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马英九能纾缓两岸关系?/蔡元评

“为官不为”是主政者常见的怠忽和荒政。官员曲意逢迎,明知政策歪了却明哲保身,表面一团和气,愿当好好先生。窃位素养,是国之灾患。

“在其位,谋其政”,意思是在权位上的时候,须认真的思考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尽什么该尽的责任。反其义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职位上,失去了权力,再去补充当年没办的事,已是气若游丝,脚步踉跄。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2024年清明,马英九回大陆。一行人先到广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祭,再拜访孙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旧址;缅怀先烈,铭记中国国民党往日的光辉。

马英九在孙中山故居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在七十二烈士墓园前,他多次哽咽,强调“期盼黄花岗精神能够不断传承,让后代子孙、两岸的中国人,都能永远记得先贤的牺牲与奉献。”

在“三秦大地”,华夏文化发祥地的陕西,马英九参加黄陵举行的“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几度再哽咽。此后,他往陕西扶风马援祠寻根,拜谒马氏先祖;当然,又泪如雨下。

最后,马英九到北京和习近平会谈,表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结束了大陆行。

马英九领导台湾8年,在位时,不哽咽、不落泪;不在位时,才到大陆哽咽。马英九对“官场姿态”熟门熟路,主管台湾时八面玲珑,不得罪人;到大陆时面面俱到,表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陆听了窝心,不在话下!

藏匿在马英九内心深处的,似乎是恋恋不舍的“中华民国”国歌。

你表你的我表我的

“中华民国”是国共交战留存在台湾的政治实体。马英九以“中华民国”元老身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习主席对等接触,并承认“九二共识”;在他看来,对两岸都能交代。

2008年,马英九以58% 高票赢得大位。国民党在立法院虽以35比民进党68席落后,但仍然掌握行政权的绝对优势。2012年,马再以51% 连任,立委选举,国民党扭转乾坤,64比民进党40席,六辔在手,全面掌控台湾。在其主政的8年期间,马英九虽受民意器重,但自始至终闭口不谈统一,只提和平。

上任之初,马英九跌破各方眼镜,匪夷所思的“三顾茅庐”,请出台独的赖幸媛接掌“大陆委员会”。赖被认为是“最能精确传达李登辉意志”的人。有意无意,马复辟了李登辉鼓吹的“两国论”。

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是台独上桌的大菜。蔡英文躲躲闪闪,端出“维持现状”,裹着“中华民国”外衣的甜点,里头则是“去中国化”的馅子。蔡接班人赖清德则赤裸裸,声明自己就是“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另外,还搭配一位生母是美国人,在美国长大的萧美琴当副手。

2008年马英九上任时,国民党通过新政纲,增列“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马英九说,三不的意思是:“任内保证不推动两岸统一,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两岸之间不进行军事战争”。

“三不”呼应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国民党和民进党一起合唱“两岸两家”。国民党为了表示和民进党有别,提示大陆,党仍然认同“九二共识”;但又强调,所谓的“共识”是“你表你的、我表我的”!

落实美国对台政策

“三不”阻碍两岸追求整合、寻求共识的步伐。马英九当政8年错失了很多机遇,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未阻止民进党篡改学校课纲,抹掉年轻一代的中国意识。

2000年,陈水扁推动教科书“去中国化”,大幅调整历史跟国文科目。中国史被纳入东亚史脉络,国文则删减文言文,刻意的抽掉中国根源的价值观。孔子、孟子的品格教育一点一滴被弱化。大笔一挥,删掉了诸葛亮《出师表》、顾炎武《廉耻》等励志作品。台湾教育于是出现一股逆流,冲击学子的是非观。

马英九是国民党失落的一个清晰音符。此刻,台湾不论谁当家,只有一个愿景:落实与大陆平起平坐,互不隶属的态势。简言之,独立自主,争取美国为其靠山。

台湾政治氛围和白宫无缝结合,美国台海政策完整而具体的在台湾落实,而国民党沦为民进党的“台独”副牌!

