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府可助华教避风雨/南洋社论

近期有连串关于华教的课题被挑起,或涉及国家教育政策,或扯入国民团结,或关乎税务与财务。 

有些课题是来自政治人物的特意挑拨,有些话题是学者以偏概全的恶意判断,也有些离题的是由反对党不怀好意的借题发挥。 

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官方与非官方有之,但是所有的行动与枪口几都一致对准华教领域,让这个世界上除中国两岸三地以外,最庞大与最完整中文体系的大马中文教育圈历尽折腾。

大马宪法保障母语教育,因此除了马来文外,中文与淡米尔文皆可自由学习、运用和传承,未曾想目前仅占人口23%的华裔完美传承了母语教育,守护中文的坚苦风雨途中,至今日仍无法停止的被各方的保守派系见缝插针,见血方休,诸多为难。 

缺有话语权华教守护人

悲哀的是,政府里头没有一个真正有代表性有话语权的华教守护人,只有传得上话的华裔政党代表,建国以来皆是如此。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昌明政府团队是知之甚详的,纵然无法封住每一张来者不善的恶口,但至少在课题被挑起时的表态,坚持中庸立场,站在宪法的最高度以最快速度作最响亮的回应,而非让子弹飞了一阵子后才说带入内阁讨论。 

像二任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和国大教授张国祥,两人不久前先后发表了“华裔坚守母语教育导致不忠诚于大马,仍念及祖籍国”论,和“华校生因得学三语而比较不聪明”论,都是针对华小而且是妖魔化华教的恶意行为。 

他俩一个在学术界,一个在政坛,都是活跃多年的资深人物,多少有些影响力。即是对华教以至华裔对国家忠诚的破坏与怀疑,已经触及煽动与毁谤边沿,可是,没有一个来自官方的正义声音否定这两老。

如此一来,这种污辱性奇高,破坏性极强的言论,马来保守派就会听入脑而提高对华裔的不信任度,重则形成心病,以至排斥。 

白闹一轮虚惊一场

也在不久前发生的,由伊斯兰党挑起的啤酒公司赞助华教筹款义演场的课题,原本就不应该成为课题。一来是相关活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最大贡献是弥补政府对华教拨款的不足,华社也愿意自供自足;二来所筹义款皆来自华社,而非出自政府条文所不允的啤酒公司,酒商只是赞助演出。 

然而,当局却在伊斯兰党挑起课题后,随着他们的节奏进入检举义演流程,让华教倍感巨大压力,最后又是得带入内阁讨论,结果是白闹一轮,华教虚惊一场。 

当时教育部长或首相一句话便能解决这种事,甚至有关当局只要看回30年义演路,必知酒钱并没有混进义款里,何以还是随着伊党起舞?如今把这么短时间里的这些事串连起来,似乎不约而同在酝酿着一股针对华教的力量,这些巧合正把风雨中的华教压得很辛苦。 

日前交通部长陆兆福出席在芙蓉举办的一家啤酒公司义演,说以此证明华教义演没有问题,因为在移交捐款的仪式上,模拟支票上仍印有啤酒公司的标志,但是这样还是不足够的。

当局应该完全去除类似“酒钱不能用在教育”的相关字眼,因为国家和华裔都没禁酒,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义演活动有培养到学生嗜酒误前途的案例。

陆兆福不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种解决方法才是一劳永逸。

反应

 

言论

华小命名的学问/罗汉洲

根据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揭露,共有3所获批兴建的新华文小学被更改名称,计为翁毓麟华小易名为SJKC Gamuda Cove、林苍佑华小易名为SJKC  Eco  World、郭鹤尧华小则在原名之后添加上@ Eco Spring。

针对翁毓麟华小改回原名,教育部长法丽娜认为并非一件困难的事。

本世纪初,马华争取到可以兴建数所华小,不可否认确实是一个突破,但马华却以它数名已故领袖的名字冠名这些新华小,如陈修信、翁毓麟、朱运兴、李孝式等。

马华以已故领袖冠名华小,理由是他们是参与建国的先贤,应该予以纪念。当时,很多人就反对马华这种冠名法。首先就是所谓“先贤”,那只是马华党內所订的标准,广大华人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未必相同,甚至持相反意见,尤其是在维护华人的母语教育方面,他们的表现可用令人痛心疾首来形容,难以称为“贤”。

用社会资源为马华打广告

兴建华校,通常又需华人承担经费,举凡校地、校舍、设备的经费都需华人自行筹款,兴建好了,却用马华领袖的名字命名,那是用社会大众的钱来为党马华打广告。

至于翁毓麟,华人对他的印象只知道他与陈修信连成一线,在东姑阿都拉曼撑腰下,把被巫统视为强硬派的林苍佑拉下总会长的宝座,让陈修信取而代之,其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在维护华教方面,翁毓麟确实是个旁观者,对华教并无贡献可言,用他的名字为华校冠名,我认为同样是与华教开玩笑的事。

再说回翁毓麟华小易名为SJKC Gamuda  Cove,如果校地是Gamuda Cove捐献,校舍建筑费由它承担,基本设施、教师及学生桌椅也由它包办,那么易名是名正言顺的事,人们也乐于接受。

实际上,类似的易名也早已有之,最早的例子应算从霹雳木威搬迁到蒲种的哈古乐华小易名为深静华小,哈古乐华小原董事会也同意易名,借以表扬李深静属下IOI集团捐献校地及承担全部建筑费的贡献。

华教先贤冠名心悦诚服

至于那些对华文教育毫无贡献,甚至曾与华教对立的政治人物,竟用他们的名字为华校冠名,无疑是侮辱华文教育。

至于华社公认确实是“先贤”,对华教又有贡献的人不少,如沈慕羽、陆庭谕、林晃昇、郭全强、林连玉、严元章、陈嘉庚等等,是华社真正的先贤。他们更值得、更需要纪念,用他们的名为华小冠名,华社心悦诚服。

如果用上对华教没有贡献的政治人物的名字作校名,那就成了应该纪念的人被忽略,不需要纪念的人却名留千古。

根据所知,一些新学校的校舍已建好,也开课了好几年,但建校经费仍未还清,所以如果用捐献校地、校舍的公司或个人的名字作为校名,那就是实至名归,理应受到赞扬,又可鼓励更多公司与仁翁善士承担华校的建筑费。

如其不然,筹建委员会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四出筹款,要筹集数百万以至千万来建校,实在不容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