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国家高负债 “蛋糕”是关键/安邦智库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方债务总规模约14兆美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5.95兆美元,城投带息债务余额为8.05兆美元。再加上中央国债的4.22兆美元,中国政府的整体负债率与2023年的GDP 17.74兆美元相比,已经超过了100%,远高于国际警戒线60%。

不过,这个国际警戒线的数据仅是债务指标之一。超越这个国际警戒线并不意味会发生债务危机。日本就是典型案例。从债务规模来看,2013年日本的国债规模首次超过6.58兆美元。2020年日本的国债规模已经高达7.66兆美元。

回到40年前,1983年日本的国债规模仅为0.86兆美元。这四十年间,日本的政府债务增长了8倍。2018年,日本的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38.73%,而希腊排第二为199.1%。

从数据上看,两者都可能发生债务危机。现实是,日本并没有发生债务危机,而希腊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何?

国内债务更安全

从债务结构来看,日本国债的内债规模远大于外债规模。根据日本财务省网站的数据显示:在日本的国债持有者中,国内持有者总计87%,而海外持有者仅为13%。而在希腊危机爆发前的2010年,希腊国债持有者29%为本国持有者,71%为外国持有者。

关于金融危机历史的研究表明,国内债务的违约频率远远小于国外债务,后者自1800年以来已经发生过近200次。也就是说只要日本国民和机构不大规模抛售日本国债,国债的安全性就几乎不会受影响。

与之匹配的是日本国债自身的运行机制也比较完善。在国债的发行阶段,日本采取了银团认购、公募招标、国债期限选择多样化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国债滞销的风险。

强劲经济支持信用

另外,凭借着GDP的规模与增速,日本依然充满活力,一直维持良好的国际借贷信用,不断以债还债。如果日本继续借债来维持国家运转,它可能会超过必须偿还债务的临界点,并步希腊的后尘。不过,与希腊不同,日本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世界制造业强国。

这一切背后当然离不开日本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根据日本发布的2023年版《制造业白皮书》显示,制造业约占日本GDP的20%,仍发挥着支撑日本经济核心产业的作用。

日本生产的主要产品数量为825个,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的品种数量为220个,销售额超过65.77亿美元的产品有18个。

回头来看,中国政府的整体负债率远高于国际警戒线60%,可能随时继续放大。不过,这个国际警戒线的数据仅是债务指标之一。

经济规模大就没问题

从日本与希腊的对比来看,最重要的还是“蛋糕”的问题。“蛋糕”就是经济增长和经济规模。

只要“蛋糕”很大,很香,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则一定会有问题。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提供10兆方案 化解地方债务压力

作者:宋阳标

中国地方债务高企成为经济中的“灰犀牛”,中央推出10兆人民币债务置换计划,旨在缓解地方债务的压力并释放发展潜力。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11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大常委通过新议案,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整体化债资源达到10兆人民币(下同,1.4兆美元)。

其中,中央增加6兆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据悉,此次化债安排,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2024至2026年,每年分拨2兆元人民币,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资源更好地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5年续增地方政府债券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从2024年开始,中国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兆。

两项合计,中国政府总计要拿出10兆元人民币用来化解地方债问题。

蓝佛安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底“二十国集团”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七国集团”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

同期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兆元,其中国债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兆元,隐性债务14.3兆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地方债务多用于基建

从举债用途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

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

但是地方债持续积累,容易对地方财政和经济建设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些年,很多地方举债建设的项目无力支付建设经费,造成很多负面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也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地方债风险续发酵蔓延

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地方债务风险持续累积,成为经济中的“灰犀牛”。从还债期限看,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进入偿债高峰,目前已有少数地方的城投债出现了违约,地方债风险如果持续发酵蔓延,不仅会拖累地方金融机构,也会恶化营商环境,挫伤各方面的经济预期和积极性。

“效力强大,但是要防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这样看这次刺激计划。

蓝佛安指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的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这种情况下,实施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能够发挥“一石二鸟”的作用。

他指出:一方面,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的压力、减少利息支出。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的支出,5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

另一方面,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通过实施置换政策,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

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三拳并出 大幅减债

据了解,中国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为2兆元,仍按原合同偿还,加上前文所述两项化债新政,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兆元大幅降至2.3兆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兆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蓝佛安认为,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较轻松的。“总的看,我国政府还有较大和举债空间。”蓝佛安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宏才表示:为了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兆元增加到35.52兆元。

一位基层的行政主官对此表示,由于目前具体政策还没下来,到时候怎么办,现在还没办法梳理,‘但地方政府应该稍微能喘口气,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想推动大发展,难!太难了!地方政府债务包袱太重,利息压死人!’

学者与基层谨慎乐观

蓝佛安指出:从地方看,拿出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保障财政支出需要。如果确有必要,地方还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存量资金可以动用。总之,当局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资源,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香港经济学家卢麒元指出:这项政策的关键是要做得精准、及时,做得好。三流(流量、流向、流速)只解决了流速不行的问题,但是流量和流向才是关键,这需要国务院认真负责考虑。

一位基层县长认为:此次刺激计划规模弘大,但是基层谨慎乐观,原因有4,1是有个5年的过程,2是具体到每个县额度有限,3是隐债只占较小比例,大量显性政府债务仍是沉重的负担,4是根本性的财权事权、税制调整改革未见具体信息。他认为,这些政策实施不复杂,隐债底数都有,只要上面给钱,化债很快。

钱发下来,但是最终会分配到谁的手中,这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一位基层官员指出:“坚决不能重蹈2008年的4兆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覆辙。”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