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前首相马哈迪好搭档 达因曾两度任财长

(吉隆坡13日讯)财政部前部长敦达因今早逝世,享年86岁。

达因1938年4月29日生于吉打亚罗士打东部的小农村德卡(Derga),是在13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父亲是土地局一名文员,家境小康。

当年,马来家庭大多把孩子送到国语学校,但达因父母却把所有孩子都送到英语学校上学,因此也塑造了达因的人生。

达因的职业生涯始于苏丹阿都哈密学院的临时教师,直至1957年。同年,达因负笈英国学习法律,并在1959年完成学业,成为执业律师。

1959年回国后,达因先后担任法庭推事和副检察官,并于1965年加入律师行业。直至1969年爆发“513”事件后,达因决定放弃法律,踏足商场大展拳脚。

达因一开始涉足的行业包括造盐业及生产塑胶生意,惟最终让他崭露头角的行业,则是房地产业及银行业。1973年,达因通过Syarikat Maluri私人有限公司收购一幅位于吉隆坡蕉赖的地段,用来发展房屋计划也取得显著成功。

1977年,事业有成的达因再远赴美国的伯克利大学修读城市规划课程。1978年时,达因已和同是吉打人的副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成为莫逆之交。两人在美国见面时,马哈迪催促他回国参加大选,但他没有答应。

达因于1979年回国后,担任城市发展局(UDA)主席。1980年正式涉足政坛,并被委为上议员。

在马哈迪首次担任首相期间,达因曾在1984年7月至1991年3月,以及1999年1月至2001年5月,两度担任财政部长,因此被视为马哈迪的得力助手。

达因真正开启其政治生涯是在1982年全国大选提名前一天,当时时任首相马哈迪指示达因竞选瓜拉慕达国会议席,然后在1984年委任达因出任财长和巫统总财政。

热衷经济与商业

达因向来热衷经济与商业,也没有要成为国家领导人的野心。例如在1991年,达因认为其工作已完成,因此卸下财长一职,推荐拿督斯里安华接手。讵料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发生马哈迪与安华在经济政策出现分歧的情况后,达因再次临危受命二进宫成为财长,他在担任了3年财长后,在2001年再度辞职,正式引退政坛。

无论如何,当马哈迪2018年再次担任首相时,达因也受委担任资政理事会主席,并曾在2019年4月代表马哈迪政府与中国谈判东海岸铁路(东铁)等一系列中资建设项目。尽管如此,若与年轻时期相比,达因此时的角色已如同政府顾问的辅助角色,且其行事也极为低调。

近期达因家族近年也因为被指没有申报多项财产而身陷法律案件 ,今年初才刚提控的案件仍在审理当中。

其中达因本身就被指没有申报所拥有的38 家公司、在雪州、森美兰、彭亨、吉打以及吉隆坡的19个地段、6项资产、土著信托基金(ASB)和国民信托基金(ASN)的户头,以及7辆名车等而触犯2009年反贪污法令36条文(2)节,而他在今年初也否认相关控状。

而达因的妻子也被控未申报所持有数家公司、数地段和两辆汽车。

教育:

- 1949年 – 1954年:吉打州亚罗士打苏丹阿都哈密学院 (KSAH)

- 槟城圣泽维尔学院

- 1959年:从林肯律师学院获得法律学位(通过律师考试)

- 1977年 – 1979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职业:

- 1957年:在KSAH 担任临教

- 1959年开始:

-在吉兰丹哥打峇鲁参与法律服务

- 进入政府法律界,担任柔佛州推事

- 担任霹雳州副检察司

-1966年:在知名律师事务所Allen & Gledhill 任职

- 成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Daim, Gamani. & Co.


踏足商界:

前两家企业——盐业和塑料生产——以失败告终。

- 1973年:在吉隆坡郊区马鲁里获得土地后,从事房地产开发。

- 成立Syarikat Maluri 私人有限公司,持有60%的多数股权。

- 1982年:据《亚洲周刊》报道,此举是由于达因与当时的雪兰莪州务大臣拿督哈伦关系密切所致。

- 达因随后通过投资股票市场,实现资产多元化。

- 担任时任副首相马哈迪的商业顾问。

- 获任命为城市发展公司 (UDA) 旗下房地产开发商 Peremba 的董事长。

- 1982年,马哈迪出任首相兼巫统主席一年后,被任命为巫统投资公司Fleet Holdings私人有限公司的掌舵人。

涉足政坛:

- 1980年:受委为上议员

- 1981年:担任巫统总财政

- 1982年:在家乡吉打当选瓜拉慕达国会议员

- 1985年: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并担任巫统总财政

- 1991年 - 1998年:达因自行选择“离开”内阁

- 1999年:应马哈迪的要求再次返回政坛,在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管理马来西亚经济。

- 2001年:达因辞去职务,然后离开政坛,专注于商业事务。

 2018年:马哈迪在第14届全国大选后,再次出任首相时,达因再次受委出任资政理事会主席。

达因对银行业最大的兴趣:

- 达因在银行业的卓越表现始于他被任命为人民银行主席。

- 1980年,达因成功从法国商人手中收购了马来西亚法国银行。

- 1984年,达因取得了马来亚联合银行(现为兴业银行)的控制权,该公司也是当时马来西亚第三大银行。(达因被任命为财长后,不得不放弃两家银行。)

辞去部长职务后:

- 1991年,达因在瑞士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国际商业银行(ICB)。

- 2001年,再次从内阁退休后,达因创立了ICB全球管理公司。此公司将业务扩展到塞拉利昂和冈比亚。随后成立ICB金融集团控股,并开始投资印尼国际银行。

相关新闻:

达因法庭案 阿占巴基:由副检察司定夺

前首相马哈迪好搭档 达因曾两度任财长

敦达因逝世 享年86岁

反应

 

要闻

要求鉴定未申报财产控状 奈伊玛申请遭驳回

(吉隆坡18日讯)已故敦达因夫人杜潘奈伊玛寻求高庭鉴定其面对的未申报财产控状的法律问题的申请,今日遭地庭驳回。

地庭法官阿祖拉说,申请人的申请没有任何依据,因为该案并没有引起宪法问题。

她认同控方指由于奈伊玛并非在反洗黑钱法令下第32条文下被控,所以有关申请是无意义的、琐碎,并且滥用了法庭程序。

“不存在与法庭考虑的争议或指控事项直接相关的实时问题。”

奈伊玛于去年2月29日,申请把2009年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 30(5)、 36(2) 及62条文,以及2001年反洗黑钱、反恐怖主义融资和非法收益法令第32条文的法律问题提交高庭去鉴定。

阿祖拉指反贪会法令第30及36条文跟调查有关,根据国会会议记录,这些条文的制定用于协助贪污调查。

她说,此会议记录的摘录清楚地显示了起草打击腐败犯罪、展开调查和记录证人证词的法律条款背后的理由,同时考虑到贪腐案件的特殊性。

之后,法庭将奈伊玛被控未申报财产的案件定在5月14日过堂,审讯定在11月19至21日,以及1月期间。

副检察司旺沙哈鲁丁说,控方将传召11名证人,包括陆路交通局、土地及矿务局、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以及银行的证人。

奈伊玛被控于去年1月23日被控没有申报其拥有的公司、数块土地,以及两部车。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