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条条大路通英伟达” 科技股资金流入创纪录

(纽约22日讯)美国银行策略师表示,持续不断的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英伟达本周坐上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而这波热潮也推动创纪录的资金流入科技股基金。

该行在援引EPFR Global数据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截至6月19日当周,约87亿美元(约408.9亿令吉)资金流入科技基金。

该行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奈特表示,在法国政坛波动导致欧股窘境之际,“条条大路通英伟达”的交易主题再度得到强化。

美国股市本周再创新高,英伟达市值达到3.3兆美元(约15.5兆令吉),短暂超越微软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包括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华尔街策略师,近几天上调了标普500指数的年底目标位。

不过,迈克尔·哈特奈特表示,虽然投资者仍然认为需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风险敞口,但“所有资产配置者都担心股票集中的风险”。

与此同时,欧洲股市的涨势因法国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而停滞。欧洲股票基金连续第五周净流出,流出规模为10亿美元(约47亿令吉)。

另一方面,全球股票基金增加了256亿美元(约1203亿令吉),为3月以来最大增幅。



反应

 

要闻

张聪:更严格把关 应善用AI做好新闻

(吉隆坡28日讯)世华媒体主席张聪指出,人工智能(AI)只是一项工具,不是用来取代新闻工作者,而是用来帮助媒体把工作做得更好。

她认为,目前已迈入AI时代,媒体要利用和亲近AI,惟不要过份相信AI能解决所有问题。

“不论媒体如何使用AI,还是要注意新闻的本质,不能失真。在AI时代,真真假假,如果尽信AI而不小心造假,是媒体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正视的问题。”

她指出,在AI时代,媒体更要严格把关,避免采用到失真或错假的新闻。

张聪昨晚出席《星洲日报》95周年晚宴—吉隆坡站致词时说,华教、华团、华商和华文报是华社的四大支柱,而首都吉隆坡是国家的经济和商业中心,这里充沛的社会经济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让吉隆坡的华教、华团、华商和华文报,携手共进、互相效力、彼此勉励,不断发展和壮大,进而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谱写许多先贤为了拓荒开埠,为了传承文化所立下的令人敬佩的丰功伟业。

她表示,谈到吉隆坡的历史,很多人都会想起吉隆坡的开埠功臣叶亚来,他是杰出的华人领袖与社区建设者。

她说,叶亚来在1868年担任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并在吉隆坡内战结束后,成为吉隆坡华侨侨领,正式被雪兰莪苏丹册封为甲必丹。为了不负重托,叶亚来开始召集引进中国劳工移民,重建吉隆坡,开发雪兰莪州土地,奠定吉隆坡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成为国家首都的基础。

“叶亚来的功绩,证明华裔先贤对首都的开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必须被历史记载;任何人对历史的记述,必须公正、客观,不偏不倚,不能唯我独尊,或出于私心或基于偏见,无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真实。叶亚来对吉隆坡开埠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有失传失真之虞。”

张聪指出,这不仅漠视开埠华裔先辈的卓越贡献,对大马这个引以为傲的多元文明体系,也是一种伤害。历史更是一面镜子,它为人们提供共同的记忆和文化传承;也有助于推动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此外,她说《星洲日报》和吉隆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见证了吉隆坡的历史发展。 当年爆发“五一三”冲突事件,当时的《星洲日报》吉隆坡办事处坐落在市中心苏丹街,由于那里离开发生严重骚乱的街区不是很远,又是华人色彩特别浓厚的“唐人街”,因此气氛非常紧张。

她强调,《星洲日报》同事并没有因害怕而逃回家,反而整整一个月守在采访线上。在那段黑暗时期,记者乘坐的采访车,常会被一些市民丢石头,因为市民受到误导,以为是报纸兴风作浪、煽风点火。

“作为星洲媒体人,我们永怀不忘星洲曾经走过的坎坷与风险;我们坚守办报精神,在风暴黑暗中,依然从容不廹。这就是星洲精神,也是华社共同信守的准则和价值。”

张聪说,如今吉隆坡高楼大厦林立,首都也迎来了历史机遇,不少中国投资者,选择在吉隆坡设立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总部。

她相信,马来西亚华人通晓中文、坚守中华文化,文化语言相通,是吸引中国投资者的原因之一。

她表示,吉隆坡是全国性领导华团的发源地,比如堂联(华总的前身)筹组于1982年9月;它也是华裔聚居地,因此华文教育蓬勃发展,吉隆坡有42所华小、4所独中。好消息是,吉隆坡中华独中设立分校的申请,已经获得批准,分校坐落在雪州莎阿南艾美娜(Bandar Elmina),今年将举行动土仪式和筹款,预料2027年竣工。

“吉隆坡也是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大熔炉 ”,种族与社会的和谐,已经是吉隆坡市民共同的守望和生活常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