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腾飞 柔新特区森林城市将掀投资潮

(吉隆坡2日讯)经济学家大胆预测,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区(SFZ)将掀起投资热潮,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说,他乐观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但前提是我们要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为国家迎来新的增长点。
他今早出席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大马分会以“2025年财政预算案:规划马来西亚的未来”为主题的晨间讲座上说:“吸引优质的投资,将是改变马来西亚经济,推动下一轮经济腾飞的关键。而我国目前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万事已俱备,东风也有了,就看我们能否抓准和抓稳机遇。”
他指出,以柔新经济特区为例,它能比18年前启动的依斯干达特区更有机会取得成功有3大关键:
第一、对比20年前的大环境,当时的新加坡,成本还没现在来得高,譬如办公室租金方面,现在各大资源的成本都在上升;甚至有调查显示,50%新加坡人已搬到柔佛居住。
第二、当时的运输系统也不发达,现在已经有柔新捷运(RTS)和金马士-新山电动双线铁路(EDT)等计划。
第三、依斯干达特区只有一方参与,柔新经济特区则有两方领导共同参与,最重要是“X因素”的参与——最高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

李兴裕
新加坡可带来“人才库”
在谈到柔新特区能否成功3大关键的第二个要素,即实现柔新之间的优势互补,李兴裕指出,新加坡在创新和科技方面领先我们,熟练员工也比柔佛多30%,所以他们能为我们带来“人才库”,并有助推动柔新经济特区发展。
至于第三个要素,即各行业必须共同参与,他说,若整个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只有房地产业者参与,就不会取得成功。
青年过度消费 急需理财规划
李兴裕说,30岁以下青年借贷消费,最终背负债务,是不健康的迹象,各界应研究如何提高青年的财务知识和理财规划。
“不要形成一种依赖症,总是期待政府来喂养你,这不利于国家建设。我们需要一个勤奋工作、专注生产力与创新、创造更多财富,迈向更高水平的国家。”
他说,年轻人花钱超出能力范围,加上先买后付的方式普及,都在鼓吹过度消费,国家银行、各家银行及公众都应该认真看待。
截至今年7月19日,有340万名55岁以下雇员公积金(EPF)会员,从灵活户头(第三户头)提款,总额达89亿令吉。
李兴裕指出,至今没有一方去调查从灵活户头提出的钱用在何处,可能是买房首付、还债,甚至是应付日常需要。
消费不要逞强
根据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的报告,我国有5万3000名30岁以下青年,累计债务近19亿令吉,另28%在职成年人曾借钱购买必需品。
另外,截至去年底,我国家庭债务达1兆5300亿令吉,李兴裕说,家债是长久问题,现在虽处于可控范围,但要关注先买后付盛行,是否会令家债更加严重。
“目前金融资产是负债的两倍,显示人们还有能力还债。”
他表示,家债来自房贷、车贷、卡债、私人贷款等,不过借贷消费不可取,没能力就不要逞强。

FIABCI国际前全球总裁拿督童国模(右二)颁发参与证书予李兴裕(左二)。左起FIABCI全国委员符儒仁及俞贵狮。
经济指标稳中带强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李兴裕表示,大部分经济指标都呈上升态势,包括对外贸易数据、工业生产指数(IPI)和外汇储备等。
在他看来,个中的驱动因素有科技和数字基设投资的增长,以及取消对中国和印度游客的签证要求后,带来的庞大游客量。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将抑制经济发展前行的因素:
第一,生活成本和商业成本的上升,尤其是柴油补贴合理化政策的实施。
第二,汽油补贴合理化政策显然已经引起企业和家庭的担忧。
第三,.国内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下行风险,主要来自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恶化、高于预期的通胀结果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接下来,我们定要牢牢抓住我国的两大优势:
1.我国与中国、美国、俄罗斯和东盟国家的良好关系。
2.多元化是我国最大的“卖点”,说的不仅仅是种族、语言和文化,还包括天然资源、产业、市场和产品等。
令吉从跌势中反弹
另一方面,针对令吉的表现,李兴裕表示,令吉显然已从跌势中反弹,截至9月30日,在兑美元汇率排行榜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新元和泰铢。
视频推荐 :
大马经济励精图治/李兴裕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投资格局正发生变化,推动因素包括市场对高科技、绿色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兴趣日益浓厚。
大马经历了投资复兴,继续成为外来直接投资 (FDI) 的接收国,国内直接投资 (DDI) 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事实证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能创造可观的投资回报,让国内外跨国公司从中受益。
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增长领域,例如半导体在数字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电动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工业、电信、化学医疗保健中的先进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力、氢能)等快速增长领域的应用,使大马致力于成为这些行业的区域枢纽,并融入全球供应链。
我们相信,我国的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大马不仅位于战略位置,紧邻两个人口最多的经济体(中国和印度),而且位于亚洲和东盟的中心位置。
虽然大马经济在增长前景和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人口)方面可能不如东盟一些国家那么令人兴奋,但它在东盟内部仍然处于"最佳位置",拥有积极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引人注目的投资故事。

