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送车捐款不是除贫之道/南洋社论

一名渔夫骑摩托车载孩子看病引起民众关注,社会大众捐上3万令吉接济,车商慨然送上一部二手车。这是体现马来西亚人急公好义,好人好事的精神。

瓜拉吉打渔夫阿兹兰依萨与妻子共骑摩托车,抱着鼻子连接呼吸管的11个月大儿子去医院看病。他的儿子莫哈末阿里兹是在2个月大时,被鉴定患上肺部、脾脏和胃食管反流(Gerd),更因慢性肺病,需要长期戴着呼吸辅助器(CPAP)才能正常呼吸。

身为渔港码头助手,阿兹兰全家仅靠他50令吉日薪过活,同时还要照顾中风瘫痪在家的母亲,日子非常困顿。

由于收入微薄,他只能用摩托车载妻子诺希达尤及孩子,3人挤上摩托车,骑上23公里到苏丹娜峇希雅医院复诊。

他们夫妇骑摩托送孩子上医院求医的画面被上载到网上后,即刻引起民众和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关注。

热心的车商更表示,这对夫妇之前曾来过他的车行,要找一辆价格1000令吉至2000令吉的二手车,以方便载送孩子去医院看病,尤其是在雨天的时候。车商体恤这名渔夫的困境,让阿兹兰挑选了合适的汽车做为代步工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形容贫富极度悬殊的社会情景。

豪门生活奢华,挥金如土,贫穷人家,衣不蔽体,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不复见,但贫穷人家百事哀的事件,仍然四处可见。

消除贫穷说易行难

贫穷是每一个国家普遍面对的社会问题,马来西亚也不例外。我国政府也一直努力设法消除贫穷。

安华组织团结政府以来,更将消除贫穷列为首要任务,并定下2023年杪协助全国13万赤贫人口脱贫。

消除贫穷说易行难,是人类在过去几千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共同问题,和全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显然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本身所设定的目标。

2020年10月初,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全世界仍有约7亿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但一场疫情的冲击,极度贫困的人数可能骤增1.5亿人。

在天灾或病害之下,人类的努力,经常都无法抵挡天灾或病害的冲击,导致脱贫一直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渔夫阿兹兰每日50令吉的收入,别说要承担瘫痪母亲和生病孩子的医药费用,即使是正常的生活开销也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造成低收入群越来越穷,越来越跌入赤贫群体的阶层,也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援助接济长贫难顾

在我国,相信像阿兹兰这样的贫穷例子不少。社会人士的援助接济,是凸显我国民众的怜悯之情,也是民众具有爱心的体现。只是,这些举措,只能暂时解除燃眉之急,不能长久解决贫穷的问题。

有了汽车代步,有了一些捐助的款项,只能解决阿兹兰不必日晒雨淋载患有严重肺部问题的孩子去医院看病。他生活的困苦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民众的捐助也不可能持续不断。

身为广大民众,我们关注贫户的生活状况,更关注府扶贫计划的实施,更想了解政府是如何协助这些贫困户,自力更生的摆脱贫穷,走上小康。

反应

 

要闻

除贫措施非针对马来人 安华:所有贫困者皆获援助

(吉隆坡22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强调,政府采取消除赤贫措施是不分种族,所有贫困者必须不受歧视地得到援助。

他说,虽然国内大部分贫穷者是马来人及土著,但所有受影响的种族包括华裔及印裔都会得到帮助。

“确实大部分是马来人,但在贫穷群体中,贫穷比率最高的是印裔族群。我举个例子,像在吉隆坡,尽管马来人占大多数,但印裔贫穷比例相对较高。

“当我们解决吉隆坡赤贫问题时,我们不分种族划分。所有贫困者,包括赤贫马来人、少数华裔及较大比例的印裔群体,我们都会一并解决。 

“如果说消除赤贫只针对马来人,那是不正确的。我希望这解释够清楚,如果有相反的声明,可以通知我,因为这违反我们的政策。” 

他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针对希盟和丰区国会议员柯沙文希望政府消除贫穷措施涵盖所有族群包括印裔时,这么回答。

鉴定12.6万赤贫家庭

此外,安华提到,截至2023年1月31日,已鉴定12万6372户赤贫家庭,在今年7月29日已全数获得援助。 

“我们知道数字会再增加,因为成功解决后,又有新家庭登记。在7月29日结束后,我们在8月1日开放新申请,包括那些之前认为有必要申请的家庭,总共2万2893户。 

“截至今年10月21日,已有1万5000户,即65.6%已得到解决,剩下的会继续处理。” 

安华补充,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合作也有助于增加新赤贫家庭的登记,这方便政府将他们从赤贫中移除。 

关于政府使用的机制,他说,政府已将家庭总收入机制改为人均收入,这比较能更准确地评估人民实际收入情况。

针对麻坡区国会议员赛沙迪附加提问申请现金援助的收入门槛设定及建议定时调整收入门槛,安华说,政府将研究此事,并会考虑生活成本上涨的需求。

他说,尽管2025年财政预算案有赤字,但通过撙节措施及针对性补贴,政府仍能提高援助金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