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在困境中活下来/拿督刘明

最近我出席很多场合,总会有蛮多各行各业的企业主向我反映他们面对中资龙卷风式排山倒海的挑战!

这让我想起疫情期间曾经有朋友苦着脸问我,如何去面对那看不到尽头的未来?

我告诉他:黑夜多长总有天亮的时刻!想尽办法活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疫情过后在零售协会举办的第一场聚会中,这位朋友在台上告诉出席的会员们,我的“先活下来!“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至少让他的内心安定下来,让看似没有出路的未来,找到了依据和方向!

我把同样的一句话告诉那些现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朋友:先想办法活下来,静级才能思动!

很快又到了年尾,新的一年又即将开始了,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情面对这个挑战!

今天我想借这个专栏,延续上一篇的精神,继续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对解决当前困境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假如我们把商场当作一个大舞台,挑战就是限时促销,竞争是“双十一”,顾客是挑剔的评委。而我们,就是在大促销中求生的主角。

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保持乐观心态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把每个“销售低谷”当成体力训练,把每个“客户刁难”看成辩论比赛。

当对手打价格战时,心里淡定地想:“没事,我卖的是服务和颜值。”

在商场上,重要的是把每个困难活成段子,把每个问题看成新创意的来源。这样不管面对“顾客是上帝”还是“竞争像修罗场”,都能带着笑意轻松应对,顺便还能把故事讲给同行听,传为佳话!(够乐观吧?)

2)重新学习

前阵子我被邀请去参加商道“老板战略”的三天课程,孙策老师的课真的干货满满!

可让我惊讶的是,他讲的方法很多我以前就用过,效果那叫一个绝——尤其是在我事业巅峰期,真是招招见效。

不过后来忙着各种社会工作,这些好习惯就慢慢被我“束之高阁”了。

现在回头一看才发现,经营事业需要全身心投入,管理也必须保持连贯,企业才能发展得更稳更远。

马来谚语说得好:Sesak Di Hujung Jalan,Balik Ke Pangkal Jalan(迷途了,就回头找对的路)。所以,这次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是重拾初心,更是提醒自己,要坚持那些真正有效的方法!

3)发挥自己的优势

遇到难题时,最重要的不是慌,而是静下心来问自己:我有什么优势?公司又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些优势,能在当前形势下帮我们找到突破口吗?

就像我这些年在零售连锁协会里积累了广泛的人脉。于是我开始思考:怎么利用这些资源切入一个全新领域,让自己如鱼得水,再开辟一条全新的赛道?

比如,我认识一家做快餐的小企业,本来只会卖鸡排。

但老板发现自己特别擅长开发酱料,同时认识很多食品供应链的大咖。于是他大胆转型,把鸡排店变成酱料品牌供应商,直接卖给全国的餐馆。

几年下来,不仅酱料卖疯了,连原来的鸡排店都跟着火了一把。

所以啊,关键就在于深挖自己的优势,把它变成解决问题的王牌,一条赛道不够,那我们就自己画一条!

4)重新定义你的专业

当企业遇到危机时,也许我们深耕多年的专业就是最好的救命稻草。

有个朋友是位资深摄影师,但近几年因为手机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他的客户都“转投”手机怀抱,工作量骤减。

他一度很迷茫,但我告诉他:手机再厉害也代替不了专业的眼光!

于是,我鼓励他用自己的多年经验,为想深入摄影领域的人开课程,同时教普通人如何用手机拍出大片质感照片。就这样,他开辟了全新市场,工作又忙得飞起。

再比如,一家做实体书店的企业,因为电商和电子书的冲击,销量直线下滑。

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于深耕多年的阅读社群。于是,他们转型做文化空间,举办读书会、沙龙、签售会,还带动了周边文创产品的销售。

最后,不仅书店起死回生,还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所以,当危机来临,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困难,反而要看看自己手里的“金钥匙”还能开哪些门!

5)要活的比敌人更久

要战胜强敌,有时候秘诀很简单:活得比他们久!

面对强大的中资对手,我观察到,他们很多只是把马来西亚当跳板,加上他们把“内卷文化”也搬了过来,卷几年后自己可能就撑不下去,散了。

而我们不一样,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可以慢慢打长久战,毕竟耐力才是关键。

就像三国里的司马懿,他没正面硬干曹操,也没急着出头,而是默默忍耐,结果活得比所有竞争对手都久,最后江山归了他。

现实中也是一样,很多疾病原本是绝症,但随着医学进步,只要积极活着、熬过难关,说不定哪天新药面世,绝症也能治愈。

所以,和中资的较量,不一定要拼速度,而是拼耐力。只要我们稳住阵脚,守好自己的赛道,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所以上一期的文章我开宗明义就劝大家节流开源!

