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家:降雨天气驱动 严重浪潮每年仅一次

(八打灵再也1日讯)气象学家指出,我国通常每年只会经历一次严重浪潮,如果目前的季风浪潮如预测般减弱,受水灾侵袭的各州可能会得以喘息。
马大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所的气象学家拿督阿兹占向《星报》指出,如果浪潮如预测般地减弱,可能会得到一些喘息,直到下一次浪潮。
他强调,季风浪潮是降雨天气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东北季风期间的强烈浪潮能引发持续48至72小时的持续降雨。
他说,强浪潮的定义是风速超过每小时20公里,目前的浪潮速度达到每小时40公里。
“这种现象通常会在11月至1月期间影响半岛东海岸各州和泰国南部,然而,1月之后,沙巴和砂拉越将经历更多雨天。”
马来西亚科学院研究员弗雷多林则认为,寒潮是导致吉兰丹、登嘉楼、半岛北部以及泰国南部持续强降雨的因素之一。
他说,另一个可能是美国气候预测中心预测的马登-朱利安振荡(MJO) 从第三阶段过渡到第四阶段。
“研究结果表明,马登-朱利安振荡的存在会引发从西太平洋向南海和马来西亚半岛的东风,从而带来更多水分,助长半岛持续强降雨。”
双溪槟榔突发水灾 200居民连夜撤离

暴雨加上涨潮,导致已5年没发生水灾的跑马园住宅区淹水。
(槟城16日讯)今日凌晨一场暴雨导致双溪槟榔一带发生严重水灾,约200名居民受影响,迅速上涨的水淹入住家,居民被迫连夜撤离。
在大马民防部队的协助下,一些居民紧急疏散至住家楼上避难。
从当局发布的照片可见,低洼地区的屋内积水已达膝盖,救援人员正在协助老人及病患前往较高处避险。
居民们也尽力抢救家中财物,将物品搬至桌上,或将摩托车移至安全地带,希望减少损失。
此次受灾地区包括比南利路与甘榜回教堂,这些地区过去亦曾因豪雨而发生水灾,成为水灾高风险区。
比南利路居民、39岁的赛福哈兹里受访时表示,他是在接获邻居电话后,才惊觉家中淹水。他与家中六名成员,包括老人,连夜将车辆驶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但水位上涨太快,已经到达腰部,结果两辆摩托车没能及时救出。”
根据大马气象局资料,该局于昨晚11时45分发出暴雨警报。该局发言人指出,东北区大马民防部队凌晨1时40分巡查时,发现水已淹入多户民宅。
“我们的队伍协助居民前往家中较高处避险,也帮助他们搬移物品及交通工具到安全地带。”
未启用救灾中心
至凌晨3时,雨势逐渐减缓。目前尚未启用临时救灾中心,也未接获任何伤亡通报。
东北区民防部队官员莫哈末海芝尔指出,他们在凌晨1时35分接获比南利路一带灾情通报,随即与五名队员前往灾区救援。
“当时水位已涨至膝盖,我们在其中一户住有残疾人士及老人的住家内,协助将他们转移到楼上确保安全。”
此外,周边多个地区包括金宝路、甘榜多多、霹雳路、登嘉楼路及安顺律也受到水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