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雍正的桔红糕

大部分人的华人先祖来到南洋,除了赚钱,多数也都是文盲。随他们而来的籍贯文化来到南洋后,有时连时名字都说得不清不楚,像这一味福建人的特色小吃,很常见,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是会形容“软糯口感,颜色一般就是一白一粉红”!其实这食物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桔红糕”。

起源福建

桔红糕,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安海镇,在中国闽南安溪、晋江和永春最常见。这3个地方制作的桔红糕大同小异,只是在口感上有细微的差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安溪成珍桔红糕,它的制作技艺曾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桔红糕的制作历史并不短,大约在清代以前,安溪官桥一带的居民,逢年过节或是有喜庆事,都会亲自制作这种以糯米为原材料的小茶点。有意思的是,“桔红糕”这种寻常小吃,还与雍正皇帝扯上了一点关系。

雍正取名

据说在雍正年间,安溪不幸遭逢大旱。当时的钦差陈万策奉旨到安溪赈灾,返京后便把这种当地常见的小吃带回朝廷,献给雍正皇帝。彼时的雍正皇帝正被咳嗽困扰,苦不堪言。吃了几块陈万策带回的甜糕后,只觉喉咙冰凉清爽,口舌生津特别舒服。听闻这种小吃尚未命名,正在喝“桔红汤”的雍正皇帝,便随口给取了个“桔红糕”的名字。

借助名人效应,甜糕的新名字自此流传开来。加上“桔红”与“吉红”谐音,字面上看来异常喜庆,喜欢讨个好彩头的百姓们,自然乐得将这个名称世代相传了。

 

订婚喜糖

由于“桔”与“吉”同音,为图吉利,民间常用它作为订婚喜糖,男女双方准备订婚,女方得准备好桔红糕、冬瓜条和喜糖等,送给男方。男方则把这3样东西分赠给亲朋好友和邻居,告知他们自己好事将近。

到了结婚时节,新娘房中必备桔红糕。一有客人到来,新婚夫妇即捧出热茶和桔红糕待客,无怪乎桔红糕又被称为“新娘糖”。

小小的桔红糕,必须经过精选糯米、浸泡、洗净、研磨、滤水、配料、蒸熟、煮糖、揉拌、切块、糁粉等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工序,再进行包装,才得以推出市面销售。

 《本草纲目》中记载:“金桔气味酸、甘、温、无毒。主治下气快膈,止渴解酒,辟臭。”因此,以金桔为原料制作出来的桔红糕,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

 

ADVERTISEMENT

 
 

 

反应

 

美食

为何称作“中秋”节?

文|蔡子强(香港《明报》)

中国人在秋天“拜月”传统可谓源远流长,甚至可溯至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礼记》便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拜月意思,当时已把秋天拜月定制。到西汉《淮南子》,记载了“嫦娥奔月”故事,这些传说让民间“赏月”习俗开始形成。

在唐代,可见大量八月十五赏月(当时称“玩月”)的诗文,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等。《开元天宝遗事》更有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八月十五赏月记载:“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加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

只可惜这个“望月台”没有建成,因3个月后便爆发安史之乱。杨贵妃就是如此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八月十五。

宋太宗称“中秋节”

到了宋太宗时,八月十五正式被朝廷定为“中秋节”,节庆也愈来愈热闹。《东京梦华录》便有记载喝新酒、吃螃蟹、吃时令水果如石榴、梨、枣、栗、葡萄等。

另外,郑望的《膳夫录》亦提到“玩月羹”,那是用莲子、桂圆等做的甜汤,但偏偏都没有提到——吃月饼。

不错,北宋苏东坡有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很多人把这两句视为中秋月饼的记载,但请看清楚,当中其实并没有把饼和中秋写上关系,且近年已有不少人考证,那种小饼并非现代意义下的中秋月饼。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亦有提到“月饼”,但却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当时这种饼是一年四季都有,随时可吃,并无跟中秋挂钩。

明代才有月饼描述

直到明代,才有中秋吃月饼的明确描述,如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刘若愚的《酌中志》,当中《饮食好尚纪略》一卷亦有记载:“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两者都明确提到,中秋供月饼、吃月饼,和送月饼。

与今天不同,古时月饼十分大,明代刘侗、于奕正两人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提到:“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清代道光年间的《大同县志》亦记载:“其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名团圆饼。供毕,分给家人”。

直径两三尺的月饼,当然不会一个人吃,而是由全家分食,这才合乎中秋全家聚在一起团圆之意。相比今天,为了方便,把月饼制成棋子般大,一口一个,不错吃来干净,但却失去分享和全家团圆之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