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习马二会”的现实昭示/魏开星

在美国一手掌控台湾政坛及台湾各党派政治人物的情势下,中国大陆对台工作明显缺乏抓手,尤其是在岛内。

自台湾迈入选举政治以来,大陆对台统战主要依赖国共合作,也与赞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人物打交道;国民党执政时,两岸直接官方来往,陆委会、海基会等等都与大陆的国台办、海协会等建立对等沟通管道;至于民间交流更是无甚禁区,商界、学界甚至军界(主要限于退伍军官),几乎畅通无阻。

同时,国共之间还设立了几个定期机制,如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半官方的还有福建厦门的海峡论坛等等。

中国大陆与国民党的交流与合作,在马英九执政8年达到顶峰,两岸的直接大三通、小三通等划时代的突破,都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促成的。

这时期的国共合作顶峰是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登场的“习马会”。

大陆对台没了抓手

2016年蔡英文上台,两岸关系从此陷入低谷。民进党第二次执政,台独倾向比陈水扁时代更加明显,以否定九二共识、一中原则为标志;妄图“倚美谋独”、“以武谋独”为特征;加上,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推行印太战略,自接受蔡英文的越洋祝贺电话始;任内通过签署一系列涉台法案,为美台交流大开绿灯;“以台制华”成为白宫对华政策的重要部分。

蔡英文政府有意配合美方,凡是在野期间反对国民党执政时的政策,到了她这里照做不误,比如,进口美猪美牛;以换取美方对其台独“国际化”的支持;充当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一枚棋子。

同时,美台军售在其任内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达到历来之最。

在蔡英文政府的所谓“促进转型正义”中的“处理不当党产”政策之下,国民党的党产被剥离、没收及充公,令到该党从百年老店的大党沦为一个穷党;士气大挫的国民党,在面对民进党及其政府的打压下,在各大选举中鲜有胜绩。

于是,国民党的高层中的不少人对与对岸接触心灰意冷;萌生本土化、充当“小绿”、向美国投靠的念头,并一时上升为党的纲领。这样,在两岸处于“冷和平”状态下,国共交流也遭遇艰难险阻。

2024年1月13日台湾举行大选,国民党的侯友宜与民众党的柯文哲的合作,在美国势力及民众党内部因素干扰下,功亏一篑。

坐收渔翁之利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40%的选票险胜,民进党执政得以延续。

赖曾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令外界对其上任后的两岸关系及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没有信心。岛内的不少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在卸任领导职务六年之后,马英九终于于2023年首次踏上参访大陆、回家省亲之旅。今年4月1日,马英九再次访陆,展开“和平及友谊之旅”。

防赖清德挺而走险

面对拜登政府加紧遏华,赖清德不排除在台独之路上铤而走险。在赖5月20日上台之前,马英九的个人行程,尤其是“习马二会”别有一番意义。

中国大陆对台系统及相关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均倾巢而出,给予马英九一行极高的接待规格。

到了北京,习马第二次会晤隆重登场。

岛内因处于民进党政府淫威之下,弥漫着一股台独、反中亲美的气氛,对于马英九这种怀有浓重中华民族情结、有着一颗中国心、致力于民族团结复兴、期望两岸和平的人,自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岛内个别所谓的名嘴对马英九的人身攻击、冷嘲热讽,其实是自我矮化,是狭洋自重,是数典忘祖。

继马英九之后,还有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龙斌、连胜文等政治人物,将陆续“登陆”。

这股旋风对台湾政坛、赖清德政府所产生的效应,将是巨大的;势必对台独政党、政府及势力构成无形的压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台独、谋和平、求发展的正能量。

中国大陆以此为契机,掀起一股和平统一的浪潮,朝兑现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诺言迈进。

外部阻挡不了家国团圆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4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马英九。习近平致词时强调“两岸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

习近平还称,“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在这语境之下,赖清德的520讲话在两岸关系部分还能说什么呢?

反应

 

灼见

【灼见】中日关系已“抢跑”/魏开星

特朗普上台,可以意料将走与美国现政府截然相反的路子。特朗普的风格将与他的上一任如出一辙,将再次“退群”、退朋友圈;除了对竞争对手——如中国“开刀”外,也不会对传统的盟友客气。

有鉴于此,美国的盟友也纷纷未雨绸缪,寻求新的外交出路,向中国靠拢。中国的近邻日本就是例子。

中日达成10新共识

12月25日,日本外长岩屋毅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并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中日双方达成10项重要共识。这是自林芳正2023年4月访华以来,日本外长时隔1年8个月再次到访。日媒称,在特朗普即将于明年开始第二个任期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此次接触意味着两国都意识到有必要改善关系,以应对或将更不安定的国际局势。

在特朗普前一任期内,当时的日本首相是已经过世的安倍晋三。为了巩固盟友关系,在特朗普尚未就位时,安倍就跑到美国与之见面。特朗普入主白宫后访问日本,安倍晋三是全程陪同,陪吃日本寿司,陪打高尔夫球。

安倍陪打球时,还有一个经典镜头,就是“沙滩前滚翻”。安倍将特朗普伺候得很好,也表现得毕恭毕敬,唯命是从,这只是表面功夫。实际上,当特朗普提出要大幅增加驻日美军的军费负担时,日本政府是顾左右而言他,一拖再拖,最终美方并没有如愿以偿。

追随美国一无所获

另一方面,安倍在应付特朗普的同时,并没有刻意疏远中国,也没有明显地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就是安倍晋三的外交手腕。但是,当安倍下野后,抛出了“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论调,充分暴露其右翼的面目。

安倍退下后,菅义伟接任日本首相,仍然坚持“不与中国为敌”的主张,赢得中国的赞许。等岸田文雄接任相位时,华盛顿的掌门人是拜登。岸田是如何处理日美关系的?基本上,岸田政府在中美之间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加入到反华的大合唱之中。什么芯片联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美日韩三方朝鲜半岛对话会、限制半导体产品出口中国等等,日本不仅场场不缺,还表现得特别卖力。

几年下来,结果如何?拜登政府的对华遏制、制裁、打压、抵制成效怎样?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坦承“徒劳无功”;而日本在其中,除了半导体产品少了中国市场一大块外,按网络语言说法是“得了个寂寞”。这也是岸田在自民党党内选举中主动“让贤”的原因之一。

岩屋毅表态获中赞赏

当石破茂竞逐党内提名时,也将构建“亚洲版北约”挂在嘴边;他胜选后,特别是希望“觐见”特朗普吃了闭门羹后,冷静了许多。于是就有岩屋毅在特朗普走马上任前访华的举动;正如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日本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于中国的关系,现在到了日本必须思考如何与邻国相处的时候了。”

岩屋毅访华有两方面的表态深得中方赞赏。一是接受《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独家专访时,表示不认同“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说法;二是岩屋毅在会中表示,日方恪守日中联合声明原则,尊重并理解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继续秉持“村山谈话”明确的立场,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对此,中方当然不会“口惠而实不至”;相反,好处说来就来。中国宣布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以及对日本公民免签待遇。

中国总理李强说,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相信这对邻居经过兜兜转转后,会在“远亲不如近邻”的国际现实格局下,越走越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