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柔发布开发规划指南 打造数据中心新标杆

【数据中心系列(第2篇)】

独家报道:陈美玲、李玟江

工业4.0在世界各地积极前进,其发展推进建设数据中心,以提高各国的技术和数字化进程。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新兴的数字商业模式之一,它正成为商业领域新常态,更是贡献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一环。

就经济效益而言,每投资10亿建设数据中心,可以创造400至600个就业机会,预计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在4亿至5亿令吉之间,使数据中心成为大马一种非常高价值的投资形式之一。

目前,只有工业和商用产业可以建立数据中心,尤其在商用区更需深入探讨,以符合四周环境发展。

什么是数据中心?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建筑设施,用来集中存放资讯工艺科技的设备和基建,外观如同一般厂房,里头是层叠的机架、伺服器、电脑等,目的是管理数据,如为组织或公司储存、收集、处理和分发数据。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报告,大马每百万人口就有7494台安全互联网伺服器,美国每百万人口有14万零808台,新加坡也有12万8379台。

安全互联网伺服器是互联网交易中使用加密技术的服务器。

这些数字清楚表明,大马数字基础设施过于依赖其他国家,这对大马构成了重大的地缘政治风险,易受到国际连接中断影响。为此,大马正透过大量数据中心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来扭转劣势。

已进驻的外国数据中心有GDS万国数据、Bridge Data Centres(BDC)、NextDC、Yondr、Vantage Data Centers、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谷歌、字节跳动、阿里云、Equinix等。

投资数据中心牵引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与溢出的经济效应,它涉及重大资本支出、长期投资、知识产权、高能源效率、人工智能等。

如今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日益增加,有来自金融、物流、电商、电子服务、电子健康等,而向数据中心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国家能源公司(TNB)、可再生能源生产商、电信公司、海底电缆供应商、维护服务商、托管服务供应商、网络安全服务商等,足见数据中心的经济效应广泛。

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数据中心生态圈会怎么运作?当传信者发送数据和信息,电信塔会先收到,再把数据和信息接连起来发送到数据中心,该中心便开始存储、收集、处理和发送,经处理的信息将会发送给接收者。

数据中心需具备何条件?

柔佛因靠近狮城,且有潜力成为海底电缆登陆站,为此被数据中心投资者视为极佳投资目的地。

柔佛领先全国,今年4月出版一份《柔佛数据中心开发规划指南》,巨细靡遗地讲解数据中心的目的、定义、一般指南、具体指南及执行机制,成为了各州发展数据中心的参考资料。

根据其发布的内容,数据中心一般有5个关键部分,即安全性、基础设施、服务、云存储与交换及管理。

5大关键部分:

●安全性

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考虑安全特性,防范物理和网络威胁,如盗窃、火灾和网络攻击。为了确保安全,数据中心通常仅限授权人员进入,并使用生物识别验证和监控摄像头等措施。

●基础设施

其基础设施包括伺服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电力和冷却系统。数据中心需大量电力运行,且需要有效的冷却系统以防止信息技术(IT)组件过热。

为了确保电力和冷却不受阻,数据中心很常使用电力储备设备、不间断电源系统及专用冷却系统。

●服务

数据中心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数据存储、管理、备份和恢复,同时支援电邮、高交易电商及线上社群游戏,也越来越多用于支持工业4.0,如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等。

●云存储与交换

是允许用户在线存储数据或信息的媒介,并通过云存储和交换连接到虚拟伺服器,用户将得到数据安全保障。

●管理

其管理需要专业知识,掌握最新技术,确保数据中心高效安全地运营,并实施最佳操作实践。

3种管理机制:

●运营公司(OP Co):

管理租赁或向建筑物拥有者租借的数据中心,负责吸引潜在租户;

●产业公司(Prop Co):

建设并拥有数据中心建筑,将空间租赁给运营公司,一般不参与日常管理;

●运营公司与产业公司联营(OP Co & Prop Co):

同时开发并运营数据中心

3种营运公司:

●数据中心供应商(DCP):

负责提供及营运数据中心;

●云服务供应商(CSP):

提供云服务并营运数据中心;

●数字服务供应商(DSP):

专门提供数字服务,如脸书、谷歌、Instagram等。

选址6大考量点:

●远离灾难风险区,如频密发生水灾、土崩等天灾的地区;

●远离环境敏感区(KSAS),如海滩、集水区、地下水资源、靠山等;

●不建议建在泥炭地;

●根据首席政府安全官(CGSO)或州首席安全官定义的重要国家目标半径范围之外;

●不得靠近高风险工业活动,如石化工业等;

●不得靠近主要高速公路、火车轨道,以及大马民航局(CAAM)规定的高度控制范围内。

水电及网络需求

看数据中心规模

根据指南,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应设有不同容量的电力变电站。

小型数据中心的容量为33kV,大型数据中心的容量则介于132kV至275kV,应距离输电线路或主要变电站(PMU)的100米半径内,需参考和遵守最佳的电源使用效率(PUE)。

另外,需配备传统或绿色科技的发电机组,取决于所建数据中心的容量,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电耗。

水供应对运作数据中心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有效的蓄水槽容量指的是24小时内可用于各种用途的最大水量,因此任何数据中心都应提供一天用水量的最低要求。

当局也需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省成本的技术来实现高效用水,如直膨式空调系统、环保冷却水和雨水管理系统。其他关于水电的要求,在建设前应先征询国家能源公司、国家水务委员会等的意见。

