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如何更富/江振鸿

日前拜读了作者亦鸣的大作《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令我深有同感。
且举几个我们生活上活生生的例子。
在储蓄方面,每当银行有所谓较高利率的定期存款促销时,总是有最低存款数额的要求。
那些“余粮”不高的穷者,肯定与这个较高利率的定期存款无缘,反之富者,却能轻易获得这些较高利率的定期存款机会,令其在复利的威力之下,本就丰厚的身家更加雄厚。
在投资方面,富者因为所处在的社交圈子,所以可以较易获得一些第一手的投资机会及信息。
举个例子,不少上市公司通常以比市价优惠的股价,来私下配售新发行的股票以募集资金的投资机会,更是与一般的散户无缘,让散户无法享有优惠价买入一些优质股票。
在生活开销方面,月入过万的公司高层,常常有可报公司账的应酬饭局,从而省下不少“吃饭钱”;反观,月薪区区1500令吉的公司基层员工,却得在上班的自费午餐时段,继续承受食材上涨的通货膨胀压力。
也许用电量大的富者,不再能享受电费补贴,但是多数住在排屋及独立或半独立别墅的富人,却有能力及家有空间,通过安装太阳能板,不但能轻易抵消电费补贴被取消所导致的电费上涨,甚至能近一步降低原本的电费。
长远而言,比起大部份住在组屋公寓的普通人更划算,造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精明理财不躺平
最近热门话题的油价补贴重组计划,富人因为可以轻易购买目前价格不是一般家庭可负担的电动车,日后油价再怎样上涨,从此都与他们无关。
更何况,目前有不少购物及商业中心提供免费的充电服务予电动车。这意味着,正当穷者每月得花数百令吉添油时,富人却可在商场内边轻松购物边等待其电车获得免费的充电,从而省下了一笔交通费。
所以,正当连身家丰厚的富人,都想尽方法开源(投资理财)节流(安装太阳能板及买电车),应对生活开销上涨的压力,财务状况并不理想的您,是否有在投资理财及精明消费方面“躺平”的资格?
火箭忘了身分?/江振鸿
彭亨州劳勿的猫山王果农无地契芭日前遭当局执法清除,引发果农反抗。无独有偶,由于受影响果农大多为华裔,此事在华社引起高度关注。
这是继早前触动印裔社群神经的吉隆坡市中心百年兴都庙拆迁事件,以及牵动马来社群的气球小贩被取缔风波之后,我国多元社会再度爆发涉及特定族群与宗教的执法争议。
一切必须依法办事
首先,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一切必须依法办事。
因此,任何所谓的借口,包括庙宇百年前已建立;包括经济不景,佳节前想多赚些血汗钱;包括猫山王果树树龄逾40年,是老农一生心血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就是在法律层面上,事主并无合法准证。
这些猫山王果农表示,数十年来他们持续向当局申请地契,却始终无果。
但必须厘清的是,法律上拥有这片土地的,是有关当局。
业者当然有申请地契或购买土地的权利,但作为土地合法拥有者的当局,也拥有批准与否、出售与否的自主权。
第二,任何形式的执法行动,虽然可能显得不近人情,却是维护法治的最后防线。否则国家法规将形同虚设,法不成法。
一旦失去这道防线,我们的财产权等基本人权也将无法保障。试想,我们花大笔资金购地、计划发展,却发现土地遭人非法占用时,又作何感想与反应?
更何况,如果事态因舆论演变严重,当局被迫妥协、法外开恩,那是否对长期遵守法规的其他业者公平?
最后,声援这些果农的劳勿国会议员,来自民主行动党。
善用政治资源谈判
彭亨州目前由国阵与希望联盟(包括行动党)组成团结政府共同执政。
果农也表明,他们愿意依法缴纳地税、地租或其他合理费用以换取合法地契,并非要求无偿获取。
这无疑提供了与当局谈判的良好空间,有望达致双赢。
更重要的是,彭亨州政权与中央政府同属团结政府阵营。
一旦州级谈判无果,仍可转向中央层面继续协商。
因此,与其在体制外高调抗争,果农们是否该善用当前政治资源,通过体制内谈判与协商来争取合法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