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体面生活开支 透明度与精确度挑战/李荣昌

近日,首相安华于11月2日推出了“体面生活开支计算程序”(Perbelanjaan Asas Kehidupan Wajar,PAKW)。该程序由国家统计局开发,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成本指数,涵盖了419种基本开支物件,涉及食品、衣物、公共服务、交通等多个领域。

与以往的生活成本指数不同的是,此次推出的体面生活开支计算程序,特别考虑了不同地区、城乡差异以及家庭成员数量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和精确地反映了生活成本。

综合因素考量

与此同时,近期政府在界定高收入群体,特别是T15收入群体时,面临着一定的争议。在此背景下,推出这一计算程序,不禁让人猜测,政府是否意图将其作为划分收入群体的主要依据。

如果是这样,这一程序是否足够科学和精准,为政府在推行针对性津贴政策时提供有力的支持呢?

首先,定义体面生活的开支成本本应综合考虑地区差异、城乡差距以及家庭成员数量等因素,而不是依赖过去那种一刀切的标准,如简单通过家庭月收入来界定生活水平或界定收入群体。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显著,例如,城市的房租、交通、教育和医疗等费用远高于乡村。

如果只通过单一的家庭月收入标准来衡量,往往无法准确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在生活质量上的实际差异。

此外,家庭成员的数量和组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拥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与一个无子女的家庭,其支出需求显然不同。单纯通过月家庭收入来界定是否能够过上体面生活,将忽略了这些结构性差异。

因此,若政府能够采用更加细化和多元化的标准,结合地区、家庭规模等因素来评估生活成本,将更为精准和公平。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情况,也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社会保障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忽略房贷?

然而,尽管所公布的体面生活开支程序已考虑了城乡差异等因素,并涵盖了419项不同的消费种类,但它却忽略了房贷和其他家庭债务开支的计算。

这一遗漏使得该体面生活开支的计算方法在精确性上存在较大疑问。

必须指出的是,马来西亚家庭债务问题一直以来都十分严峻,且占据了家庭开销的绝大部分。

根据最新数据,马来西亚家庭债务在2023年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4.2%,其中房贷债务占据了主要份额——自2018年以来,房贷债务就已占家庭总债务的53.2%。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家庭最主要的支出之一——房贷债务服务支出未被纳入体面生活开支的计算,而仅仅以租金来代表住宅支出,则显然无法准确反映家庭的实际经济负担。

这种计算方法忽视了大多数家庭在购房过程中所面临的沉重债务负担,从而大大低估了实际生活成本。

计算方式欠缺透明

此外,本次推出的体面生活开支计算方式也存在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虽然该方法声称涵盖了419项不同的消费物件,但所公布的具体细节却模糊不清,尤其是这些项目的权重分配缺乏明确说明。这种不透明性引发了公众对该计算方式准确性和合理性的质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面生活开支”和“基本生活开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基本生活开支是指维持最低生存水平所必需的消费,包括食物、住房、基本医疗、交通等基本物资。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个人或家庭能够满足生存所需的最基本需求,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与此不同,体面生活开支则关注如何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确保生活不显得贫困或不体面。体面生活开支不仅包括基本物资的获取,还涵盖了教育、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开支,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拥有尊严,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如果体面生活开支的计算方法缺乏透明度,且所涵盖的项目和标准不够明确,将严重削弱该计算方式的公信力,并使体面生活开支与基本生活开支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如果未来政府依赖这一计算方法作为制定针对性津贴政策的依据,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计算方法将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仍缺公信力

因此,政府必须对该计算方式进行更细致的解释和明确的标准披露,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公正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

总的来说,近期推出的“体面生活开支计算程序”尽管在考虑地区差异和家庭结构方面作出了创新性尝试,但仍存在透明度不足和关键因素遗漏的问题,影响了其准确性和公信力。

此外,虽然涵盖了大量的消费物品,但缺乏明确的权重分配和计算标准,使得该程序的实施面临信任危机。若要使这一计算程序真正发挥作用,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其透明度,详细公开计算标准,并全面考虑包括债务负担在内的各项重要支出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标准更加准确地反映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状况。

反应

 

国际

狮城食品局或放宽限制 允携15公斤食品入境

(新加坡13日讯)新加坡食品局拟放宽限制,允许每人带入仅供私人享用,最多15公斤的海外食品入境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政府昨日在国会提出一读的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每人可从海外带入最多15公斤食品(包括30个鸡蛋)。

新加坡食品局回复《联合早报》 询问时说:“放宽限制,主要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动物健康,及为公众提供便利,做出平衡。”

《联合早报》报道,目前新加坡入境者只能带入最多5公斤的肉类和海鲜、少量水果和蔬菜,以及30个鸡蛋供私人享用。

新加坡食品局将允许公众从海外带入牛肉、猪肉、羊肉、鹿肉、鸡肉、鸭肉、鹅肉、火鸡肉等较常见的肉品,但动物血和野味等风险较高的食品仍一律禁止。售卖行为是违法的。

新加坡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旨在把现行8条法令中,与食品安全和保障相关的条例结合,确保整个食品价值链的一致性,并强化食品局的监管能力。

这8条法令是为动物与飞禽法令、植物管制法令、环境公共卫生法令、饲料法令、渔业法令、食品销售法令、卫生肉类和鱼类法令,以及价格管制法令。

林晓静(47岁,客服人员) 说,烧鹅在新加坡较少见,听闻有关限制未来可能放宽之后相当兴奋,觉得未来终于可以把这些食品买回新加坡,与家人一起享用。

“不过,未来能够带入的食品分量即使增加,也不会促使她买更多,因为这些肉类都是易腐食品。”

邹姓退休者(63岁)受访时说,条例放宽是好事,毕竟有些古早味现在在新加坡很难找到,家人年纪大了,又不方便出国,可以带些美食回来给他们享用当然好。

他分享,有一次吃到很好吃的盐焗鸡,一心想和家人分享,便买了3只。没想到在新山关卡,被关卡人员要求扔掉。从那次以后,就不敢带熟食过关卡。

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甘秀娟 (48岁,自雇者)很期待把大马的肉类食品带到新加坡。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