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2.0大军压境/拿督刘明
我的上一篇文章谈到马来西亚的内忧外患,获得满蛮多中小企业朋友们的共鸣。
内忧就是政客们动辄把抵制当武器,让国内的友族同胞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连买一个汉堡、喝一杯咖啡都担心被呛,严重影响市场买气。
外患即我国政府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开方便之门,让大量中国企业把内卷文化带入马来西亚,让我国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不久前,我和几位礼品协会的成员,拜访八打灵某家大学的负责人,探讨联办设计竞赛活动。这个产品设计竞赛已经进入了第15 年,后来因疫情而被迫停办了3年,协会希望重启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我其实是这设计竞赛的发起人之一。过后,在场的几位理事问我对重启这项活动的看法。
刚好他们有把15年前这活动的特刊带来,我随手翻了一下,竟然发现我们当时刊登的产品广告。
在场的理事异口同声地认为,我们当时的包包设计,放诸现在都还独树一格、非常时尚和前卫。
我说不是我们的设计能力特强,是因为过去的十年,马来西亚的产品研发其实是退步的!
我说现在的消费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斥了大量的中国廉价产品,当产品都随手可得而且还便宜到不可置信时,大都数的消费者根本不看设计或其功能。
这么多年以来,我都是以创新和品质作为我们的定位,那是我们的强项。可是过去的十年,互联网的盛行让所有产品铺天盖地、多不胜数,形成了恶性竞争。

中国出口的洪流,已经让某些行业的外国竞争对手招架不住。
性价比至上谈何创新
在性价比至上的前提下,创新和品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就是这一波洪流的“受害者”。我告诉在场的理事们,创新已经不是制胜之道,甚至是可有可无。
因为你今天辛辛苦苦脑力激荡出来的产品,明天就被无数人抄袭,还卖得比你便宜!
这是一个很可悲但是又很无奈的事实,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做生意只是为了赚钱,罔顾品质和创新的追求,我们最后留给下一代的都是垃圾!
其实协会成立的宗旨,是为了会员的福祉和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产品创新未必能为个人带来更好的收益和回报,但是任何能让行业带来思维上冲击的作法,都应该被鼓励的!
最后我建议他们,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教育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借故让社会大众了解,贪便宜的后果,就是为我们的地球和后代留下一推毁灭性的垃圾!
以上这个事件,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产能过剩带给我们的伤害是不容小觑的,甚至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自由贸易已无市场
上一期在文章里我提到“自由贸易已死,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实是指中美贸易战衍生出来的结果!
就在我的文章刊出的一个星期后,我不小心在网上刷到《华尔街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国冲击2.0”(China shock 2.0)。
2001年中国在美国强力主导下,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当时,中美关系是前所未有的和谐。中国因此成了世界工厂。那是“中国冲击1.0”。
《华尔街日报》指出,当时的第一次“中国冲击”,已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约200万个工作机会。
时隔20多年后,“中国冲击2.0”又一次对全球产生数兆美元的产业影响。不同的是,这一次全球开始反击,文章说,世界很难像过去那样,再吸收另一波中国冲击。
美国带头增加100%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欧盟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进行调查,威胁要提高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和再生能源设备的贸易壁垒。
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印尼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入反击行列。
例如印度对中国制造的螺栓和螺钉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正在调查中国电梯、英国正在调查挖土机和电动自行车,印尼政府也对中国的纺织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当前,中国出口的洪流,已经让某些行业的外国竞争对手招架不住。智利最大钢铁生产商,也因无法与便宜40%的中国进口钢铁竞争,因此关闭一些业务。
中小企最需保护
讽刺的事,最先提倡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却是第一个带头筑起关税壁垒,而本来封闭的极权国家如中国,却“大义凛然”鼓吹自由贸易。
大家想想,连最推崇自由的美国和欧盟都实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还有市场吗?
我国执政当局,经常批评中小企业不配合政府鼓吹的“工业4.0”,但是制造业在中小企业的占比,只是区区的5.9%,高达90%的中小企业,都和服务领域有关,试问“工业4.0”对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有何助益?
我还是那一句,大马的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被保护的一群,因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65%的就业机会。
3、5 年后,假如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抵挡不住这一波的蝗虫灾害,后果如何,我真的不敢想象!
退堂!
视频推荐 :
不仅自由 还要公平!/胡逸山博士

马来西亚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列入所谓的“肮脏十五国”行列里,即在特朗普眼中所谓在贸易方面尤其让美国“吃亏”的国度或经济体,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所用的展示板中可是排在第一张的,还被特朗普以接近惊叹的口吻报出国名。
因此大马被美方施以24%的对等关税。不过,在后来特朗普暂时豁免针对大多数国度的高昂对等关税(而只抽取一律的10%关税)凡90天时,幸好大马也名列其中。
其实,假如特朗普有更为细心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时,对于大马不应是有如此的惊叹的。因为大马不是一个普通最落后小国,而是贸易量方面在世界排名25,算是名列前茅的外向型经济体。而类似的领先的贸易型经济体,无不被他的政府列入“肮脏”行列的。
理念不新颖
这里我要表达的讯息是,“肮脏”这字眼固然刺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引以自豪的。因为大多与本地同时独立建国的亚非拉国家,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别说展翅腾飞了,而根本就是在挣扎求存。
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到了好几个此类的国度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生条件,用“肮脏”来形容当地的卫生条件那才是名副其实。所以回来的感受真的是要某种程度的知足,幸好是生在大马而非当地。
无论如何,看来美国这一轮的超高关税,应该不是最终要抽那么高的关税,而是要逼使其他国家赶快来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的一种高压手段,以尽早削减在特朗普眼中所谓的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
的确,美国贸易官员们当下都纷纷强调,这世上不止要有自由贸易,而是要有自由而且公平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平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颖,而是已经通用了多年,但起初主要是被具有社会民主理念的左派微观地拿来形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剥削劳工权益、让主要生产地的社区有所裨益、没有过度损害大自然等,后来却也被一些右派商家拿来促销或(有理据地)卖贵彼等的商品了。
观念大转移
例如有时购物,就会看到某种产品的标签上,注明该种产品是所谓的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来制造的,通常价格会比较贵,愿者上钩。
此类产品从咖啡等食品到成衣等商品都有,而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自认热爱大自然、关心遥远的劳工或佃农的权益等的当下,愿意上钩而讨更多的钱出来购买者可也不少。
而当下不折不扣的大右派特朗普就更老实不客气了,索性来个观念大转移,把“公平贸易”从微观转换成宏观的理念,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平衡、关税要对等、非关税壁垒不应被实施等,而不只是之前左派所关心的社会经济课题了。
所以在未来的至少一段日子里,在美国的强势要求下,看来世上大多国家要谈的,可不止是自贸协定,而是自公贸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