6)专注在不变的“道

经营企业其实分两部分:不变的“道”和千变万化的“术”。

这个道理我在过去的文章讲了无数遍了,但我还是要继续提醒大家!

“道”是什么?就是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顾客满意度这些基本东西。

这些是企业的基础,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术”呢?就像营销手段,天天变花样。

过去是发传单、做广告,现在是玩社交媒体,从脸书到短视频平台,比如TikTok、小红书,大家都在琢磨怎么吸引眼球。但术再多再炫,也只是锦上添花。

比如削价促销,这也是一种术,但如果品质跟不上,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

反过来,企业若能把“道”做到位,专注于长期价值,顾客自然会为你买单。

我始终相信,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方法、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它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就在于细节,不管是大方向的“道”,还是灵活应对的“术”,只要我们用心去打磨、执行到位,任何策略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毕竟,经营企业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放得稳,最终的成果才最坚固!

退堂!

视频推荐 :

反应

 

旅游

改善社区导览困境 发掘大地之美

【社区导览之困境·上】

报道|洪诗迪   图片|受访者提供

熟悉却不一定瞭解,你熟悉自己成长和居住的地方,但你真的瞭解它吗?

若你想以全新视角重新探索和认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那“社区导览”必定能满足你更深度的观光期待,而不仅仅是走马看花、消费购物和拍照打卡等;可社区导览已不是近期才在国内兴起,为何却一直无法做到如国外般成熟呢? 

很多人往往对国外的人事物都充满好奇,对近在咫尺的社区却几乎未曾真正地去探索和瞭解,自然不晓得周遭就有一群默默推动社区营造和导览的人,他们不惜花时间和精力为我们挖掘被忽略或遗忘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只为引领游客以不同视角发现马来西亚更深度的一面。

但所谓的导览,到底与一般的旅游团有何不同?

深入历史与文化

身为文化导览推手之一的赖国芳对此解释:“简言之就是能让你更深入历史与文化的部分。举例,你去麻坡旅游会去哪?是不是会到贪吃街品尝美食和拍照打卡?但品尝美食和拍照打卡之余,我们还会带你去看看刻在墙壁上的招牌,向你述说它们不为人知却十分有趣的历史故事。

“此外,人们还会去麻坡港口欣赏美丽的海景,而我们还会带你去参观造船厂,从中去瞭解当地文化的历史或渊源等。但你说人们会有兴趣听这样的故事吗?有,在我看来是有10至20%的人愿意聆听。其实不管是选择深度游览或大众旅游都没有对错,主要是视乎你的需求是什么,是心灵上的触动或只是感官上的享受。”

确实!相信曾参加过导览团的人都知道,深度游览的魅力在哪里……当中,导览员的角色就很重要。

赖国芳也提到,坐落在吉隆坡马哈拉惹勒拉路的林连玉纪念馆,在没有导览员的解说下就会错过很多有趣的细节。譬如,林连玉老师的雕像为何要背向纪念馆?他所眺望的方向又有什么寓意?为何在他的面前会有一道阻碍物?这个障碍物为何要设计成“可拆卸式”的……等等。

至此,他也忍不住感叹道:“马来西亚有很多好东西,可惜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难获政府支持

根据大山脚文化导览推手之一的郑朝嵘表示社区营造和导览的工作由来已久,是从日本开始,由在地大学生到不同社区去找寻值得被保留和推荐的事物,以便能振兴地方社区,这大概可追溯到80年代,慢慢地才在台湾兴起。

他说:“必须承认台湾做得很成功,当地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一大关键。他们会跟负责社区营造和导览的人紧密合作,聆听问题再尽可能找出解决的方案,所以整个系统比较成熟。反观马来西亚,包括槟城、怡保、吉隆坡和马六甲都有一批人在做,但我们就比较难获得政府支持。”

对此赖国芳也补充说道:“其实在新加坡,目前该旅游局也较有系统性的在推动,因为疫情时期游客不能进出当地,所以他们才有一点‘被迫成分’地去推动社区游览。虽说是‘被迫’,但既然要做,也就采取一个比较策略性的方式,毕竟是对自己国家旅游业有好处的事,让人们知道新加坡不只有滨海湾金沙赌场,对国家的文化素质会有帮助。”

十八丁成楷模

当然,我国并非完全不获政府支持,郑朝嵘就举例雪兰莪州,“因为雪兰莪旅游局有一位前州议员蔡依霖,当她还是十八丁州议员时就把该社区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这一块就目前来说雪兰莪也挺成功的。反观大山脚,情况是非常可惜,甚至近乎可悲的状态。”

赖国芳也认为,很多时候游客是对这类深度游览感兴趣,却没有接触的途径,譬如他去泰国旅游时会想瞭解当地的蚕丝,却不知道要如何接触,最终只能到夜市做一般游客会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有一个系统去告诉感兴趣的游客,这片土地值得被看见、听见的历史和文化故事是什么?”

