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糖税能否扭转健康危机?/骆雅蕙

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再次推出糖税政策,旨在遏制日益严重的糖尿病和肥胖问题。然而,自2019年糖税首次实施以来,国人的含糖饮料消费依旧旺盛,糖尿病患病率也未见下降。

糖税原本寄望以10仙的价格涨幅来调控消费,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政策成效不彰,既暴露出价格调控本身的局限性,也反映了其背后缺乏整体公共健康战略的掣肘。

如今,糖税政策再度提出,政府如果仍然局限于以税率调整作为单一手段,恐怕难以应对当前的健康挑战与社会呼声。

马来西亚的公共健康数据触目惊心,糖尿病和肥胖已成普遍现象。全国18.3%的成年人是糖尿病患者,几乎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糖尿病、肥胖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饮食习惯、消费环境与生活方式都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现行糖税虽然以调控价格为手段,但小幅度的价格上涨并不足以对国民的消费行为形成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10仙的增幅几乎无法改变他们对含糖饮料的依赖。

同时,市场上健康替代品的匮乏进一步削弱了糖税的实际效果,健康选择的匮乏让消费者的习惯难以撼动。

反观区域内的其他国家,菲律宾与新加坡的糖税政策成效显著。菲律宾实施的糖税不仅涵盖面广,且税率大幅提高,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价格压力,进而改变消费行为。

新加坡则通过营养标签和广告限制等多层次手段,全面提升公众对含糖饮料危害的认知,促成了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度转变。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昭示,糖税的核心不应只在于价格调控,而应结合更为综合的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其引导健康消费的功能。

对我国而言,政策制定者显然需要更具前瞻性地审视当前的糖税设计。

应引入健康警示标签

从短期调控到长期战略转型,糖税政策不仅应进一步提高税率,还应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强制引入“健康警示标签”,要求所有含糖饮料明确标示糖分含量及其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这样的标签不仅在视觉上对消费者产生冲击,还在心理层面塑造了公众对高糖饮品的认知。

同时,针对含糖饮料的广告宣传也应加强管制,尤其应禁止在青少年相关平台上投放广告,避免年轻一代受到不良消费观念的诱导。

这类措施不仅在消费习惯上产生持久影响,还能推动社会整体健康意识的提高,形成从政策到舆论、从市场到消费的一体化健康生态。

然而,糖税的使命远不止于调节消费行为。

在全球减碳目标愈发迫切的今天,糖税政策若能有效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与生产,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逐步推行的背景下,推动饮料行业走向低碳、低糖化发展既是马来西亚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的长期战略方向。

然而,要让糖税真正发挥作用,政策设计必须远超价格调整的层面。政府应合理利用糖税收入,尤其应加大对健康教育与糖尿病筛查的资金投入。

推广健康饮食知识

在社区和学校中推广健康饮食知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政策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也有助于构建全民健康的文化基础。

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杠杆撬动社会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而糖税的真正价值,也应体现在这一长远的社会效益中。

此外,推动饮料行业的创新转型同样是糖税成功的关键。政府应加强与行业的对话,通过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加快低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只有当市场上涌现出更多具有价格竞争力且符合健康标准的替代品时,糖税的调控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否则,若企业对糖税反应迟缓,市场缺乏健康选择,消费者也难以在价格和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糖税的初衷将难以实现。

糖税政策的意义,不应局限于简单的税收手段,而应是政府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全民健康与永续生活的战略布局。

政策的落脚点必须从价格调节扩展到消费观念的转变、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以及全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这不仅是对国内公共健康危机的直接回应,更是马来西亚在全球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反应

 

保健

【南视界】糖税增加了,健康危机就缓解了吗?

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再次推出糖税政策,目标很明确——遏制糖尿病和肥胖问题。然而,自2019年首次实施糖税以来,含糖饮料的消费并未明显下降,糖尿病患病率也居高不下。这不禁让人思考:糖税是否真的有效?

马来西亚的健康数据令人担忧。全国有18.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近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这不仅仅是饮食习惯的问题,还与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尽管糖税让含糖饮料价格微微上涨,但这点涨幅难以影响大家的消费习惯,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来说,10仙的增幅影响有限。更何况市场上缺少健康的替代饮品,进一步削弱了糖税的效果。

与其他国家相比,菲律宾和新加坡的糖税政策取得了不错成效。菲律宾大幅提升税率,使得消费者感受到价格压力,从而逐渐减少含糖饮料的购买;新加坡则采用营养标签和广告限制等多重手段,让民众对含糖饮料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认知,逐渐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在马来西亚,要让糖税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措施配合。比如,实施"健康警示标签"以及限制青少年相关平台的含糖饮料广告,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不仅能改变消费习惯,还能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意识。

最后,糖税只是健康管理的一环,大家还是要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少喝含糖饮料,多选择健康食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