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进烟草管控新规/曾志涛

取自freepik
随着《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产品管控法令》(852法令)于10月1日正式生效,大马终于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健康政策。
这项法令不仅涵盖传统烟草产品,也将电子烟等新型吸烟替代品纳入监管范围。
这项新法令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更严格的监管来限制烟草和电子烟产品的销售与推广。该法令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产品和电子烟,尤其禁止通过网络和自动贩卖机等渠道销售。这一规定对青少年健康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防止未成年群体接触和使用这些产品。
此外,法令也将全面禁止烟草产品的广告、促销和赞助。这些限制措施将有效减少烟草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机会,帮助年轻一代远离吸烟的诱惑。
渐进式执行获认同
新法令的执行策略也展现立法者的审慎,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确保社会能够逐步适应新规定。
首先,立即执法阶段针对最紧迫的部分进行管控,包括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产品、禁止通过网络和自动贩卖机销售,以及禁止广告、促销和赞助。
随后是为期6至12个月的教育执法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着重通过宣传和引导,帮助商家、消费者以及广大民众充分了解新法令的内容和要求。这一阶段可以让公众意识到新法令的意义,同时为之后的强制执行阶段铺平道路。
待教育执法阶段结束后,法令将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届时,所有烟草产品的包装、标签必须符合新规定,所有销售管控措施将全面落实。
这种渐进式的执行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法令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也为商家提供了足够的调整时间。
偏远地区缺乏监管
然而,尽管这项法令的出台具有积极意义,全面落实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大马幅员辽阔,城乡差异显著,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确保有效执法是一个关键问题。烟草产品的监管在城市地区相对容易执行。
众所周知,偏远地区往往存在执法人员短缺的现象,监管的力度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烟草产品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的情况。
为确保法令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执法机构的支持,尤其是在人力和资源分配方面。
此外,宣传和教育工作必须深入到农村和偏远地区,确保这些地方的商家和民众同样了解并遵守新规定。
政府还应建立透明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帮助执法部门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督网络,确保法令的全面执行。
《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产品管控法令》的落实,不仅依赖于政府的推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如此,这项法令才能够在降低吸烟率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特斯拉前景堪忧/曾志涛
特斯拉的股价今年大幅下跌,累计跌幅高达40%。有趣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购买了一辆特斯拉,试图为这家电动车巨头提振市场信心。
特斯拉一度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溢价,在电动车市场独领风骚。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其核心汽车业务已显露疲态。
在最重要的中国市场,Model Y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40%骤降至2025年初的20%。欧美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德国销量同比暴跌59.5%,法国下滑63%,美国加州市场也减少了11.6%。
在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特斯拉选择将战略重心从造车转向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押注完全自动驾驶(FSD)和Robotaxi。
然而,市场对这场豪赌并不买账。尽管FSD的累计行驶里程已达29亿英里,特斯拉也计划于2025年6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试点,但这项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商业化落地。
在核心业务承压之际,特斯拉正面临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电动车发展最为迅猛的中国市场。
比亚迪等本土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小米等科技企业也跨界入局,推出对标Model Y的SUV车型。2025年1月至2月期间,特斯拉在中国的批发销量同比下滑28.7%,显示其品牌溢价正逐渐被侵蚀。
在欧美市场,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福特、通用等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车型,进一步挤压特斯拉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对特斯拉的支持也是一把双刃剑。特斯拉早期的成功,与环保形象密不可分,吸引了大量关注可持续能源的消费者。
然而,特朗普对环保政策的消极态度与特斯拉所倡导的绿色能源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导致部分特斯拉用户产生不满,进而影响品牌的市场认同度。
此外,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特斯拉形成持续性冲击。尽管2025年美联储降息有助于提振科技股,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
供应链依赖中国制造
特朗普声称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25%的关税,这将直接推高特斯拉的生产成本。
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背景下,关税壁垒只会迫使特斯拉进一步降价以维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压缩利润率。
相比之下,中国延长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至2025年,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市场优势。
在特斯拉亟需成本控制与市场扩张并行的关键时期,特朗普的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非雪中送炭。
除了市场和政策挑战,特斯拉还面临管理层的信任危机。马斯克近年来不断涉足多个领域,包括推特(现称X)、SpaceX、Neuralink等,分散了他对特斯拉的关注。
投资者越来越担忧,他是否仍能全身心投入特斯拉的运营和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成本与政治风险持续发酵,特斯拉的未来命运将取决于它能否制定清晰的商业战略,重建一支专注且高效的管理团队,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