互联网需使用无线网络或混合网络,每一座数据中心至少要有两个服务供应商,最低网速为100Mbps。

大马现有3类型数据中心:

●私有数据中心:

由组织或公司自行建设、管理,可位于其内部设施(on-premises)或其他地点(off-premises),完全由组织或公司自行运营,专门为内部提供服务。

●托管数据中心(Colocation):

提供物理设施服务,如空间、机架和基础设施以支持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电力供应、冷却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措施。

组织或公司可以租赁,用于托管伺服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IT基础设施,如Equinix、Bridge Data Centres、AIMS等。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Hyperscale):

是一种能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设施。此类数据中心主要服务需要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公司,专门为满足其特定需求而设计,如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苹果等。

内部10种关键组件:

以下是数据中心内部主要的10种关键组件,它们将确保数据中心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满足不同组织和企业的需求。

●计算需求

桌面电脑、伺服器、机架及其他相关硬件设备。

●网络基础设施

涵盖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电缆及其他将数据中心与存储伺服器和用户连接的组件。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在电力中断时,UPS设备作为早期备电提供电源,以保障所有电子设备能正常运行。

●冷却/冷冻系统

用于保持数据中心内的最佳温度和湿度,包括空调、冷却器和机房空气调节器(CRAH)。

●配电单元(PDU)

用于控制数据中心内电力的分配和流动。

●应急发电机(EPG)

包含发电机组和柴油机,作为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备电系统。

●安全需求

数据中心的安全特征包括闭路电视(CCTV)、生物识别设备、安全隔离门、防火墙、火灾探测和灭火设备,还需配备安保员、警卫室和控制室。

●接入机房(MMR)

是汇集所有电缆和光纤的空间,用于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

●主配线架房(MDF)

连接网络设施与数据中心的电缆和设备。所有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电缆通过MDF房分发至MMR处理数据。

●电信室(Telco Room)

用于安置所有服务供应商的空间。

相关新闻:

【独家】建基设或售地予营运商 发展商争发数据中心财

 

 
 

 

反应

 

财经新闻

【2025福布斯大马富豪榜】直接建设或卖地获利 国内富豪逐鹿数据中心市场

(吉隆坡16日讯)在大马迎来数据中心发展热潮的同时,福布斯称,郭鹤年等部分国内富豪也在伺机搭上这股东风,无论是直接建设数据中心,或是通过卖地予数据中心项目来获利。

根据福布斯,原有核心业务与数据中心无关的郭鹤年,通过资助一家名为K2 Strategic的数据中心建筑商,涉足数据中心市场,而K2 Strategic的掌舵人,正是郭老在新加坡的孙子郭孟伟(音译)。

“K2 Strategic正快速扩展,该公司计划将位于大马的数据中心产能扩大4倍,至240兆瓦(MW)。”

依照早前的媒体报道,K2 Strategic于去年10月时,在柔佛士年纳科技园投资开发一项60兆瓦的数据中心项目。

福布斯还点名,杨肃斌兄弟可能是国内最早嗅到数据中心商机的知名富豪,早在2023年12月就与世界领先人工智能(AI)芯片生产商——英伟达(Nvidia)搭上线,计划合作在柔佛开发共500兆瓦的数据中心园区。

其他国内建筑公司也不落于人后,谢富年通过旗下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至今已接获近10亿令吉的数据中心相关工程合约,包括来自郭氏家族K2 Strategic的合约。

福布斯同时指出,部分产业发展商通过卖地来获益,如吉星机构(CRESNDO,6718,主板产业股)从2023年起,通过卖地予微软(Microsoft)等公司来发展数据中心,从中获得1.37亿美元(约6亿令吉)的收入。

“微软已宣布会拨出22亿美元(约97亿令吉),在大马发展数据中心。”

绿盛世(ECOWLD,8206,主板产业股)也是通过卖地来搭上数据中心热潮的发展商之一,包括微软的逾1.5亿美元(约6.6亿令吉)土地交易,该公司至今从数据中心售地活动一共进账逾1.8亿美元(约7.9亿令吉)。

此外,丽阳机构(TROP,5401,主板产业股)也在数据中心相关售地交易中,斩获逾1.4亿美元(约6.2亿令吉)的收入。

丽阳机构创办人丹斯里陈志成、吉星机构主席兼董事经理魏松林及家族,以及绿盛世幕后推手之一拿督梁国华,分别在今年的福布斯大马富豪榜中排在第35、36与49名,身家为6.5亿美元(约28.7亿令吉)、6.3亿美元(约27.8亿令吉)和3.4亿美元(约15亿令吉)。

马银行在新加坡的一名分析员,胡赛尼向福布斯指出,数据中心在大马市场的需求看来相当强劲。

“企业数据逐渐转移到云端,以及AI应用的发展,是推动数据中心需求的关键动力。”

福布斯引用马银行的推测,指大马将从现在至2028年间,建造超过2吉瓦(GW)的数据中心设施。

尽管阿里巴巴联合创办人蔡崇信近期在香港发出警告,至数据中心发展热潮可能出现泡沫,但胡赛尼指出,市场上仍有继续开发数据中心的空间,因为需求仍未抵达顶峰。

“况且,限制数据中心继续扩张的常见挑战,如土地、电力和水源,在大马仍不存在,毕竟本国仍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足够的电力及水供。”

相关新闻:

【2025福布斯大马富豪榜】李良华空降第8 郭鹤年稳居首富宝座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