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招牌问题依法处理即可/许国伟

纯中文招牌的课题,再吵下去很可能不再是法规条例和商业操作的事,而是撩拨种族情绪了。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上个星期,在社媒贴文挑起商场的清一色中文招牌,说自己彷佛身处中国。

老人家这一声质疑,已经在撩拨种族情绪。本来老人家贴文碎碎念几句就算了,偏偏吉隆坡市政厅“神助攻”来取缔违例的招牌。

虽然当局事后说明,取缔行动跟敦马言论无关;可“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更别说时间点这么巧合。

这除了让人错觉,敦马有“喊水会结冻”的影响力,也使到中文招牌课题如燎原之火,引起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同时,也让有心机的政治领袖,找到了炒作的机会。

这几年来,中国餐饮业在我国发展蓬勃,从传统菜系到新颖口味的中国餐馆,有如雨后春笋四处林立。

本来,饮食文化是不同族群其中一个最好的交流方式。但是,如果凡事从种族主义入眼,观感就不同了。

他们不看中国餐馆带动的经济消费,就只看中国资本的入侵;不看中国餐饮带来的饮食变化,就只看中文霸权的问题。

因此必须警惕,不要让政治人物炒作这种狭隘思维,在国内形成21世纪的“新黄祸”论述。

“黄祸”,是19世纪欧洲极端种族主义者,利用人们广泛对黄种人(中囯人)的焦虑与恐惧,极力扩大渲染后制造的“假想敌”,来牟取政治目的。

如今不只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国盟的伊党和土团领袖更是落力炒作清一色中文招牌课题。

这不只是为了本身政治利益,或许国盟也想借这个课题,转移内部为争潜在首相人选的矛盾。

其实,清一色中文招牌的问题,不需折腾闹到这么大的,因为原本就可以依据法规处理。

隆市政厅已经说明,所有商店必须遵守1982年广告法令(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的规定,所有招牌必须使用国文,也能使用任何语文,但国文文字必须处于显眼位置,字体必须大过其他语文。

隆市厅可低调处理

这风头火势下,隆市政厅可以低调地先通知招牌不符规定的商家,在一定期限内更改招牌,降低课题热度和冲击。

结果,执法单位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的取缔,真是白送子弹给政客,给政客再炒作的机会。

这样的“神助攻”,还是免了吧。

反应

 

要闻

国家语文出版局今年 接13万招牌用语审核申请

【中文招牌风波】

(吉隆坡15日讯)随着“中文招牌风波”引发关注,国家语文出版局今年迄今已接获多达13万份有关招牌、广告牌、店名及建筑物名字用语的审核申请,比往年激增数倍。

语文和文学发展组主任莫哈末沙拉胡丁指出,此前平均每年仅收到2万至3万份申请,而今年申请数量的激增出乎意料。这一现象与近期围绕招牌用语的争议密切相关。

“这令我们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情况前所未有,此前,通常一年只有2万至3万份申请。”

沙拉胡丁是为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主办的“杰出马来文导师”表彰典礼暨“我爱马来文”学生短视频比赛颁奖典礼主持开幕时,如是指出。

沙拉胡丁透露,为简化流程,申请者可通过线上系统提交申请,并通过JomPAY完成支付。

“申请者提交申请后,3天内便会获得审核结果,接着便可到地方政府处理后续事宜。”

他说,当局不仅负责处理招牌和路牌的用语审核,还管理广告牌的语言规范,例如杀虫剂广告、交通广告及卫生广告等。

沙拉胡丁认为,招牌和广告牌使用正确的马来文,体现了国人对国语的热爱和尊重。

业者挂招牌前须出版局批准

沙拉胡丁强调,根据地方政府附属法令(Undang-undang kecil),在挂上招牌之前,业者也必须获取国家语文出版局的批准。

“招牌风波的发生,全因部分人没有仔细阅读相关法规,因此存有误解,其实中文和淡米尔文仍可用在招牌上,只是马来文必须更大和更显眼。”

他阐明,在招牌用语措施上,马来人也同样需要提交审核申请,这并不是针对单一族群的措施。

“马来人也一样要遵从措施,他们致电来咒骂,说他们的招牌用语是对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进行了纠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