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陈万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加剧。无论是美国的“美国制造”政策,还是中国的“2025中国制造”战略,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这些政策不仅包括政府对本土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和补贴,还涉及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局势,而作为开放经济体的马来西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马来西亚一直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然而,随着美国和中国这两大经济体相继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马来西亚面临着诸多挑战。

美国总统拜登延续了前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不仅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还推出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内投资计划,以支持“美国制造”产业。

同样,中国的“2025中国制造”政策也旨在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这些措施无疑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

首先,关税的增加直接导致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打击了依赖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制造业。

对于马来西亚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这意味着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往往伴随着报复性关税措施。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种你来我往的关税战,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也波及到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其他国家。

加大力度支持本地企业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马来西亚的企业在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时,不得不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等问题。

马来西亚政府应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助和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和本地化方面,马来西亚也需要加大投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和运输效率,减少对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依赖。

同时,政府可以支持企业在本地投资建厂,促进本地供应链的发展,提高经济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马来西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契机。

通过推进经济多元化、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和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与本地化,马来西亚有望在全球经济动荡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反应

 

言论

阿根廷“休克疗法”的博弈/陈万诚

阿根廷在长期经济困境中,米莱政府选择通过“休克疗法”进行激烈改革,以期扭转局势。

根据经济学理论,“休克疗法”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政策手段,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短期的经济阵痛实现市场经济体系的重建。

阿根廷的最新经济数据初步显示了改革的成效:2024年10月单月通胀率降至2.7%,连续11个月的贸易顺差创下近30年新高,财政赤字首次转为盈余。这些成果让部分观察者认为,阿根廷有可能迎来经济奇迹。

然而,任何“休克疗法”都伴随着巨大的社会代价。米莱的改革引发了典型的“改革阵痛”,贫困率从2023年底的41.7%飙升至52.9%,失业率也从6.3%攀升至7.6%。

奠定“智利奇迹”基础

货币贬值和福利削减进一步削弱了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加剧了社会动荡。左翼反对派利用民众的不满发动大规模抗议,进一步测试政府的改革韧性。

从历史经验看,“休克疗法”有成功和失败的先例。智利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强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实现了经济复苏,并奠定了“智利奇迹”的基础。

然而,俄罗斯在90年代同样实施“休克疗法”,因缺乏国际资本支持、治理体系薄弱,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分裂。

阿根廷的挑战在于如何避免“俄罗斯化”的改革陷阱,同时借鉴智利的经验,充分利用外部支持和资源优势。

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源诅咒”也为阿根廷提供了警示。尽管阿根廷拥有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但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使其经济高度敏感于国际市场波动,而忽视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资本外逃”失败导火索

在此背景下,米莱政府不仅需要通过改革恢复市场信心,还必须构建更稳定的经济基础,例如吸引更多外资、促进本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资本的作用至关重要。按照“资本流动三角理论”,资本流入取决于政策透明度、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市场回报率。虽然阿根廷的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但社会动荡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如果米莱政府无法稳定国内局势,外资可能因风险过高而迟疑。与此同时,“资本外逃”也可能成为改革失败的导火索,这在拉美历史上屡见不鲜。

阿根廷的“休克疗法”是一次极具风险的政策尝试。其成败取决于政策执行的力度、国际资本的支持以及社会动荡的管控。

历史经验表明,改革不仅需要短期的经济成效,还必须注重长期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包容性。对于阿根廷而言,米莱政府的改革可能是最后一次扭转经济命运的机会,而这场高风险的政治与经济赌博,其最终结果仍需时间检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