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混乱是伟大的前奏 还是平庸的起源?

作者:杨瀚森(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大选后,美国政局呈现“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复杂局面。候任总统特朗普在人事任命上持续展现“网红顶流”式操作,每个内阁成员的选择都引发争议。

例如,国防部长人选赫格塞斯是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军阶仅为步兵排长,远无法匹配指挥全球最强军队的职责;卫生部长肯尼迪不仅无相关背景,还支持疫苗阴谋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现任总统拜登的国际场合尴尬境遇。在APEC峰会和G20峰会的领导人合照中,他被安排在边缘位置,甚至错过关键场景,展现“人未走,茶已凉”的局面。拜登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也更像是为下一届政府传递信号,而非达成实际成果。

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虽然失去了“政治新手”的标签,但从内阁人事来看,其团队更像一支“政治少年团”。预计新政府施政初期将充满混乱与内耗,效率低下或成为主旋律。

马斯克“弼马温”角色

亿万富豪马斯克在竞选期间倾力支持特朗普,最终被任命为新设“政府效率部长”。这一职位类似《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弼马温”,并无实质权力,仅凭特朗普一言而决。

尽管如此,马斯克热情满满,已深度介入人事任命,并在其社交平台X上对国际政治发表观点,甚至嘲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抗战立场。

马斯克还计划取消政府部门的灵活工作制度,并可能因此裁员25%以上。

然而,政府机构不同于企业,其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需要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削弱政府团队可能导致整体士气低落和服务质量下降,危机时刻更显得“人到用时方恨少”。

马斯克等商界精英以特立独行著称,这在企业经营中可能是优势,但在政治舞台上却未必奏效。混乱与无序的管理风格不利于国家稳定与发展,反而可能使政府陷入内部分裂与效率低下的困境。

施政风格与国际影响

从特朗普的施政风格来看,其政府可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区域自贸协定或国际组织,甚至不排除退出北约的可能性。这种“交易至上”的态度虽然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初衷,但忽视国际规则和盟友关系的代价可能高昂。

破坏国际秩序容易,但重建信任则异常困难。一旦失去普世价值的高度,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将难以维系,仅能在自嗨中“伟大”。

制衡与希望

尽管如此,美国新政府面临多重制衡力量。国内,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部建制派将对特朗普施政形成掣肘。例如,司法部长提名人盖茨因道德问题遭广泛质疑后被迫退出提名。

国际上,欧洲北方集团(以波兰、英国为核心)正在崛起,为可能失去美国支持的乌克兰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扩大金砖国家成员及参与更多自贸协定,展现出全球经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填补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领导地位上的空白,还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提出“再全球化”的理念,强调全球产业链合作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成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的关键思路。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美国:“在尝试所有其他可能性后,美国人总能做正确的事。”这一预言是否仍然成立,还需等待四年后的美国总统大选来验证。

美国能否在混乱中重塑国际领导地位,仍需观望,但全球多边合作的需求愈发迫切,其他国家也在积极为未来布局。

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白宫交接期权力混沌危机

报道:笔锋

这是美国历史上空前权力混沌危机。拜登临别秋波,内心是怨恨与遗憾,倾全力改变全球格局,从乌克兰到叙利亚要造成新既成事实,让特朗普难以扭转,暗藏陷阱,导致美国国家利益受损。

这是美国历史上空前的权力混沌与暧昧危机。

即将在一个月后下台的总统拜登,看似维持权力和平交接的传统,但却在这混沌时刻加紧外交突破,从乌克兰到叙利亚都造成新“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让特朗普难以扭转,甚至挖了一个坑,布下未来白宫难以推翻的结构性变化,为特朗普一开局就面对烂摊子,造成难以逆料的危机。

拜登在临别秋波之际,内心深处都是怨恨与遗憾,要在倒数日子里,倾全力改变全球格局。

他在叙利亚秘密支持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的沙姆解放组织,推翻阿萨德政府,是外交上少见的“杰作”,让以色列趁机占领戈兰高地更多的领土,并且空袭叙利亚几百次,摧毁它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截断了伊朗和胡塞武装之间的补给线。

