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兼容共情之盼/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庆祝马来西亚纪念日时,促请人民拒绝分裂和敌意,团结起来,以跨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博爱精神发展国家。

然而,今日我们的政治环境却充斥着各种谬说,极化思维,内耗恶斗;不负责任的政客恣意撕裂和分化,制造恐惧和不信任。

根据默迪卡中心的“2024年全国青年调查”发现,虽然城市马来人愿意接受与其他种族共享平等权利,然而,北部和东海岸占75%受访者偏向于保留土著特权。

这就是那些不懂反观自照、观念狭隘的政客,恶意鼓吹,散布仇恨恶念,产生的恶果。

不尊重差异

因为不尊重差异,缺乏包容,或兼容,于是“听到别人说自己不懂的母语,就猜疑”。

其实,从一杯水到一湖水,就是增强兼容性的结果,真正的团结在于我们心灵的容积有多大,有没有包容的品格。

只有兼容,才有和谐与协调;只有尊重多样性、差异性,甚至矛盾性,才能有融洽与调和。

政客只有狡猾的精明,却没有独到见解的正思路。

以单一思维 拉帮结派,不是团结,而是勾结;只求单一集团利益,纠缠于种族宗教问题,这是不合道义的野蛮求和。

今年的马来西亚日同时庆祝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一名信奉佛教的“迈可叔叔”,收养了3名巫裔养子,在他悉心照顾下,从小接受回教教育的孩子都健康成长,养父还获颁先知诞辰奖。

跨越种族宗教

早前还有一名华裔幼教老师,收养一名两个月的初生巫裔女婴,她尽力协助没有国籍的孩子争取公民权,还让孩子学习回教生活教育。

这种跨越种族宗教,以质朴真诚的爱,去爱护别人孩子纯净的本初,才是最能凝聚人心。

其实,马来西亚应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爱国、宽容、负责任,正是维护这个家庭和谐的核心价值 。

只要各族互相尊重、相互融合、荣辱与共,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国家才会进步繁荣,强盛昌明。

只有思路新颖、思维敏捷、凝聚全民、有兼容共情能力的领导,才能引领全民开创人人共享的美好未来。

反应

 

言论

罗丝玛的“无罪”/南洋社论

面对17项洗钱和逃税罪名的前首相夫人拿汀斯里罗丝玛,被判无罪释放时,这名刚庆祝73岁寿辰的官太表示感恩,庆幸一切都结束了。

跟两年前她在砂拉越学校太阳能板弊案被判罪成时,泪洒公堂,并通过代表律师求情,要求轻判坐牢1天的情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今次罗丝玛被无罪释放,是高庭法官基于控方的指控“不合法及存有缺陷”,以及“不符合刑事程序法典的规定”,因此批准被告撤控的申请,判决被告无罪。

当然对此,有些民众甚感疑惑,原以为在法的獠牙下,权贵夫人会彻底慑伏,可是剧情却出现大反转。

促修宪落实检控分权

有政党领袖拍掌庆贺,还促请民众不要质疑法庭的判决 ;有政客借机趁势抨击及嘲讽,要那些早前极力宣导反腐,苦苦迫胁的政敌“道歉”。

有非政府组织力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通过修宪,落实检控分权的司法改革。

当然,总检察署对罗丝玛的无罪释放,也随即提出上诉;罗丝玛对太阳能板弊案的3项贪腐罪状被判罪成,被判监禁30年及须支付巨额罚款的判决,也同样提出上诉。

然而,当权贵面露微笑,摆脱官司,不免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打贪反腐的信任。

要知道,对那些涉及贪腐滥权的权贵,一般都只有失势时,才会有可能被追责,或被轮替掌权的新政府翻案和追诉,可是要真正能够定罪、治罪,还需要有确凿证据,更要符合司法的正义。

要避免体制的滥权,落实检控分权,是要防止政府操纵检察官借惩诫犯罪而滥权,特别是面对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刑事诉讼程序,还要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有科学规范。

可是,要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价值目标,还需要有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只是在现阶段新闻媒体却还未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法制化

通过制订“吹哨人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媒体能进行预警式的新闻挖掘,才能提前遏制贪腐成风。

只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才能剔除盲信Bossku无罪的盲众,才能遏制权钱交易的贪腐,才能警惕掌权者要慎始自律,清廉自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