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各界谴责教堂伤人事件/陈文坪

宗教和谐,是国家、社会、社区安宁的重要一环。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领导人都不时向人民提醒宗教和谐的重要性;更重要一点是各宗教之间的彼此来往,以增强互信,及相互了解。

11月9日傍晚约6时,狮城宗教场所发生一起不幸事件。武吉知马圣若瑟堂(St Joseph's Church)举行儿童弥撒时,57岁的本堂神父李光兴被刺伤。一位37岁男子过后被捕。

事件发生后,震惊狮城各界。最主要是伤人事件发生在神圣的宗教场所,而且还是在弥撒中。

媒体报道后,各界都纷纷加以谴责,并呼吁信众保持冷静。警方也在当晚召开记者会说明案件细节及从干案男子身上搜到多件凶器,让人们了解整个事件过程,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在深夜发声明,对当天傍晚李光兴神父在弥撒期间遭刺伤事故表示十分不安,并促请公众在这个困难时期给予天主教徒支持。宗教联谊会文告说:“我们向来展现宗教间的同情和社会凝聚力,现在更是如此。让我们保持冷静,在爱与团结中携手同行。”

各宗教组织也纷纷发文告谴责这起伤人事件。如新加坡锡克教咨询理事会、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佛教总会、全真教化协会、回教理事会、印度教基金管理局、印度教咨询委员会等都各发表公开信强烈谴责这起暴力行为。体现了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黄循财总理、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唐振辉等政要也在社媒发文谴责,并呼吁人们保持冷静和团结,以新加坡人的和谐与坚韧精神为彼此提供支持。

回顾过去,新加坡不时举行跨宗教对话与活动,让彼此间增强互信与了解。每当国家、社会遭遇一些灾害、困难时,各宗教团体都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各宗教领袖也会同台,为发生不幸的事件一起为社稷消灾、祈福,来安定民心。

如2020年10月,Covid-19疫情下,新加坡天主教会大力推动各宗教团体和平共处与合作,致力于为和平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去年10月,以巴冲突越演越烈,本地百位宗教领袖和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会员举行跨种族祈祷会,大家齐聚一堂,为受影响民众祈祷希望带来安全与和平。

共同维护种族和谐

更早前,新加坡某中学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本地各大宗教领袖也一道为这起事件举行特别祷告仪式,为新加坡的安定与所有学生的安全祝祷。反映了狮城社会的团结、包容与和谐精神。

狮城教堂发生伤人袭击事件后,各社群、宗教领袖纷纷谴责暴力袭击,呼吁民众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多元种族的和谐相处,人民和睦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更是互信的基础。

东南亚国家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各族群、宗教互相来往,互相认识、相信彼此是长期的任务。

一旦当地发生什么袭击的不幸事件,至少能缓和所引发的种族和宗教的紧张情绪。因此,跨族群、跨宗教对话等活动,在民间团体必须持续不断进行。

 
 

 

反应

 

东盟+

狮城打击钱骡成效佳 成人监禁青少年改造

(新加坡6日讯)新加坡政府加强打击诈骗“钱骡”成效显著,自去年8月至今年3月,共有超过230人因涉案被提控。

成年罪犯多被判监禁,刑期从6个月起跳;未满21岁的涉案者则被送入感化训练所接受改造。

据《联合早报》报道,2023年全国诈骗案总损失金额突破11亿新元(约36亿令吉),大量诈骗集团以高额报酬诱骗公众交出银行账户或Singpass资料,从事洗钱活动,不少青少年因此误入歧途。

新加坡警方今年发出6则有关诈骗和钱骡的文告,至少有1678名男女被捕,年纪最小者仅15岁,至少涉及6480起诈骗案,损失金额约6130万新元(约2.2亿令吉)。

新加坡警方反诈骗调查组高级调查员祖基菲里高级警曹长告诉《联合早报》,不少钱骡明知交出银行户头的行为不当,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

“钱骡可以声称不知陌生人拿户头作为何用,但这根本无法脱罪,他们有时甚至收不到钱。骗子拿到用户名、密码和一次性密码(OTP)后,往往会更改登录信息,钱骡从此失去户头掌控权。”

祖基菲里说,作为调查员,他们在接获报案的第一时间,就是赶快追查受骗款项的去向,冻结钱骡户头防止更多人被骗,但骗子往往早前一步,在警方介入前就通过不同渠道转走钱财。

修订后的新加坡《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和《滥用电脑法令》于去年2月生效。前者新设三项罪名,分别是鲁莽洗钱、疏忽洗钱,及助他人保留犯罪所得;后者则新设两项罪名,分别是交出Singpass资料,以及获取他人Singpass资料用于犯罪。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