美国进一步卷进乱局

这都是美国进一步卷进中东乱局。

支持沙姆解放组织,打倒阿萨德政权,也是支援回教的逊尼派、打击什叶派,搅浑回教徒世界的乱局,势必制造更多的难民和恐怖组织,就像奥巴马政府在任期末,全力推翻了利比亚的卡达菲政权,当时就大肆宣传说这是打倒暴君,但不旋踵间就发现后来的政权和四分五裂的组织更残暴,造成权力的碎片化,结果大量的难民流向欧洲诸国,美其名是人道救援,但欧洲人许多认为是引狼入室,破坏了欧洲社会的肌理,酿成了社会治安恶化等祸害,成为当年美国决策的受害者。

拜登在白宫最后岁月,让以色列扩大版图,等于实际上毁坏了拜登政府过去在加沙推动的两国方案,也让回教世界内部争斗更尖锐,企图破坏伊朗和沙特和解,围魏救赵。

拜登加速军援基辅,并且对美国中程导弹发射到俄罗斯境内的限制,加以取消,等于加强煽风点火,要将乌克兰战争升高,让特朗普收拾烂摊子。

但特朗普也不是善茬,他在海湖山庄早就布局,往往晚上10时之后,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的人事任命,让新闻界一惊一乍。

但最新的惊奇就是他打破美国的历史传统,广邀全球领袖来参加他在2025年1月20日的就职典礼,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12月16日,特朗普在海湖山庄举行记者会表示:“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你想一想,这很重要。”

北京不当特朗普布景板

由于台海曾被西方媒体称为全球最危险的地方,特朗普邀请习近平来华府参加他宣誓就职总统,似乎是伸出橄榄枝。

但北京判断特朗普只是借各国领袖的面子来褒扬自己,当活动布景板,并不会有啥实质效果。

更何况特朗普过去对华都是当面笑哈哈,背后就插一刀。

他2016年上任时,也与习近平互访,气氛热络,但没多久就掀起关税战,又抓捕孟晚舟,都显示他的行事风格,不留情面,说话不算数,全是简单粗暴的利益算计。

中方的判断认为,对付特朗普就是要从实力出发,有拿捏对方的筹码,而不能寄望人情关系。

中国面对美国排山倒海而来的制裁和关税战威胁,也以眼还眼,针对美国高科技产业链上游部分的稀有金属,让美国实际受到损害,有切肤之痛,才能准确迎击。

但特朗普第二任对华政策现在还在摸索中,他任命的国务卿卢比奥意识形态反华,而他身边的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却是高度评价中国模式的企业家,他的电动车企业也仰赖中国的锂电池。

因而特朗普对华外交如何辩证施展,系乎他一念之间。不过从最新的发展看,他非常重视中国在地缘政治影响力,日前接受NBC电视访问时就透露,他当选后曾与习近平联络,希望稳住世界局面,不过没透露细节,而北京方面也没对此证实。

传中美联手解决俄乌战

但西方媒体都传出,乌克兰战争的变数,就是特朗普如何说服北京向普丁施压,中美联手,来解决旷日持久的乌克兰战争。

这肯定也带来北京新的筹码,等于回到基辛格时期中美苏三角形理论格局—尽管这三个国家是个不等边的三角形,但两边之和永远大于第三边。

由于特朗普已多次明言,不会再支持北约,要欧洲国家自己负担军费,因而欧洲诸国开始讨论乌克兰战略,避免特朗普上台后基辅兵败如山倒,不但割地求和,还会危及欧洲安全,日前英法德意西波乌等国代表发表“柏林宣言”,力挺乌克兰。

美国在中东失公信力

这是全球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拜登打破惯例,在“下课”之前要推动世界权力格局的结构性改变,从中东到乌克兰,布局逞强,也害特朗普,但自恋的特朗普则借力打力,自恃可以凭个人魅力扭转乾坤。

预料中东的乱局会更乱,使得美国在这区域的公信力荡然无存,让美国的国家利益被以色列绑架。

而欧洲国家也开始“去美化”的历程,导致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下滑。

这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带来负面效应。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