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金融网红成年轻人新偶像/麦传球

成为网红或意见领袖(KOL)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显著变化。

最初,个人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建立影响力,围绕一般话题吸引广泛受众。这些早期的网红往往专注于生活方式、娱乐和个人品牌,通过与粉丝的真实互动与内容分享建立连接。

近年来,网络红人的领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始专注于特定的行业。健康、金融和科技等领域的意见领袖逐渐崛起,他们提供的观点和洞察力,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性内容,而是深入到高度专业化的领域。

例如,医学领域的网红,在教育公众健康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分享从心理健康到新治疗方法的见解;而投资领域的网红,则成为引导观众了解股市趋势、投资策略和个人理财建议的关键人物。

这一变化突显了专业化和专长在网红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的顶尖网红,不仅仅是有魅力的人物,他们是行业中的可信声音,提供深入的知识和见解,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无论是引导股票投资、分享最新的健康趋势,还是在众多领域提供专业建议,网红已成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金融领域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已成为财务建议和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金融网红”(即“Finfluencer”)涌现,他们通过分享投资策略、股票建议和财富增长方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

这些网红中,有些确实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内容,但也有一些缺乏专业资格,可能误导追随者参与高风险投资。对于追求财务独立的年轻人来说,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并做出明智的决定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网红的吸引力、潜在风险,并为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1.金融网红的吸引力

金融网红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内容,和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吸引年轻观众。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包括:

●易于获取:金融网红通过Instagram短视频、TikTok和YouTube教程,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分解为简单易懂的形式。

●激励性内容:许多网红展示成功案例、奢侈品和全球旅行的生活方式,吸引那些渴望财务自由的年轻人。

●同伴影响力: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效应,朋友或熟人追随某位网红时,会鼓励他人效仿。

●信任感: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网红经常以“白手起家”的形象出现,使他们的建议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2.追随金融网红的风险

虽然金融网红的内容容易获取且令人向往,但年轻人必须保持警惕,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主要风险:

●未验证的资质:许多网红缺乏正式的金融资格或经验,其建议可能具有误导性。

●高风险策略:一些网红推广高投机性投资,如加密货币或杠杆交易,却没有完全披露相关风险。

●利益冲突:网红可能因推广金融产品而获得佣金,导致建议存在潜在偏见。

●“错失恐惧症”(FOMO):网红常通过心理暗示制造紧迫感,诱导追随者做出冲动的财务决策。

●缺乏监管:在马来西亚,尽管证监会监管某些投资平台,但许多网红仍在不受监管的环境下运作,增加了受骗风险。

3.提高年轻人财务素养

为了有效应对财务建议的挑战,年轻人必须优先提高财务素养:

●利用免费资源:例如证监会的“InvestSmart”平台,提供可靠的财务教育工具。

●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例如AKPK(信贷咨询与管理机构)经常举办面向年轻人的财务教育讲座。

●关注可信来源:优先选择获得认证的财务规划师(CFP)或持牌投资顾问发布的内容。

4.了解监管环境

在马来西亚,证监会在保护投资者免受不受监管的财务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措施包括:

●牌照要求:提供投资建议的人士,必须持有资本市场服务代表许可证(CMSRL)。

●投资者警报:证监会定期更新未持牌实体和个人名单,提醒公众避免与他们接触。

●社交媒体监控:当局已开始监控社交媒体上的金融网红,以识别潜在违规行为。

然而,监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全球性特征,使得执法更加复杂。年轻人应在投资前,验证任何财务顾问或投资平台的合法性。

5.做出明智财务决策

为了避免陷入财务陷阱,年轻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质疑信息来源:始终核实提供财务建议的网红的资质和背景。

●分析投资产品: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费用和回报。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有疑问,咨询持牌财务顾问或机构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小额起步并分散风险:从可控的投资金额开始,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如信托基金、产业投资信托(REIT)或定期存款。

●坚持纪律:避免因“错失恐惧症”或社交媒体趋势而冲动行事,保持长期财务规划。

金融网红无疑已经改变了年轻人获取和参与财务建议的方式。

虽然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灵感,但未验证的建议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带来了巨大风险。

随着数字时代模糊了真实专业知识与营销手段之间的界限,年轻人必须更加谨慎地看待这些现象。

笔者非常高兴看到KOL在金融市场的崛起,并能够吸引并教育年轻人,因为金融素养对于年轻人未来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流窜,喜好,投资? 浏览金融网红的世界/前线把关

社交媒体上“金融网红”的崛起使得金融建议更加容易获得和吸引人,尤其是对于Z世代而言。然而,对错误信息、欺诈和未经许可的建议的担忧促使全球监管机构采取严厉措施,包括马来西亚证监委员会(SC)的行动。随着金融影响的增长,公众审慎和谨慎监管至关重要。

在这个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伙伴的时代,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从来没有接触数字世界的人。从Instagram到TikTok,社交媒体已无缝融入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我们沟通、消费信息和管理财务的方式。这场数字革命的众多趋势之一是“金融网红”的崛起——专门提供金融建议的社交媒体网红。这些数字人物让学习金融变得更加容易和有趣,尤其是对于新散户投资者而言。

然而,与任何趋势一样,这一领域也存在一些陷阱和挑战。

想象一下,当你浏览你最喜欢的社交媒体时,偶然发现一个简短、活泼的视频,用吸引人的表情包和隐喻解释了股票市场或加密货币投资的复杂性。

它既有趣又引人入胜,让复杂的金融话题变得容易理解。这就是金融网红的魔力。他们将令人生畏的金融术语分解成简短、有趣的内容,让外行人产生共鸣。这对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众来说,是了解金融知识的途径。

