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冠动脉严重堵塞却没事?/林美强医生

56岁中年男子因心悸及气喘来做身体检查。除了血压偏高,无其它共病。验血报告却现示血糖血脂偏高、运动心脏压力测试则亮红灯: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乃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

仔细向他解释报告不正常的严重性,却迎来他一脸的置疑。自认身体健壮如牛,看似例常体检,却被告知需马上入院做进一步检查。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他错愕不已,回过神后不停的问是否试验室弄错报告了?

行医多年,对此情景已见惯不怪了。心中百般无奈,却得装做若无其事的再三劝说,务必劝服他入院就诊,避免错失心肌梗死的救命黄金时间。

跟医生讨价还价

让病患观看了心血管诸塞的视频:当心血管堵塞超过50%时,休息时虽无不适,但运动或生气时,因血供不足以应付需求,病患可能出现心绞痛、气喘、心悸、盗汗或晕眩。

运动心脏压力测试可能呈现ST段下垂或心律不整……;依据国标医学准则,这般病患需要紧急进行心血管照影来鉴诊心血管堵塞及进行通波仔手术舒通血流。

看完视频,大叔却漫不经心的对我说:“进院观察可以,但你必须先证明我心血管堵塞,我才会考虑通波仔手术;我先声明我要CT 扫描血管照影,不要介入性的。”

接着他滔滔不绝丶似懂非懂的说他那(XX心脏医生)表哥说介入性心血管照影会造成流血丶心脏病爆发丶脑中风,非不得已别进行介入性手术。面对这大祸临头,却冥顽不灵的大叔,我当真哭笑不得。

两者区别很大

我打趣的说CT扫描与介入性心血管照影的区别: CT扫描心血管照影如在电视机里的鸡饭,看到却吃不到;介入性心血管照影如看到丶嗅到也吃得到的鸡饭。

有严重堵塞,就能同时间进行通波仔手术疏通堵塞。

“你现在的病况已不允许你再浪费只能诊断却不能冶疗的CT扫描上!”

大叔不屑的打岔道,“我只相信我表哥,要不是他在飞往英国途中,我早就找他动手术……”如此公然挑衅我的专业?为了守护生命,只好让他逞口舌之快。

“伪医学”祸害

按照病患意愿(因为病患根本不听取专业建议及国标心脏学会指南)下进行CT扫描心血管照影来诊断心血管堵塞。

秉持不让“伪医学”祸害病患生命,我毅然为病患做了个简单验血(肌钙蛋白T·Troponin T)证明病患已经急性心肌梗死。

一切如我断言:CT扫描显示3条冠动脉严重堵塞,更骇人的是Trop T高企鉴诊病患已心脏病爆发;急需紧急进行通波仔手术。

呜呼哀哉,大叔差点因为误信“伪医学”而断送自己的宝贵生命。

 

ADVERTISEMENT

 
 

 

反应

 

保健

医疗失误裁决反思/林美强医生

近期媒体报道了一则在医学界掀起千层涟漪的新闻:“联邦法院日前裁决因延误为一家企业前执行董事就医,导致对方严重脑损伤的一家私人医院医生,(个人)须赔偿400万令吉的裁决。

“判赔病人400万影响深远,私人医院及医生或被迫增医疗保险自保。”

如此标杆性裁决,刹那间成为医院茶水间热议的课题。

为了能够客观性探讨及不引发法律的追究,我仅能以虚构对话来探讨该项裁决或将促使国内医疗从业在日后的临床工作时,为了自我保护、预防法律风险,被迫采纳欧美国家盛行的防御性医疗。

救人时更重视自保

防御性医疗(Defensive Medicine)是指医护为避免被卷入投诉、处分、诉讼、赔偿,而采取偏离医学实务及病人利益的医疗行为。

防御性医疗的兴起,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事故保险费用的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病人常会为医疗失当而兴讼,但不会因为过度诊断而提出诉讼。

防御性医疗可以分为两类:确保行为(Assurance Behavior)及避免行为(Avoidance Behavior)。

1、“确保行为”是为了以下因素而进行的额外、不必要的医疗行为:

●减少不良后果。

●避免患者得以申请医疗事故索赔。

●提供文件以确认医疗实务过程依照注意义务之应有标准。

因此之后即使被提出诉讼,也可以免除责任。

2、“避免行为”是指医护人员拒绝进行高风险的医疗程序,或是拒绝在高风险的环境下进行医疗。

拒高风险医疗程序

以上是假设情节,某医院虚拟吹水间的八卦简录!

麻醉师悻悻然的抱怨道,为何耳鼻喉医师与院方得以脱罪?唯独麻醉师被重罚400万。

麻醉师的论点如下:

病患在进入手术室前因之前鼻喉手术伤口大量出血,引发鼻后滴漏、吸入性肺炎低血压、近而缺氧休克。大伙已立马为病患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因为大出血及颈短,造成插喉管失败。

控方律师怎么能因为我的同行因最后一次做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是在麻醉师培训时,而质疑同行因训练不足而间接造成病患脑残。

试问在国内哪家医院,假设病患需气管切开术,不是让麻醉师只负责麻醉病患,而耳鼻喉师负责气管切开术的?何况耳鼻喉医师对喉部结构了如指掌丶气管切开术乃耳鼻喉医师日常主业,为何当麻醉师插喉失败后,在场的耳鼻喉医师沒紧急接手为病患做气管切开术?相较下,麻醉师在气管切开术上宛如门外汉。况且病患责任属于两者与院方,为何只有麻醉师被定罪……打抱不平之余,茶水间的麻醉师几乎要把茶几拍烂了!

配角拒当背锅侠

再说,根据国会颁布的医疗收费指标,在任何手术中,麻醉师仅收等同手术医生的1/3收费。为何明明是配角,当医疗发生失误却成为罪魁祸首?院方难道能开脱?在允许专科医生在该院执医前难道没做医专业背景调查?如果气管切开术是麻醉师必备专业,那么院方得强制性要求麻醉师每年重新认证及允许麻醉师做择期性气管切开术,而非让耳鼻喉科垄断?

再说不同科系的专科,因不同的法律风险,所以医疗赔偿保险上限不一。例如脑外科及妇产科保费最高,普通内科保费最低。

破天荒的赔偿金

而医生都是依据赔偿风险建议进行投保;此次破天荒的赔偿金(因为死者社会经济高)根本超出建议性保额。

讽刺的是,不管救活贫穷或富有病患,医生所得的报酬无异,况且病患责任属于两者。

试问面对以上诸多乱像,还有多少良医能坚守济世初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