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中总:逾70%大马企业预警 “下半年成本或续走高”

(吉隆坡31日讯)随着商业成本不断增长,超过70%的大马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成本将会继续呈上升趋势。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202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预测大马商业和经济状况调查(M-BECS)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63.1%的企业对经济持中立态度,25.7%持消极看法。

尽管企业对于未来半年至一年的展望保持相对稳定,但受访企业的乐观情绪显著增强。

这项调查是于今年5月8日至7月17日期间进行,共收集了661份有效回复,其中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占91.2%。

中总总会长丹斯里卢成全说,整体而言,企业对今年的看法褒贬不一,但对明年的预期普遍更为乐观。

他说,企业对国内经济和商业状况持谨慎态度。企业正在应对当前全球和国内形势的多变情况。

“在商业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担心补贴合理化、电子发票实施、最低薪金制度检讨,以及外劳多层次人头税制所带来的成本影响。”

令吉波动影响业绩

根据调查,成本增长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预测今年上下半年成本将持续攀升,而令吉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飙升及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更是被普遍视为影响业绩的关键因素。

超过半数(52.3%)的受访者指出,“令吉波动”是对今年上半年企业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首要因素。

紧随其后的是“原料价格上涨”(48.9%)、“高运营成本和现金流问题”(47.4%),以及“商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34.5%)和“国内需求下降”(33.7%)。这些挑战共同作用于企业,增加了经营难度。

尽管有40.6%的企业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体销售额实现了增长,但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6.5%)报告了销售业绩下滑,这一比例较上次调查的预期(25.7%)有所恶化。

然而,展望下半年,企业信心有所回升,47.8%的受访者预计整体销售额将增加。

生产领域同样面临挑战,31.3%的受访者表示生产水平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制造业中,这一比例高达44.2%。

不过,38.1%表示生产水平保持不变,且预期今年下半年生产水平将有所回升。

原材料成本上涨继续推高运营成本,超过70%的企业报告并预计成本将会持续上升。

劳动力市场现两极分化

这项调查深入了解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动态和各行业的技能需求。 数据显示, 低技能和高级熟练工人的比例呈U形分布,半熟练员工的比例呈左倾分布。 

这表明公司的就业结构存在工作两极分化, 要么集中在低技能员工,要么集中在高级熟练员工。

根据调查,仅有26%的受访者表示不缺少工人,而高达29.8%和28.6%的受访者分别表示缺乏半熟练和高级熟练员工。

这一数据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能岗位上的招聘难题,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尤为紧迫。

在技术技能方面,营销(47.3%)、数据分析(28.7%)和信息技术(28.3%)成为企业最为渴求的三大领域。

同时,调查还发现,无论行业如何,领导能力(47.8%)、沟通技巧(46.3%)和创造力(42.4%)等软技能同样是企业普遍寻求的核心竞争力。

调查还发现,尽管政府设立了人力资源发展基金以支持企业培训,但43.6%的受访企业(不包括微型企业)并未利用这一资源派员工参加相关培训计划。

部分雇主将基金视为税收负担,而非促进员工技能提升的有效手段,这一认知偏差导致基金利用率低下。

卢成全认为,雇主必须将员工的持续学习、技能提升和再培训作为优先事项,此举能为企业和员工带来可观的利益。

“人力资源发展机构也需与行业和学术界合作,不断检讨和更新培训计划,确保相关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行业与技能要求,并确保有关税收管理的诚信和监管。”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中总调查:关税冲击 六成企业销售料受损

(吉隆坡14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调查显示,在关税上调与全球需求放缓的双重冲击下,61.3%的受访企业表示,一旦关税上调超过10%,销售将受到影响;另有31.1%的企业担心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

同时,“客户要求降价”已成为普遍现象,46.2%的企业指出,买家为抵消关税压力而要求降价,进一步挤压本已紧缩的利润空间。

调查指出,55.2%的企业认为,美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将带来直接或间接冲击,其中近半数评估影响程度为“高”或“非常高”。此外,60.4%的企业对未来业务前景感到悲观,反映整体市场信心低迷。

应对方面,91.5%的受访企业已采取策略,包括削减营运成本(59.6%)、开拓替代市场(56.7%)、多元化供应商(35.1%)及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42.3%)。部分企业也计划将部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在出口导向型企业中,逾半与美国市场有关联,其中63.2%的企业指出超过20%的销售额
来自美国。其他主要出口市场依序为东盟(58.3%)、欧洲(34.0%)、中东(33.0%)与中国(20.4%)。

该项快速调查于本月7日至10日进行,共收集192份有效回应,旨在评估企业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的应对能力,涵盖企业策略调整、供应链部署与财务预期影响等议题。

这些企业分别来自服务业(45.3%)、制造业(44.8%)、建筑业(5.2%)及原产品领域(农业与矿业等)(4.7%)。报告也揭示企业面临的多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波动、客户违约、现金流吃紧及营运不确定性。

吴逸平:建议政府推针对性财援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当前大部分企业面临财务压力,中总建议政府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援,包括拨款、补贴及税务减免,协助中小企业应对因关税上涨所引发的成本飙升,以保障企业营运稳定。

同时,他也建议推出类似“特别救济融资 ”(Special Relief Facility)的低息融资机制,协助面对还贷困境的企业进行贷款重组及延缓还款。

他说,中总也认为需要成立中央协调单位,统一对外传达贸易政策信息,提供清晰的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南。

“中总呼吁各相关贸易机构加强与商会合作,协助企业拓展新市场、寻找替代供应商及优化供应链布局,同时积极推动本地贸易与生产活动。”

他也建议政府强化现有扶持出口的机制,如“市场开发补助金”(MDG),进一步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马来西亚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吴逸平强调,在全球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政府应暂缓一切可能加重企业负担的政策改革,例如扩大服务税征收范围、RON95汽油补贴合理化、电费调整,以及多层次外劳税的推行。

“国家银行也应视情况考量适度下调利率,以稳定整体经济并减轻企业贷款负担。”

“鉴于对等关税所引发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中总建议政府应考虑实施相关监管措施,如反倾销政策并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在入境口岸,以防止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

91.5%企业已采取或计划应对措施(前5大策略)

- 削减营运成本:59.8%

- 开拓替代市场:56.7%

- 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42.3%

- 将成本转嫁消费者:38.1%

- 多元化供应商来源:35.1%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