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毁灭创新 勇敢变质/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其实如果允许市场经济规则更充分运作,而非人为、蓄意知易行难地去干预,那么好些即使多年以来看来棘手的社会政治课题,几乎都能得以迎刃而解,而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当局允许商业化私立大专院校的运作,已然演变成为本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大功臣。然而,有利也必有弊,例如越来越多独中生选择不考高中统考,也不等高中毕业,而是在高二考了大马教育文凭后肄学,转读上述私立大专院校的预科班,过后直接进入这些大专,或与这些大专有双联课程安排的外国大学就读可也。

如此一来,不但独中的高三有些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办不下去,甚至连常被华社视为重要的文教课题,例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与否,也不再受到许多家长与同学们的在意,因为,这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被市场需求所“超越”。一些独中为求生存,也必须顺水推舟地另辟教育新天地。

转型可负担私校

一些别出心裁的独中,想要逐渐转型为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其实独中在政府眼中本来就是私立学校的一种,只不过是非营利的),因为眼看许多家长基于对公立学校欠缺信心,都忙不迭地把孩子送往昂贵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那倒不如打造出一个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版本,总能吸引到一些家长,基于性价比高的选择。这说白了就是一个市场定位的实践,其经济效果的高低,应该很快就能见真章。

也有一些较为谨慎的独中会为高三“加料”,或更贴切来说是提供教育“自助餐”,要考高中统考当然欢迎继续考,但也可兼考或转考如A水平或其他国际上认可之后,可直接就读大学的一些文凭考试,包括一些通常只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考试等,以吸引同学们留读高三,或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独中就读。

这也是市场经济促进创意,甚至是如著名经济哲学家叔本华所谓的“创意性毁灭”的一种做法,其实是推进经济(以至教育)转型升级的“妙方”。

华文水平为卖点

有的独中,顺应着国际上学习华文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以相对高超华文水平为“卖点”,努力招徕来自国内外,有志于让孩子得以更好地掌握华文的家长们,送孩子到这些独中就读;又或主要来自国外,想要孩子能比在当地能掌握到更好英文的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读。总之就是充分发挥独中多年以来所强调的三语并重教学方针,使其得以真正的发扬光大,让独中得以浴火重生、再创新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近年来好像越来越敏感的另一项课题,即越来越多非华裔在华校(包括独中)就读的考量,是否会引致华校“变质”。在我成长的沙巴,一般华校都有许多友族同学就读,尤其是一些在乡区的华校,更是有着七八成的非华人子弟就读,所以我们都已习以为常,不觉得是一项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项市场经济运作的体现,因为华校办得好,所以才会吸引友族甚至国外的家长送孩子来就读。即使在社会政治层面,这也是促进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国民团结融合的一大工具。

如果有一天华校真的“变质”了、变得更差了,那么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也会令到华校不再成为家长的首选。所以我们不应恐惧“变质”,而是要哪怕是毁灭性创新,也要把华校的品质变得更好!

 

 
 

 

反应

 

名家专栏

不仅自由 还要公平!/胡逸山博士

马来西亚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列入所谓的“肮脏十五国”行列里,即在特朗普眼中所谓在贸易方面尤其让美国“吃亏”的国度或经济体,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所用的展示板中可是排在第一张的,还被特朗普以接近惊叹的口吻报出国名。

因此大马被美方施以24%的对等关税。不过,在后来特朗普暂时豁免针对大多数国度的高昂对等关税(而只抽取一律的10%关税)凡90天时,幸好大马也名列其中。

其实,假如特朗普有更为细心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时,对于大马不应是有如此的惊叹的。因为大马不是一个普通最落后小国,而是贸易量方面在世界排名25,算是名列前茅的外向型经济体。而类似的领先的贸易型经济体,无不被他的政府列入“肮脏”行列的。

理念不新颖

这里我要表达的讯息是,“肮脏”这字眼固然刺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引以自豪的。因为大多与本地同时独立建国的亚非拉国家,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别说展翅腾飞了,而根本就是在挣扎求存。

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到了好几个此类的国度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生条件,用“肮脏”来形容当地的卫生条件那才是名副其实。所以回来的感受真的是要某种程度的知足,幸好是生在大马而非当地。

无论如何,看来美国这一轮的超高关税,应该不是最终要抽那么高的关税,而是要逼使其他国家赶快来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的一种高压手段,以尽早削减在特朗普眼中所谓的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

的确,美国贸易官员们当下都纷纷强调,这世上不止要有自由贸易,而是要有自由而且公平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平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颖,而是已经通用了多年,但起初主要是被具有社会民主理念的左派微观地拿来形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剥削劳工权益、让主要生产地的社区有所裨益、没有过度损害大自然等,后来却也被一些右派商家拿来促销或(有理据地)卖贵彼等的商品了。

观念大转移

例如有时购物,就会看到某种产品的标签上,注明该种产品是所谓的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来制造的,通常价格会比较贵,愿者上钩。

此类产品从咖啡等食品到成衣等商品都有,而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自认热爱大自然、关心遥远的劳工或佃农的权益等的当下,愿意上钩而讨更多的钱出来购买者可也不少。

而当下不折不扣的大右派特朗普就更老实不客气了,索性来个观念大转移,把“公平贸易”从微观转换成宏观的理念,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平衡、关税要对等、非关税壁垒不应被实施等,而不只是之前左派所关心的社会经济课题了。

所以在未来的至少一段日子里,在美国的强势要求下,看来世上大多国家要谈的,可不止是自贸协定,而是自公贸协定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