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rnet——金融互联网崛起/Project Syndicate
作者:南丹·尼勒卡尼(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奥古斯丁·卡斯滕斯(曾任墨西哥银行行长、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
金融体系已准备好向前大步迈进。是时候探索新的领域了。
我们将会迎来一个申请抵押贷款或小型企业贷款会变得像给朋友发短信或在线预订酒店房间一样简单的时代。
在实现这一新现实的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手机移动支付应用程式的普及就是证明。但是金融服务的转型,需要创建一个全新的系统,去配合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在通信领域取得的进步。
如今的手机毕竟只是功能强大的电脑,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就将是一种浪费。
为此,我们利用各自在经济学和技术方面的合并专长,为未来的金融架构勾画了一个蓝图。这个名为“金融互联网”(Finternet)的愿景,是多个金融生态系统能像互联网一样相互连接,使个人和企业能够完全掌控自身金融生活。
我们希望世界上的人们和企业,可以使用任意设备向他人转移一切金融资产,无论金额大小。
这些交易将是廉价、安全、近乎瞬时完成且对所有人开放的。
这一新系统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为重要,因为尽管这些经济体不断在努力提高包容性,但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
许多服务根本无法提供或无法广泛提供,尤其是对生活在偏远地区和低收入者而言。即便人们能够获得金融产品,使用起来也往往既昂贵又缓慢。
打破壁垒和孤岛
近年来的一些重要突破,为金融互联网铺平了道路。其中一个例子是代币化,这些代表数字资产的代币,可以唯一地标识所有权和适用规则,另一个例子则是可编程分类账,这种数字平台将传统数据库的记录功能与更新其所需的管理安排结合在了一起。
为了释放金融创新的价值并建立一个无缝互联的网络,我们必须将所有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打破当前金融体系的壁垒和孤岛。
具体来说,就是在统一的可编程分类账上汇集不同的代币化资产,从而大大减少对冗长信息传递、清算和结算系统的需求,因为这些系统会产生额外成本,耗费更多时间并限制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的获取。
统一分类账还可以启用“智能合约”,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行动,比如转移房屋所有权。它们甚至可以将众多自动交易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房产转让时支付购房款和反洗钱检查可以同时进行,而且只需花费几秒而非几周。
总体而言,这些分类账能符合——甚至超越——当今的规管和监督标准,同时也比现有系统更快、更便宜、更可靠。
但仅有技术是不够的。作为公共货币守护者的中央银行,在新的金融架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代币化为金融互联网铺平了道路。
规管监督是基础
它们发行的货币,是所有经济交易的最终结算工具,因此,这种货币的数字形式是金融互联网的必要基础。商业银行也将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提供构成金融互联网货币体系命脉的代币化银行存款方面。
此外,强大的规管和监督架构必须成为金融互联网的基础。应当维持存款保险和公众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监督等保障措施以保护客户,并确保无论是由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都具有相同价值。
大力使用新技术,可以简化目前为遵守规则和条例而必须进行的层层人工检查。这样就能创造出一些原本因合规负担而无力开发的产品,同时还能确保金融互联网不被企图钻空子的坏人利用。
金融互联网的建设需要数年时间,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技术已然足够成熟,而关键在于我们还未被僵化的制度框架所束缚,也没有被困于由垄断企业创建的服务“围墙花园”中。
这是一个重新设计金融体系架构的千载难逢机遇,对此我们应该有大局观和想象力,而不是狭隘地关注单项技术。
我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前往目的地的工具。现在全球金融体系只需要一个属于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时刻”——迈出一小步,实现人类的一大步。
视频推荐 :
不仅自由 还要公平!/胡逸山博士

马来西亚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列入所谓的“肮脏十五国”行列里,即在特朗普眼中所谓在贸易方面尤其让美国“吃亏”的国度或经济体,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所用的展示板中可是排在第一张的,还被特朗普以接近惊叹的口吻报出国名。
因此大马被美方施以24%的对等关税。不过,在后来特朗普暂时豁免针对大多数国度的高昂对等关税(而只抽取一律的10%关税)凡90天时,幸好大马也名列其中。
其实,假如特朗普有更为细心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时,对于大马不应是有如此的惊叹的。因为大马不是一个普通最落后小国,而是贸易量方面在世界排名25,算是名列前茅的外向型经济体。而类似的领先的贸易型经济体,无不被他的政府列入“肮脏”行列的。
理念不新颖
这里我要表达的讯息是,“肮脏”这字眼固然刺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引以自豪的。因为大多与本地同时独立建国的亚非拉国家,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别说展翅腾飞了,而根本就是在挣扎求存。
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到了好几个此类的国度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生条件,用“肮脏”来形容当地的卫生条件那才是名副其实。所以回来的感受真的是要某种程度的知足,幸好是生在大马而非当地。
无论如何,看来美国这一轮的超高关税,应该不是最终要抽那么高的关税,而是要逼使其他国家赶快来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的一种高压手段,以尽早削减在特朗普眼中所谓的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
的确,美国贸易官员们当下都纷纷强调,这世上不止要有自由贸易,而是要有自由而且公平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平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颖,而是已经通用了多年,但起初主要是被具有社会民主理念的左派微观地拿来形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剥削劳工权益、让主要生产地的社区有所裨益、没有过度损害大自然等,后来却也被一些右派商家拿来促销或(有理据地)卖贵彼等的商品了。
观念大转移
例如有时购物,就会看到某种产品的标签上,注明该种产品是所谓的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来制造的,通常价格会比较贵,愿者上钩。
此类产品从咖啡等食品到成衣等商品都有,而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自认热爱大自然、关心遥远的劳工或佃农的权益等的当下,愿意上钩而讨更多的钱出来购买者可也不少。
而当下不折不扣的大右派特朗普就更老实不客气了,索性来个观念大转移,把“公平贸易”从微观转换成宏观的理念,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平衡、关税要对等、非关税壁垒不应被实施等,而不只是之前左派所关心的社会经济课题了。
所以在未来的至少一段日子里,在美国的强势要求下,看来世上大多国家要谈的,可不止是自贸协定,而是自公贸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