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最新研究:容易“骨质疏松” 塑胶微粒导致珊瑚长不大

(高雄2日讯)海洋中的塑胶微粒危害生态,台湾中山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塑胶微粒会改变珊瑚骨骼的晶体结构,威胁珊瑚生态系统;紫皮珊瑚(Briareum violacea)暴露于含有5 ppm聚乙烯塑胶微粒的海水中,会影响珊瑚骨骼生长导致长不大且更容易“骨质疏松”现象,塑胶微粒的威胁比预期更深远,呼吁加强污染控管。

中山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谢淑贞与海洋科学系研究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陈镇东合作研究“海洋塑胶微粒对珊瑚的影响”。

谢淑贞指出,紫皮珊瑚属于软珊瑚,骨骼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碳酸钙,形成细小的碳酸钙骨针。这些骨针散布于珊瑚的组织中,为珊瑚提供了支撑的结构,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透过X射线衍射分析检查珊瑚骨骼,研究团队观察指出,健康的紫皮珊瑚含有方解石和文石两种主要的碳酸钙晶体,随着聚乙烯塑胶微粒浓度增加,方解石的讯号与结构明显减弱,显示珊瑚骨骼受到损害。

当聚乙烯塑胶微粒浓度较高时,文石晶体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稳定的无定形碳酸钙。这些塑胶微粒不仅破坏了珊瑚骨骼的结构完整性,使它们更容易溶解,还改变了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

另从海水分析显示,在涉及塑胶微粒的处理中,钙离子浓度显着增加,表明珊瑚骨骼变得更容易溶解和损坏。紫皮珊瑚暴露在聚乙烯塑胶微粒的海水中会释放更多钙离子,显示珊瑚骨骼不稳定性与更易溶解。

证实聚乙烯微塑胶暴露直接导致珊瑚骨骼的退化,塑胶微粒对珊瑚结构的威胁可能比预期更为深远。

谢淑贞强调,这项研究使用模型系统,可以扩展到其他珊瑚物种研究,随环境持续恶化,将来恐会有更多的珊瑚将受到影响。

校方指出,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化学快报》(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团队成员还有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林佩莹、高雄科技大学水产食品科学系教授谢淑玲、高科大水产养殖系助理教授丁德兴及牛津仪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反应

 

大千

估计生长约300年 所罗门群岛发现全球最大珊瑚

(霍尼亚拉15日讯)科学家近期在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现一株全球最大的珊瑚,并形容为“活力充沛且色彩缤纷”的重大发现。

《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国家地理学会“原始海洋”(Pristine Seas)考察计划的团队10月在所罗门群岛东南方、马基拉-乌拉瓦省的三姐妹岛(Three Sisters)一带,偶遇这株珊瑚。珊瑚如此巨大,让研究员起先以为是发现一艘大型沉船。

据报道,“原始海洋”成员之一、海洋科学生态学家沙拉表示:“我们正愁地球上没有(新)事物可以发现时,就发现一株由近10亿只小珊瑚虫组成的巨无霸珊瑚。”

“原始海洋”团队指出,这个遗世独立的珊瑚结构推估已生长约300年,是从极小的珊瑚虫构成的复杂网络所形成。珊瑚宽34公尺、长32公尺,体型是前纪录保持者、美属萨摩亚“大块头”珊瑚的3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