增长机遇的灯塔
尽管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贸易关税、经济和投资政策引起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通过将投资重新导向美国来抑制全球经济、贸易和外来直接投资流动,但包括大马在内的东盟,仍然是全球不确定性中的“增长机遇的灯塔”。
自特朗普1.0时代的贸易冲突、冠病疫情及乌克兰持续的军事冲突以来,全球经济和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具有挑战性,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大国之间通过贸易、科技和工业政策等进行的战略竞争所造成的分裂力量影响。
迈新增长时代
鉴于国际贸易和投资地点的重大热点,企业正在通过恢复在岸生产或”近岸生产“或”友岸生产“来重新配置其供应链,以实现采购多元化,减少对远距离制造的依赖,降低风险,确保备用采购计划以减少任何单一地区或供应商中断的影响,这些都受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对经济更强韧性的渴望等因素的驱动。
政府已实施多维度的杠杆,将大马推向新的增长时代,并顺应大趋势,制定战略方向和举措,以令我国到了2030年成为一个永续、绿色的高收入国家,并跻身全球竞争力前20强经济体之列。
增长路径已经确定。大马必须通过昌明经济框架、第12大马计划 、2030 年新工业大蓝图 (NIMP 2030)、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 (NETR)、国家半导体战略和 2030 年公私合作总体规划,对国家经济进行重组和再平衡。
这引发了人们对大马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吸引高质量的 FDI 进入高增长高价值工业(HGHV),同时将 DDI 重新注入科技、绿色和数字经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缓解项目,并与区域供应链整合。
政府推行的GEAR-up 涉及6家官联投资公司( GLICs),从今年开始的5年内投资约 1200 亿令吉(每年 250 亿令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此外,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进军新兴增长领域的机会。
第13大马计划近在眉睫
即将于今年7月公布的第13大马计划(2026至2030年)将继续专注于能源转型、科技和数字、高价值电气和电子(E&E)、稀土、现代农业和农基工业,以鼓励更多新的投资。
大马参与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等多项重要经济协定,加深了经济联系,促进了投资,并扩大了制造业、绿色能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合作。
过去5年,即2020至2024 年期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平均每年增长 14.3%,2014 年达到 7650 亿令吉,占总贸易额的 26.6%(2015至2019 年为年均增长 5.2%)。2020至2024 年期间,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为年均 12.5%,高于 2015至2019 年的年均 6.9%。2020至2024 年期间,东盟平均每年在我国投资 563 亿令吉,明显高于 2015至2019 年的年均 290 亿令吉。
大马经济2024年增长5.1% ,高于 2023 年的 3.6%,同时私人投资也实现了 12.3% 的显著增长(2021至2023 年平均每年增长 4.9%;2011至2019 年年均增长 8.8%),创下 2014 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11.1%)。其占 GDP 比重从 2020 年的 15.6% 和 2011至2019 年的年均 16.1%, 增至2024 年的 16.5%。
推动投资增长
推动私人投资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投资前景的乐观态度、政府的有利政策,以及符合半导体、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数字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等大趋势的战略转型倡议。
自冠病疫情危机以来,我国过去4年吸引了大量 FDI 和 DDI ,2024 年批准投资总额创下 3785 亿令吉的历史新高,而 2021至2023 年的年均投资额为 3022 亿令吉。2020 年(疫情期间)为 1674 亿令吉,2019 年(疫情前)为 2119 亿令吉。
2021至2024 年期间,DDI 在批准投资总额所占比重为 42.3%,而其余 57.7% 为 FDI。2021至2024 年批准制造业投资项目的细分显示,新投资项目占总额的 49.7%,其余 50.3% 来自业务扩张和多元化。
外国巨头布局大马
外国巨头的投资涌入显示大马已准备好接受投资。虽然我国的中立外交政策为其提供了积极优势,但总有一天,我国将难逃被卷入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马布局的外国大型科技巨头,包括微软未来4年投资22亿美元建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谷歌投资20亿美元建立首个数据中心和谷歌云区域、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投资62亿美元、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额外投资50亿欧元、Enovix Corporation拟投资12亿美元。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计划投资约21亿美元建立人工智能中心和扩建数据中心设施。
此外,英国半导体和软件设计公司安谋控股(ARM)与我国政府达成4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重塑大马半导体格局,包括将在10年内投资2.5亿美元,向安谋控股购买芯片设计蓝图,并为1万名集成电路(IC)设计工程师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
批准投资的实现通常需要2至3年的时间,这对于确保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高收入就业机会和深化外国跨国公司和国内中小企业之间产业联系方面的实际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投资实施率提升
大马投资发展局 (MIDA) 的项目实施和促进办公室 (TRACK) 在成功加速已批准的制造业项目的落实到位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效力。值得注意的是,从 2016 年至 2023 年 5 月,实施率显著上升,从 60% 上升到令人印象深刻的 80%。
平均而言,2021 至 2023 年的年度实施表现表明,超过 85% 的已批准制造业项目已经实施。2023 年批准的项目中,超过 86.5% 已经投入营运,而 2024 年首9个月批准的项目中,超过 63% 已经落实。
实际外来直接投资流入在 2020 年冠病疫情期间大幅下降至 169 亿令吉,但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强劲回升至 843 亿令吉和 662 亿令吉。过去两 年,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仍保持可观水平,分别为 361 亿令吉和 708 亿令吉。这些资金来自采矿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贸易、资讯科技及金融服务业。
确保效率问责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在全球经济挑战下,我国投资前景将继续向好。政府、各部门和机构必须继续确保有效执行计划和方案,注重强有力的执行和协调,明确角色和责任,持续跟踪和监督,确保良好的治理和问责制。
政府须致力于简化法规,减少官僚负担和商业痛点,以培育有利的商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解决熟练劳动力短缺和人才发展仍是政策重点,可通过提高技能和再培训计划、将教育和培训计划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加快聘用外国特定人才,以及允许本地大学的外国毕业生在我国工作等举措来解决。
企业界期待利商特工队(PEMUDAH)推出一份名为"商业新政"(NDFB)的文件,提振信心、刺激经济增长、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改善商业环境、应对各种结构性和时势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