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

推出系列可持续新举措 槟拟塑造乐龄友好城市

(槟城24日讯)槟城将推出一系列新持续性的新举措,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以致力在2028年成为乐龄友好城市,而槟岛市政厅是领头羊。

这些措施都以通用设计为本,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支持。

槟岛市长拿督拉占德兰表示,市政厅将乐龄友好模式和通用设计元素,融入所有基设项目,包括建设和提升道路、人行道、公共空间、厕所、花园、市场、房屋计划和私营新发展项目。

“未来的项目将涉及无障碍流动货车、乐龄人活动中心、城市农耕和再循环计划,以创造就业机会。”

公共房屋融入通用设计

他向《太阳报》指出,槟市政厅也致力于逐步提升所有公共房屋计划,以融入通用设计。

目前,通用设计理念已运用于槟岛齐来也路SP Chelliah公共房屋计划。已安装的无运碍设施包括底层专为乐龄和残障人量身定制的坡道和电梯等。

通用设计是塑造乐龄友好城市的关键概念,为所有人创造更方便、安全、支持的城市环境。

乐龄友好城市的原则涵盖城市基设、服务和公共空间,以确保所有年龄层和能力者都能使用这些设施。

这项题为“槟岛乐龄友好城市战略计划”是在2022年启动,由市政厅、槟城妇女发展机构和大马健康老龄化协会顾问三方合作推动。

乐龄友好城市的设计也将以世界卫生组织概述的8个战略领域为中心,包括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房屋、社区融合、尊重和社会包容、公民参与和就业、沟通和信息,以及保健服务和社区支持。

拉占德兰说,乐龄友好城市或社区“有利于推广健康和多元化设计,包容性和凝聚力”。

“乐龄友好城市或社区旨在容纳所有年龄层和能力者,让人人都能充分融入社会生活。”

他说,乐龄友好设计是通用设计的一个分支,通用设计侧重于为乐龄人创造支持性环境。

方美铼:创造适合环境
助长者需克服社会孤立

威省市政厅将于明年落实乐龄友好城市举措。

掌管槟州地方政府与城乡发展委员会的行政议员方美铼,本月初出席“槟岛乐龄友好城市战略计划书”推展礼会上说,创造一个适合乐龄人的环境,重要的是克服社会孤立、生活质量下降和乐龄人在维持独立上面对的挑战等问题。

除了强调移动课题和公共交通问题等挑战,方美铼也说,由于缺乏信息、数字障碍和流程复杂,乐龄人在获取政府机构服务上面对困难。

随着槟岛市政厅于去年7月28日加入全球乐龄友好城市和社区网络后,槟城正式成为乐龄友好城市。

据大马统计局预估,今年底槟城7.7%人口岁数(约14万3800名居民)将在65岁及以上,其中约7万3900多人是岛民,约6万9800多人是威省居民。

视频推荐 :

反应

 

地方

称乐龄友好城市恐缺活力
霹发展商不建退休村

不少乐龄人士仍注重户外活动并充满活力,地方政府应多兴建乐龄人士及残疾人士的友善设施。

(怡保28日讯)太平于9月初被中央政府选为东南亚首个推行“乐龄友好城市”,惟发展商认为,冠上该称号,或许会给人一种缺乏活力的感觉,也不会特意因此而兴建迎合乐龄人士的房屋或退休村,避免仅关注特定群体。

对发展商而言,在兴建相关的退休村计划前,地方政府需有良好的规划,包括先设立医院、诊所、康复中心或物理治疗中心等,才能真正关注到乐龄人士的需求。



发展商向《南洋商报》表示,太平被冠上该美誉后,当地是否有足够条件来照顾老人?对于地方政府或市议会否陆续作出各种推广活动、节目或在旅游业方面有何安排,发展商也毫无头绪。

太平景色怡人,加上地理优势及人文素质等,让它脱颖而出选为乐龄友好城市。

他们认为,退休村的计划是可行的,在国外也很流行,不过若要真正落实并不简单,毕竟在东方社会,老年人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项负担,对孩子也时刻牵挂、不愿退休,相反地在国外,老年人则享受晚年生活,悠哉悠闲,与东方社会有很大区别。

有发展商对太平获得该项殊荣感到骄傲,无形中也会给屋业发展带来提升,例如吸引乐龄人士的孩子也过来居住、计划退休或找工作。

太平市议会早前宣布,中央政府将拨款100万令吉以推动“乐龄友好城市”计划,费时5年落实。

杨梓韦

无需特别计划迎合——太平金洋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总经理●杨梓韦



太平在多年前就已是适合老人居住的地方,也占据先天优势,太平空气较清新,整个环境、地理优势及人文素质,加上美食处处及充满人情味的“人和”,让它能脱颖而出,被选为乐龄友好城市。

身为发展商的角度,我认为无需刻意去打造一个退休村或是特别圈定地点,来配合打造乐龄友好城市。地方政府也扮演重要角色,鼓励发展商注重兴建乐龄人士及残疾人士的友善设施;这种发展条件,无形中使太平占有优势,也成为卖点。

我认为无需有一个特别计划来迎合,否则就变成只专注在单一群体,住的全是老人,日后如何可以互相照顾?

发展商在现今的房屋计划中,都会迈向注重绿化及提高人类居住的生活素质,包括本公司近期在靠近太平湖的房屋计划也很注重绿化,除了适合老人休闲之余,也有规划人行道,适合各式各样的群体,而非只迎合老人。

张文杰

太平列入考察范围——地亚房地产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文杰

继太平选为推行“乐龄友好城市”后,公司除了会在槟城及吉隆坡考察之余,也会将太平列入考察范围内,作为兴建第二个退休村计划的地点。

数年前在怡保推出首个Green Acres退休村计划,打造全新的“终生租赁契约”概念,与租户立下终生租凭契约的方式来经营,目前第一及第二阶段已完成,建竣54间单层排屋。

本公司坐落在怡保,相对会在怡保进行较多发展计划,因对太平的地理环境还不够熟悉,需要时间观察,不过该处环境优美,加上退休人士多,有潜能打造退休村。

纵观国外的退休村,屋子类型多为单层排屋、2至3层的公寓或高楼也有;在霹州怡保,因地价较便宜,造成怡保人不习惯居住高楼,因此多以落地屋为主。

配合乐龄友好城市,我认为发展商在建设房屋之余,大型的发展商不妨打造一个社区蓝图计划,即包括有对乐龄人士友善的设施,例如宽敞的走道、供轮椅上下的无障碍通道、医院等,让乐龄人士享受自在及舒适感。

黄庆喜

后备力须充足——黄璧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庆喜

亚洲乐龄人士的思维与西方乐龄人士不一样,前者的思维是老了等于负担,还会有要工作赚钱的思想,后者则是老了等于安享晚年的时期。太平被选为乐龄友好城市,会担忧太平会否变得更没有活力。

鼓励有能力的发展商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身有构思兴建退休村,惟有心无力,政府若要推动,后备力也必须充足。

退休村的概念其实行得通,在国外也很流行,外国叫做养生村,里头有完善的设备,管理层也会安排护士上门替住户每周检查,住户在养生村内也可选择管理层提供的养生餐,且每个月都会有户外活动。不过退休村的房屋,老年人是否有能力购买也是一大考虑点,难道要他们将全部身家来购买房子?地方政府在没有私人发展商的协助下,又如何打造乐龄友好城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