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平教育制度防人才外流/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近日宣布一项重大教育政策,从今年起,所有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10科A等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可以直接升读大学预科班。

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优秀生表现的认可,也是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一大步。然而,政策的实施细节和潜在影响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土著学生固打制的情况下,确保公平对待所有优秀生。

按照现有政策,大学预科班的学额分配90%给土著学生,10%给非土著学生。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土著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缩小教育差距。大学预科班自1998年设立以来,确实为许多土著学生提供进入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的预备课程。

僧多粥少面临挑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体系内的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非土著优秀生在争取有限的预科班名额时面临激烈竞争,许多优秀的非土著学生因名额限制而失去升读预科班的机会。政府此时决定为所有考获10科A的优秀生打开预科班的大门,显示对教育公平的重视。

然而,如何在不影响土著固打制的情况下,确保所有优秀生能够升读预科班,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出,考获8A和9A的学生也可以申请预科班,政府将根据名额作出考量,以确保所有优秀生都有机会进入预科班。这一承诺令人鼓舞,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挑战不可小觑。

首先,如何在不减少土著学生名额的情况下,增加非土著优秀生的录取名额?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政府或需增加预科班的总学额,或通过调整现有资源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需确保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引发新的不公平现象。

避免沦为零和游戏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提出的担忧值得关注。他认为,政府必须厘清多项关键课题,以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预科班政策沦为零和游戏。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在保障土著学生权益的同时,公平对待所有优秀生。这需要政策制定者深入研究和广泛咨询,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保障。若不能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优秀人才可能会选择出国深造,甚至在国外发展,导致人才外流。

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留住人才,培养本地优秀学生,是国家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我们认为,安华的这一大胆决定,为实现我国的教育公平政策迈出一大步,值得赞赏。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更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改革,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将更公平、公正,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重组家庭收入群体的考量/南洋社论

步入2025年,一个令国民担忧但无法避免的是,政府加紧收窄对人民的补贴。

不管政府如何宣扬过去一年引进的外资多么庞大,还是经济数字稳健挺进,但是,如果您对民众进行调查访问,应该不难发现人民并没有感受到上述宏观数字亮眼的喜悦。反而,各种消费产品或日需品仍然静悄悄的涨价。唯一不涨的汽油价钱在今年五月以后,也难以豁免,让人喘不过气来。

国库控股研究机构日前对家庭收入群改用T30、M50和B20的建议,令人觉得突兀。之前T20、M40和B40的收入分配,我们已经觉得有失公允。这种笼统的以收入来区分人民的生活状况的方法,根本不能区分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人民收入对生活水准的影响。

笼统划分难反映实际

一个收入8000令吉的家庭,在乡村地区可能属于中上收入;但是在城市地区,尤其是有儿女的家庭,说不上生活体面,甚至可能面对钱不够用的窘境。

根据马来西亚在2023年和2019年的家居每月收入中间值分析,T20在2023年的1万5867令吉收入比2019的1万5021令吉稍高。M40在2023年则是7694令吉;而2019年是7093令吉。B40在2023年则是3440令吉对比2019年的3166令吉。

而2023年的个别收入范围分别是T20(超过1万零960令吉,2019年:超过1万零971令吉)、M40(6339至1万零959令吉之间;2019:4851至1万零970令吉)和B40(少于6338令吉,2019:少于4850令吉)。显而易见的是,B40的家居收入大幅增加。

从2023年和2019年的家居收入对比来分析,或许是在政府的政策执行之下,B40的收入已大为改善。但现实可能是在万物涨价之下,人民的家居收入必须大幅增长来维持几年前同样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说,2019年的部分M40(4851至6338令吉收入者),如果没有力争上游,到了2023年,已经无可避免的掉入了B40的收入群中。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需求政府援助的群众(B40),比2019年增加了呢?这也未必。收入群体的定义只代表了国家人口的百分比。如果人民的收入有所改善,这代表各比例群体的收入也有所增加。那么,重点在于如何诠释国民的贫穷水平,即B40是不是代表了贫穷人民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我们是这样诠释的。

政策须有助真正需要者

幸亏新的分类只是研究机构向政府呈上的建议,政府并不一定同意和采纳,原则上也应该怀疑其动的巧心思。比如,如果将高收入群提高到T30,中等收入进一步增到M50,未来需要援助的贫穷人民只剩下B20,政府因而将省下许多援助和拨款。这和政府扶助许多中低下层脱离穷困的意愿大相径庭。

即使建议中称谓T30为符合中产阶级的消费模式;M50的经济上依然脆弱,需要扶持,而B20属于贫穷群体。但是,我们怀疑这是否只是门面话说说而已。

政府必须慎重考虑,其昌明政策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援助的群体,而不是简单的以巴仙率重新划分收入群体,却缺乏深入考虑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和家庭人口分布的复杂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