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分享银行密码/股悦
据国家银行进行的财务能力和包容性调查显示,国人在数字金融素养方面的水平较低,甚至有人还会分享自己的银行密码。
随着金融科技的普及化以及便利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银行或电子钱包来进行各种交易或管理日常财务。
然而,数字金融也伴随着潜在风险,从调查显示,15%的青少年曾分享自己的银行密码,或导致他们成为网络诈骗或洗黑钱活动的目标。
这一问题凸显了数字金融素养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加强对个人银行信息的保护。
银行密码是进入个人账户的“钥匙”,一旦泄露,不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甚至可能面对法律问题。
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是个人的财产之一,一旦密码被他人获取,他们可以未经授权地转移资金、进行支付或购买,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账户因分享银行密码而被盗用,这些损失往往很难追回,特别是在用户未采取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银行账户通常与用户的其他个人信息相连,分享的银行密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并冒充用户身份申请贷款或信用卡,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涉非法活动麻烦大
更严重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泄露的银行账户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黑钱或资助犯罪。
即使用户并非直接参与,可能面临冻结账户,甚至可能涉及警方报案或法律诉讼,过程既耗时又令人感到压力。
曾经就有一位学生,因分享了银行密码给朋友,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账户用于支付在线购物,结果造成该学生账户资金的重大损失。
不仅如此,不法分子还通过该账户进行非法交易,导致该名学生在警方调查中被列为嫌疑人。
保护密码是法律责任
这一案例说明,即使是信任的人,也不应该分享银行密码,而保护密码不仅关乎财务安全,也关乎法律责任。
为了保护个人财务安全,大家应该设置不易被猜测的密码,且避免在其他账户重复使用密码,确保每个账户都是唯一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新密码可以降低密码泄露后的风险,特别是当用户怀疑密码可能被泄露时。
不仅如此,更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回复要求提供密码的邮件和短信,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这些方式索取用户密码。
在数字金融时代,银行密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财务和法律安全,大家都需要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账户信息。
记住,密码是保护财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并提高警惕,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视频推荐 :
缓解出口商关税压力 银行或提供贷款减免
(吉隆坡14日讯)关税战走势摇摆不定,分析员认为,大马银行领域可能会如法炮制,为受关税影响的出口商,以及后端供应商,提供类似于疫情期间的贷款减免计划。
联昌国际投行分析员点出,疫情期间的减免贷款未被归类为减值贷款,而是继续被纳入正常贷款,这与正常经济周期中的典型做法不同。
这项措施可避免触发判断机制,即不会对正常贷款归类为减值贷款并产生溢出效应。
好比说,一家公司的正常贷款,可能仅仅因为关联公司的贷款被归类为减值贷款,就连带触发判断机制,一同被迫归类为减值贷款。
换句话说,这项豁免可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渡过难关,并且有可能再次推出类似服务,因为能为公司提供更多时间,适应当前关税紧张局势。
估值不会跌至疫情水平
现阶段,分析员认为银行的市净率(P/BV)估值,不会再跌至疫情时水平,即0.3倍至0.5倍的水平。
不过,在关税形式明朗化之前,相信银行股的表现将继续波动,而贷款增长前景疲软、国行或降息,以及信贷成本,将继续左右银行领域的表现。
综合以上,分析员继续对银行领域给出“中和”评级,看好的股项有安联银行(ABMB,2488,主板金融股)、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和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股),主要是公司的周息率相较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