【赖国芳简介】

出生在玻璃市州,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机工程系,随后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考获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1999年在新加坡创立了BuzzCity跨国数字营销公司,但2016年便将在全球排名第二的数字营销公司脱售;之后创立了文创平台《人间烟火》,重拾年少时的创作梦,同时也在新国大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数字营销课程。

【郑朝嵘简介】

从杂货批发生意转战旅游业,目前是自由执业导游亦是大山脚之友(Rakan BM)副主席,专注地方发展,通过社区自愿组织与市政府合作开发社区未来的地方创生、永续旅游文化与古迹重镇等,全力以赴提升大山脚艺术、文化及旅游业生态链;而他不仅积极参与田野调查工作也努力进修导游课程,并在2019年考获国家导游执照。 

历史是社区“宝藏”

话虽如此,要做到谈何容易?

对此赖国芳也不否认:“若是以经济或生意的角度来衡量,你绝不会选择从事社区导览。因为你还必须找出不同的文化再集结起来,这要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做成,而且还要考量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限制和挑战;不亏本还好,亏本就没人要做,所以很不容易。”

郑朝嵘对此更是心有戚戚焉,毕竟他当初自发性地投入大山脚的社区营造和导览工作时,正因当年在参与威省市政局、日本横滨市政府及槟州理科大学联合执行的“大山脚可持续发展作为历史悠久的贸易城镇城市规划”时,在田野调查工作中他看见了大山脚的“潜力”,尤其这里处处都是历史、古厝和古迹。

可是,与日本横滨市政府合作的并非持续性计划,于是相关人员便建议比较活跃的几个人,包括郑朝嵘合作一个地方性的组织去发展这块土地,所以郑朝嵘就“误打误撞”地走上这条路。

找出优势和劣势

要做好这件事,就要先瞭解该社区的优势和劣势。

那么,大山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正是一年一度的大山脚圣安纳庆典和埠众盂兰胜会,且他们的大士爷金身还曾经是“全马最大最高”的呢!

大山脚的劣势又是什么?郑朝嵘说:“这两大盛典都是有时间性的,其他时候要如何吸引游客到来,我才发现大山脚没有名胜地呀!”

没有名胜地怎么办?正如前文说的“大山脚处处都是历史、古厝和古迹“,透过郑朝嵘的游览路线规划,你会发现没有名胜地的大山脚也是一座“卧虎藏龙”的小镇,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感受它,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正等待被开发的“潜能”。

导览也要做营销

有好地方,以及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其实不够,要有效推动社区营造和导览还需要好的“导览内容”。

如何能把导览内容做好?赖国芳表示,“以林连玉老师为例,他作为华教先贤的故事和理念已经很足够,重点就是我们要如何把他的故事讲好,讲得更动人,或是在科技的帮助下讲得更平易近人,以便能引起共鸣,特别是对距离那年代较久远的人们,这样的‘共鸣’更为重要。

“但我倒觉得,我们不缺能讲故事的人,缺的是懂营销的人,也就是说你要如何把这个‘好故事’有效的传播给不同的受众群。”

利用电影说故事

在台湾,就有一点值得参考,他们会在电视节目或电影中带出一个地方的道地色彩,譬如侯孝贤执导的《悲情城市》就是以九份为故事背景,以这样的说故事方式去触动观众,其实更容易让人们想要去当地亲身体验一番。

他继续说道:“马来西亚并不是没有,只是说真的很少,我所知道的就是张吉安在《五月雪》电影中就有提到希望之谷。”

让导游打广告

郑朝嵘也提到一个关键点,他说:“我国有好多的导览线,为何国内知道的人却很少?原因之一就是合法导游不能打广告招客。”

当然,也有一些导游是没有足够资金打广告,因此郑朝嵘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可以稍微“放松”,而不是一味地限制,若大家都不努力去推动,还有谁愿意做这件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