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改革勿得个“讲”字/罗汉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宣布从今年开始,所有考获大马教育文凭(SPM)10A及以上的学生,不分种族或城乡,都保证可获大学预科班录取,但他也保证不妨碍土著学生的配额,首相也同时宣称这是教育改革的步伐。

这是两全其美的政策,马华则质疑既收纳所有成绩优越的学生而又不妨碍土著原有的配额(原有配额为土著90%,非土著10%),如何才可办到。

但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占比里博士随即声明有足够的学额可以容纳全部优秀生,原来政府早已“山人自有妙计”,首相才会作此宣布,马华请稍安勿躁,且看高教部的安排。

另一方面,“有足够学额可以容纳全部优秀生”,这“有足够学额”的情况应该是早已有之的事。换言之,早就已有足够学额可容纳所有的优秀生,遗憾的是掌权60年的国阵政府没有容纳全部优秀生。

敦马哈迪医生领导的希望联盟1.0政府也没有做,换了两位首相的国盟政府也没有做,宁让学额丢空,耽误了不知几许成绩优秀的学生。

踏出教育改革第一步

俗语说不怕慢,只怕站,安华终于踏出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步伐,开放学额,这需要有“能为人之所不敢为”的大勇气。

说到“改革”,这是说易行难的事,就我记忆所及,打从1970年代末开始,几乎每一位首相在宣誓上任的时候都说要改革、要除旧布新、公平对待各种族,惟到头来是“得个讲字”,一切依然是萧规曹随,经济发展、教育、外交、内政这些主要政策都是在1970年代初期定下的,为什么没有改变呢?

安华较后的话应可为我们释疑,他说,大马的政治充满仇恨,他决定让所有考获10A及以上成绩的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被指责为出卖马来人的尊严;在贝莱德参与机场股份事件中,他被指为是犹太人的代理;他又被指把国家卖给中国等等。

看来,首相是一个动辄得咎的职务,凡有改革创新就会引来责骂,难怪之前历任首相只管把“改革”说了一遍又一遍,改革一事却老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过,俗语又说:一人难调众口味。顶级厨师也会遭人指责不懂烹调,惟证之历史,凡有改革创新就必有守旧派的反对。

勿因守旧派责难放弃

宋代王安石变法遭到反对而失败、清末康梁维新也因遭反对而失败,但推动改革者如坚定不移、择善固执就能成功。日本明治维新及邓小平改革开放是因为推动者坚持不懈、勇敢反抗守旧派得以成功,所以希望安华不会因为受到守旧派的责难而放弃改革的步伐。

希盟2.0的竞选宣言强调改革,执政后受到一些质疑它有无改革的意愿,希盟的忠贞支持者劝告质疑者应该要有耐心,因为六七十年的积弊不可能在两三年内解决。

这些希盟忠贞支持者的话错了,六七十年的积弊确实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质疑者可以理解,惟承诺改革的人必须表现出改革的准备工作,才能让人相信他们有改革的诚意。

即如收纳全部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这个宣布就是改革教育的准备工作,至于能否完全落实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那是涉及各方面是否愿意配合首相的新政策,以及各方面的行政能力而定。

我们希望其他如经济、外交、内政各领域也表现出开始改革的准备工作。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名家专栏

读书无用的阳谋?/林卓锋

教育揭秘(一)

中产家庭的最大投资往往花在两样事情上:购买房产和子女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希望通过投资子女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开始质疑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否还能为未来做好准备。作为许多家庭最大的开支之一,教育自然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被各种碎片化信息所迷惑,难以清晰看到周遭实际发生的变化。

作为家长或在校学生,我们该如何思考“教育与未来”这个重要的人生议题?

我个人觉得,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课堂的知识输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对未知的能力。同时,家长与学校也该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否则教育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做什么调整,都难以真正让孩子在这个复杂变化的世界上找到所需的能力和智慧。

本栏将在未来几期的一个系列当中,与广大读者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课题。也顺道分享在我过去与社会顶层精英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那些值得我们一同剖析,却不会告诉公众的真相。

为何近年来质疑教育价值的声音日益增多?背后原因到底何在?

事实上,教育界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上,各国都在倡导教育公平但实际上,精英阶层正悄然鼓励贫困家庭放弃读书,借此巩固他们在社会中持久优越的地位。

教育价值遭质疑

你可能认为,现代社会谁还会相信“读书无用论”?但事实正好相反!

虽然最近几十年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已越来越深,但同时也有更多质疑传统教育价值的声音出现。这背后隐藏的,是教育已成为阶级固化的工具。

细查西方社会的数据,基层学生自发放弃求学的趋势,不单在鱼米未逮地蔓延,程度也远超我们想像。背后推动的力量,正是权力与精英阶层设法阻碍基层家庭透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快乐教育”成为许多父母提倡的模式。但如果你细查便发现精英阶层的孩子从小受的训练其实极其严格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双重标准”呢?因为精英们深知一个残酷的真相:“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决定你的社会地位”。

两极分化教育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教育从不是单纯知识传授,其背后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权力架构。

那些高呼并极力推崇“快乐教育”的人,本身很有可能就属于社会里的富裕阶层。有没有想过,西方式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一旦统一考试取消,改由综合素质评价,谁会最受益?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富裕家庭的孩子更能轻松的参加各种基层家庭无法负担的高端活动与课程,包括各式各样的交流团、夏令营、国际志愿者项目、艺术培训班等等的非传统学术课程。

这些经历无疑会让富裕家庭孩子们的简历看起来更光鲜亮丽;而普通家庭的孩子了,即使他们在学习上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也可能因为缺少这些额外的加分项而失去竞争优势。

这就是西方社会推崇快乐教育的陷阱。看似给了每个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实则为教育不平等打开方便之门。这正是精英阶层维持社会地位的最好手段,但很多人选择忽视这个事实!

近年,“创新”一词在各国教育中兴起。很多名校相继推出与创新相关的项目,给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参与和研究的自由。

但你是否想过那些“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他们相对有能力聘请相关的导师,甚至购买昂贵的装备来进行学习。而一般家庭的孩子,可能连基本费用都承担不起。

公平体系

又例如,在美国的大学申请中,课外活动占据了重要部分。但是能参加高水平体育比赛的学生从数据统计上,大部分都是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家庭资源相对宽松的孩子受惠。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构成,长期以来倾向于富裕家庭。

难道我们就要回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式教育吗?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认清教育的本质,并找到一个真正公平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

我们需要一套既重视这两点,又能通过公正评估给予每个孩子平等发展机会的新模式。它应激发创新,但不能以增加差异为代价。只有立足于促进公平的理念制度,教育才能成就社会进步。

所以,当你下次听到有人高呼“快乐教育”或者“人工智能下的读书无用论”的时候,请保持清醒,认清陷阱,什么模式才能真正让每个孩子都快乐,还是只会让某类孩子受益于更多非自身能力的竞争优势。

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为每一个孩子与家庭打开通向更好未来的大门,而不是成为少数人巩固社会优势的工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真正公平真正有利于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的下一代,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

视频推荐 :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