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

登彭丹灾民增加 救灾中心重新开放

(吉隆坡10日讯)随着大马气象局发布持续大雨至本周三的警告后,截至周二早上,水灾灾民人数有所增加,其中东海岸三州,即登嘉楼、彭亨及吉兰丹已重新开放救灾中心。

根据社会福利部灾难资讯网站统计,截至今早6时,登嘉楼州的灾民人数再次增加,共有467人被安置在11个救灾中心;而在彭亨州,则已开放4个救灾中心,安顿来自13个家庭的45名灾民。

在吉兰丹州,截至今早11时45分,来自14个家庭的约50名灾民已迁至话望生联邦土地发展局的救灾中心。受影响灾民包括35名成人、14名儿童及一名婴儿。

话望生有两条河流水位已达危险水平,分别是利玛卡杜里及甘榜冷巴嘉;另外位于吉赖的真嘉拉班河流,同样已达危险水平;丹那美拉甘榜仄诺的哥乐河水位也达到警戒水平。

截至今早6时,南部各州的灾民人数也略有增加,其中柔佛州有166名灾民,而马六甲仍有11名灾民;霹雳州的3个救灾中心安置了来自36个家庭的112名灾民。

森美兰州尚有251名灾民被安置在3个救灾中心;在沙巴州,则有10个家庭的41名灾民仍被安置在1个救灾中心。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灾后重返家园 5年少者呼吸困难送院

(梳邦再也10日讯)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至今,部分灾民重返家园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被迫“打道回府”,重新送返临时救灾中心医疗组进行体检,复安排入院治疗。

据了解,已有5名孩童少年疑在灾场吸入过量尘埃颗粒而呼吸不顺畅,引发身体不适。

截至今日为止,仍有95户家庭(361人)在布特拉高原回教堂临时救灾中心,他们分别是成人(242人)、幼童(112人)、婴孩(7人)、年长者(29人)以及残疾人士(15人)。

雪州志愿警卫团高级主任哈米迪指出,志愿警卫团配合福利部联手执勤,驻守救灾中心为灾黎提供援助,加强巡逻保障灾黎生命财产安全。

他说,发生灾难事故时,灾民心理情绪重创,大家都能理解这种状况,志愿警卫团竭尽所能给予最大协助与谅解。

“灾民情绪尚平稳和受控,他们严守救灾中心规矩。志愿警卫团驻守救灾中心门口,禁止闲杂人等闯入干扰灾民。”

哈米迪表示,志愿警卫同时负责安排停车位,分配给陆续到场的官车。

24小时轮班站岗

另一方面,金銮镇志愿警卫团主任梁鸣纬表示,驻守疏散中心任务的全体同袍24小时分批轮班站岗。虽然疲惫,大家依旧尽忠职守,他们每天清晨6时15分正式启动任务,包括分配食物和安排RapidKL电召客货车(DRT),载送灾民子女到校上课。

虽然灾民只能暂时安顿在救灾中心,可是他们依然按照规律作息。志愿警卫团每晚10时定时与福利部官员巡逻礼堂,确保灾民帐篷安全以及小孩们休息入睡。

灾民雪上加霜

租屋需付3个月押金

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爆炸事故中的灾民,在寻找屋子租赁时面对需要支付3个月押金的要求,导致陷入水深火热的灾民雪上加霜。

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今日到救灾中心巡视时,有灾民向他作出上诉的反映。

他说,虽然联邦政府和雪州政府提供了多项倡议,包括每月资助2000令吉租金长达6个月,但一些人找到临时住所后,屋主却向他们收取两三个月的押金。

“屋主按照正常流程要求3个月的押金,导致灾民雪上加霜。”

另外,他说,灾民对临时救灾中心的设备和运作感到满意。

他也说,所有涉及的相关单位会继续努力,协调资源,确保中心的条件能获得改善。

“从4月3日至6日,国民登记局流动柜枱在该中心已处理了443宗交易和291项谘询服务,包括更换172张大马卡、249张报生纸和7张结婚证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