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业者:修订法令当务之急 大马旅游业需大改革

独家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2日讯)国内旅游业者指出,现有的旅游法令已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尽管修订未必能赶在2026年旅游年之前完成,但意义却不容小觑,对于我国未来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非常关键。

大马入境旅游协会(MITA)会长梁伟虹接受《南洋商报》采访时表示,旅游、艺术及文化部计划检讨1992年旅游业法令(482法令),是必要且紧迫的。

“这项修订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并非易事,它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也无法赶上既定的“旅游年”,但它关乎着国家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是我国旅游业迈向蓬勃发展关键一步。”

她说,修订工作需要广泛征求业者的意见,仔细研讨各种论点,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参考。

“业者会参与修订481和482条文,但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细节,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参考,确保修订内容符合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修订牵涉的层面很广,许多论点需要仔细揣摩,最终取决于旅游部是否采纳相关建议。”

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

除了法令修订的紧迫性,梁伟虹提到,人手短缺和旅游发展方向的规划,是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两大挑战。

她说,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了新挑战。

“在线旅游平台(OTA)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应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业的生态。旅游从业者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梁伟虹呼吁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和引导,鼓励创新和发展,并开拓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政府和业者需要共同努力,克服人手短缺和旅游发展方向规划的难题,推动我国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旅巴配备导游

应依需求调整

现行规定要求一辆巴士至少配备一名导游,但游客多样化的选择,如电召车Grab等,政府应根据需求灵活调整规定,尤其是在从机场到酒店的接送过程中,不需要再强制配备导游。

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MICA)会长拿督伍安琪博士认为,我国旅游界不仅需要解决人力资源短缺,更要刻不容缓克服法令落后以及创新不足等多重困境,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尽快修订1992年旅游业法令(482法令)。

她表示,旅游业法令是要支持本地旅游生态系统,包括旅游公司、导游、旅游培训机构、旅游车辆及住宿设施的注册和分类等,以确保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对业者形成不必要的负担,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

考量新兴出行方式

伍安琪认为,应充分考虑到新兴出行方式,以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求,让业者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上。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机场到酒店的环节,可以灵活处理导游服务,从而提高游客的出行体验。”

导游疫后转行  

亟需培养人才

伍安琪坦言,人力问题在疫情后更是雪上加霜,以导游行业为例,许多导游转行,行业吸引力下降,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更倾向于人工智能和科技行业,导致我国旅游业的人才储备更加捉襟见肘。

对于酒店业聘请外籍按摩师、水疗师,伍安琪认为并非问题所在,关键在于行业规范和透明化。

“马来同胞或许不愿从事此类工作,但这并不妨碍其他国家人士的参与,关键在于如何规范服务,确保安全和质量。

“泰国按摩业的繁荣,是因为有清晰的市场运作和严格的监管体系。透明化让消费者能做选择,并建立起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

在这方面,她认为,长远之计,必须培养人才。

强化课程缩短培训

她呼吁设有旅游课程的学院与该商会合作,以强强联手的方式强化旅游行业的课程内容,并缩短培训时间,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伍安琪说,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旗下有逾450家会员,拥有广泛市场的平台,愿意为学院提供实战经验的分享,让学生拥有实际工作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

与在职训练结合

“与其在课堂上纸上谈兵,不如将在职学习与在职训练相结合,可以帮助员工更快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例如,遇到车辆故障、突发情况等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多实战经验的分享,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行业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要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有需要强制化一些学习机制,如让学员学习6个月至1年的时间才到职场。”

跨部门合作创新产品

伍安琪提到,如今的旅游业需要创新,如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旅游产品,因此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并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推广农业旅游

她举例,如今的年轻人,或许不愿意从事传统农业,但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创新型农业旅游项目中, 而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引导,提供支持,避免政策僵化,让新兴农业旅游得到永续发展。

在这方面,她认为,政府应更加关注外国投资者的兴趣,鼓励他们投资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例如农业旅游。 

“我国可以借鉴西双版纳、江西等地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开创新的旅游产品,例如将榴梿园打造成独特的体验式旅游景点,让游客在体验农业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田园风光和当地特色美食,这样的方式不但丰富旅游内容,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当然,农业旅游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政府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 要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新兴农业产业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培训,让他们看到农业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对于荒废中的土地,政府也应采取开放政策,让有兴趣投资主题乐园或新兴旅游行业的外资到来,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土地租赁的方式,让有兴趣的外企开发旅游项目。”

通过这样的方式,外资不但能够参与地方上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本地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政府则可以在租赁期内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为土地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高效设备加速通关

伍安琪对吉隆坡国际机场引入红外线科技,以实时检测和分析旅客的移动情况,确保旅客可在25分钟内完成通关程序表示赞赏。

“未来机场不仅需要像现在这样保持通关效率,还必须超越迎接更高标准的服务质量。”

对此,她认为需进一步增设更多相关设备,包括自动通关闸机和其他高效的监控与通关设施,以便在高峰时段确保机场的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

中国客增近50% 柬埔寨旅游业重返疫前水平

(金边12日讯)柬埔寨旅游部10日发表报告说,今年首9个月入境的中国游客人数增加近50%,中国已成为柬埔寨第3大国际游客来源国,仅次于泰国和越南。

报告显示,今年从1月到9月,共有逾60万名中国游客前往东南亚国家旅游,比去年同期增加49.8%。柬埔寨国际游客达到48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占12.65%。

柬埔寨接待的国际游客同比增长22%,相比疫情前的水平只减少0.3%,说明柬埔寨旅游业的复苏加快,势头强劲。

泰国是柬埔寨最大的客源国,达到152.7万人次,同比增长14%;越南紧随其后,为第二大客源国,达97.3万人次,同比增长33%。

柬埔寨旅游部长华合表示,中国游客成长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其他产业创造投资机会,预计到2025年,柬埔寨将接待700万国际游客,其中的中国游客将超过200万人次。

旅游部发布的《旅游业疫后复苏路线图》估计入境外国游客人数,至少须在2025年才能恢复至疫前的水平。

2023年,柬埔寨接待国际游客达5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3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