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PTPTN再度U转/江振鸿

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宣布日前宣布,内阁议决暂时搁置原定于明年落实的高教基金贷款(PTPTN)每月自动扣薪偿还制,以便收集所有相关受影响单位的意见与回馈。

这是希盟新政府自半年前上台执政以来多次政策“转弯”后,再一次出现的“转弯”,因此引起了各界的热议。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是以即使天使也会犯错来回应此事。而人民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则表示这些政策出现“转弯”,表明了新政府会听取民意有协商余地,没有展现高傲的心态。

首先,当然新政府的一些政策因为民意的反弹而“转弯”或搁置,固然显示了新政府的确有听取民意,然而我想这些“转弯”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在于这个听取民意及协商的秩序不对,因为政府在政策拟定的阶段时,就应该先聆听和收集相关受影响单位的意见与回馈作为考量,而不是在闭门造车把政策拟定及正式宣布后,因为收到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回馈或反弹后,才来出现“转弯”,搁置或更改,大失公信力。

第二,一项政策,在相关部长或官方正式宣布前,想必是已经经过了相关专业官员的一番研究及拟定,我“衷心”希望这些政策是真的有经过一番深入专业的研究,而不是相关部长即兴天马行空宣布的一个点子。因此如果政策在拟定时因为没有听取民意而导致这项政策在宣布后出现“转弯”或搁置时,那么那些官员在拟定那项政策所付出的工时及资源基本上就是白白浪费了,因为这些工时及资源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需用国库里白花花的银子来支付的,这恐怕与新政府要解决国债的姿态言行不一吧。

方案软硬兼施

最后,谈到已多次“转弯”的高教基金贷款偿还政策。



其实持平而论,前朝政府在解决高教基金贷款被拖欠问题上,是通过软硬兼施的方案,正朝向对的方向进行着。

软的方案,包括如果一次过清还高教基金贷款者将获余额的20%折扣;一次过偿还至少50%的贷款,将获得10%的折扣;通过减薪或直接扣账方式,定期偿还债务,也同样获得10%的折扣。

硬的方案,则是把所有拖欠贷款的大学生列入移民局黑名单。因此从以上方案看来,前朝政府时期的国家高教基金对有偿还贷款者宽容之际,又不纵容冥顽不灵的拖欠贷款者。而高教基金贷款回收率在这些方案实施后的明显增加,证明了这些方案的有效性。

反观新政府执政后就立马取消冥顽不灵拖欠贷款者的被禁止出国黑名单,则似乎在决解高教基金贷款被拖欠问题有开倒车之嫌。

因此新政府与其浪费资源及“官力”去重新拟定新的偿还政策,何不延续及强化前朝政府追讨拖欠贷款及鼓励欠贷者还款这些现成且奏效的方案呢?

反应

 

言论

追讨PTPTN欠款的政治意愿/江振鸿

前阵子某位部长表示,政府明年将禁止拖欠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贷款者出国,令人惊讶,因为这意味着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时代就已实施的这项追讨欠款措施,原来早已被终止?

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日前则表示,正考虑若个别大学课程还款率低于50%,则停止贷款给该科系的学生,更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因为我无法理解这招与追讨高等教育基金欠款,有何关系?

高教基金贷款被拖欠,是老掉牙的事。

追讨高教基金贷款,也被视为政治不正确,因此历届政府皆不敢轻易强硬触碰此课题。

应付离乡背井生活费

虽然有人,包括当年的时任反对党认为,如果政府有提供所谓的免费大专教育,高教基金贷款是没有必要的。然而事实上,高教基金贷款除了帮助学生缴付大专教育学费之外,更是帮助学生应付离乡背井升学的生活费,包括住宿及伙食费,尤其是那些来自乡区却到大城市如吉隆坡升学的学生。

其实,纳吉时代的一些措施,已足以对付拖欠高教基金贷款者,包括禁止出国,因为有钱出国却不愿偿还贷款,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吧;包括列入中央信贷资讯系统(CCRIS)黑名单,因为有钱申请车房贷甚至是信用卡,却不愿偿还高教基金贷款,于情于理更是说不过去。

贷款申请来者不拒

高等教育基金贷款的利息只是区区1%,当局有商有量(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可以要求延迟偿还),贷款批准更是不看学术成绩、课外活动以及家庭经济背景,几乎来者不拒。

一旦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贷学金将自动被转换成奖学金,更何况如果通过定期减薪和直接扣账方式,或一次过清还高教基金贷款者,还时不时获得一些还款折扣优惠,所以我实在想不出世间有哪个贷学金能与之相比?

因此,这取决于当局是否有政治意愿去向拖欠高教基金贷款者采取行动。

最后,我且不重复欠债还钱天公地义这些连小学生都懂的陈腔滥调。

我只想说如今虽然百货通胀,但如果拖欠贷款者一个月能少上几次一杯咖啡要价20令吉的高级咖啡馆、手机不是非得买最新款的iPhone不可、汽车不是非得买新的本田(Honda)或丰田(Toyota)牌子不可、每年最少都要一次的出国旅行,不是非得去日本韩国甚至是欧州不可。

我就不相信每个月区区数百令吉的高等教育基金贷款偿还数额,对于拥有大专文凭的专业人士及白领阶层来说会是个负担。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