家还是迈向正确方向来暂时聊以自慰了。但长远来说,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同样的,也有近半受访者是不支持安华政府的。

还有两年多才到下一届大选,安华与其团队可得费尽心思地加倍努力来尝试左右逢源了,如果昌明政府还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的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