信任美国,不信任大陆,是岛上的普遍认知。期盼台湾出现高能的领袖中流砥柱,创建新格局;水远山遥,前路朦胧!

 

 
 

 

反应

 

灼见

中国虚胖,特朗普无须忌惮?/蔡元评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Brooks和前联储局分析师Vagle,合著《美国经贸底气稳胜中国》一书(Command of Commerce, America Enduring Economic Power Advantage Over China),强调中国GDP“造假”、大量渗水、虚有其表。

作者指出,一般笃信,中国经济体量即将超越美国,因此,白宫与其脱钩必然自残,伤了自己。大错特错!文称,中国GDP充其量只到美国半腰,不足为患!

中国GDP只到美国半腰

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另对贸易逆差大国实施严厉的“对等关税”。中国首当其冲,加上之前征的20%,税率飙至54%!

《美国稳胜》的论说,和特朗普动用关税,表示“报复对美国的搜括掠夺”同时出现,折射了美国政客把内乱转外销——将失控的国内局势,往国外栽赃的手法。

作者指出,美国经济实力其实远远超越中国。美国跨国企业特别是高科领域,其推动全球经济的力道岂是中国能相提并论?若再加上盟友,简直无以伦比!中美打起仗来,美国出击,中方肯定趴地!即便在承平时期,美国只须号召盟友进行全球航道封锁,也足以让中国遍体鳞伤!当然,美国也会受损,但中国的损失至少是美国的5倍,甚至是11倍。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的确是突飞猛进,仅次美国,但绝非大家想象中那么庞大!原因无他,完全是北京政府玩弄数字。比方说,GDP中,高额的能源投资、泛滥的房地产发展、乘客稀少的高铁,都占有极大的比重;这些项目有如“大白象”,根本就无利可图。尤其是核心产业,美欧日韩跨国大企投资中国的比比皆是,占了GDP 极大的分量。简言之,中国仍然滞留在代工初阶;而且,把外商列入中国GDP,根本就不实际!

《美国稳胜》明显的断章取义,截取数据,制造符合自己的论断。说白了,《美国稳胜》是继“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族繁不及备载,五花八门丑化中国论述的最新篇章。

特朗普宣布“基准关税”,暴露了霸权的慌乱。响亮的“美国再伟大”口号隐藏的,其实是“美国已不伟大”的焦虑!

利己主义扩大国内外缝隙

利己主义、职场操守,两个文化元素,使美国竞争力下陷。 个人私利无限制的放大,富豪不择手段,没底线的收割财富,扰乱了社会秩序,衍生了许多问题。在国际层面,“美国优先”、“美国第一” ,坚持到底的立场使盟国敬而远之。

美联储2024年数据,美国最富有的0.1%家庭(13.3万户)拥有13.8%的全国财富,打破了历史纪录。而最底层50%的家庭(6660万户)只能分到2.5%的蛋糕。

喂养富豪口袋的“密码”,是美国47%的股票和基金,20%私人企业股权。富豪手握苹果、微软、特斯拉股票,这些公司的市值在过去5年里涨了200%-800%,巨富足以买下几乎所有的美国住宅。而底层50%的家庭,则背着还不清的房贷。

职场躺平弱化美国竞争力

职场操守弱化,是另一个磨损美国底气的观念。美国职场出现了一个新的流行词——拒绝内卷(quiet quitting)。意思是说,求职者不愿为工作奉献,拒绝加班或过度劳累,这种心态称为“躺平”。

随着生产成本增加和技术转型,美国基础工业不断外流。与此同时,服务业应运而生,尤其是法律咨询、软件研发、信息技术成为社会菁英之所好。其特征是高智能、低技术、回收快,更无需大规模厂房设备与劳动力投入。这种倾向,使二战时靠强大工业基础起家的美国越来越空洞。

国家下行的根本原因是文化震荡,主体腐烂,经济问题马上就如冰山的一角,把船捅破。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大国都曾经历过衰败,但政府有序领导,仍可再辉煌。 特朗普和其智库没看准中国,也厚看了自己;夕阳残照时,不免唏嘘无奈!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