CreditCards.com在2021年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Z世代(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之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寻求财务建议的可能性几乎是41岁及以上人群的五倍。这与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研究所(ICMR)的调查结果一致,其中69%的Z世代依赖互联网或脸书、Instagram和博客等在线资源。

缺乏正规金融教育

这种趋势可能归因于学校缺乏正规的金融教育,以及许多家庭对金钱话题的讨论相对禁忌。社交媒体以其非正式和引人入胜的风格填补了这一空白,使金融讨论变得更容易接受,也更不令人生畏。

然而,金融网红的崛起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虽然这些网红让金融知识的获取变得民主化,但建议的质素却参差不齐。与受法规和道德准则约束的传统金融顾问不同,许多金融网红的运作处于灰色地带,真正的建议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可能很模糊。这种缺乏监管的情况引发了人们对虚假信息、欺诈和剥削潜在追随者的担忧。

免责声明和法律责任

任何花时间浏览过金融相关社交媒体内容的人都熟悉“这不是投资建议”或“这不是买入或卖出建议”之类的免责声明。这些声明旨在保护金融影响者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然而,仅仅添加免责声明并不能免除他们在法律下应负起的责任。

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SC)一直特别警惕金融网红在金融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SC意识到了潜在的风险,最近更新了其《提供投资建议指南》,强调投资建议受马来西亚证券法律监管,需要获得适当的执照。此举旨在保护市场诚信,确保传播的信息可靠。

更新后的指南中一个关键澄清是一般信息分享与实际投资建议之间的区别。分享有关投资产品、教育内容或个人经历的事实信息通常不需要许可。但是,如果金融网红提供的建议或意见可能诱使公众采取特定行动(例如购买、出售或持有金融产品),则该活动可能被视为投资建议,需要获得适当的执照。

此外,大马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调,如果金融网红从其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例如广告收入、推荐奖励或联盟营销收入,则他们可能被视为经营业务。这将使他们受到进一步的监管审查。根据《2007年资本市场和服务法》(CMSA 2007),从事未经监管许可的活动的处罚非常严厉,包括最高1000万令吉的罚款、最高10年的监禁或两者并施。

对散户影响不容小觑

金融网红对散户投资者的影响不容小觑。冠病疫情导致散户参与金融市场大幅增加。在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的散户参与度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236%,新的中央存管系统(CDS)账户数量也相应增长了167%。许多被困在家中、寻求新收入方式的新投资者转向社交媒体寻求财务指导。

但是,并非所有的指导都是平等的。

一些未经许可的投资大师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提供股票技巧和投资建议,包括研讨会和私人消息组。在许多情况之下,他们收取订阅费以换取访问独家内容,包括特定股票的买入、卖出和止损建议。这种设置违反了证券法令,并使投资者面临市场操纵计划的风险,例如“哄抬股价并抛售”。

在这些计划中,有影响力的人炒作某些股票以抬高其价格,然后以获利出售其股票,使他们的追随者持有的股票变得一文不值。

SC一直积极打击这些非法活动。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证券委员会发布了31份停止通知,封锁了29个网站,并将53个名字添加到其投资者警示名单中。

去年,证券委员会对三位个人进行了谴责,并施以80万8516令吉的罚款,原因是他们在未持有证券委员会执照的情况下提供有关证券的投资建议,违反了2007年证券交易法令第58条。

在2022年的另一起引人注目的案件中,三位个人因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谴责并被处以907万令吉的罚款。

这些行动凸显了无牌从事金融顾问活动的严重后果,也强调了监管监督的重要性。

全球监管机构打击

在全球,认识到网红给投资者带来的潜在风险,监管机构一直在密切监控他们的活动。在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一直积极应对这些挑战。FCA采取了重大行动,指控九名社交媒体网红推广未经授权的外汇交易计划。

这些网红在Instagram上的粉丝总数为450万,他们被指控进行未经授权的投资计划并发布未经授权的金融促销信息。

这一里程碑式案件标志着FCA首次起诉网红在金融推广方面的违规行为,凸显了监管框架在保护投资者免受误导性和潜在有害建议方面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FCA计划扩大其现有指导范围,以应对不合规社交媒体广告的激增,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众的广告。

为了应对类似的挑战,欧盟和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也正在提议制定新规则,规范金融产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推广方式。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已启动一项共同监管行动,以确保遵守MiFID II对营销传播的要求,注重透明度并保护缺乏经验的投资者。

在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对推广加密资产等高风险产品的金融网红采取了显著行动。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因在未进行适当披露的情况下推广EMAX代币而被罚款126万美元,这些案件显示SEC对监管这一领域的决心。

确保投资者了解风险

SEC更新后的营销规则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认可指南反映了更广泛的努力,以管理网红营销日益增长的趋势,确保投资者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重大风险。

这些全球性的打击行动清楚地提醒人们提供金融咨询所肩负的责任以及严格监管的必要性。

谨慎和警惕

随着金融网红行业的发展,对监管和问责的需要也随之增加。

虽然金融网红可以使金融建议更加民主化,并使复杂的主题变得更容易理解,但他们也带来了重大风险,尤其是对缺乏经验的投资者而言。大马证监会和全球其他监管机构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旨在平衡创新和投资者保护。

对于公众来说,最好的做法是谨慎和警惕。

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交媒体内容,而不是只看表面,这一点至关重要。个人在做出任何财务决策之前,应咨询多个来源,寻求专业建议,并进行自己的研究。

金融网红的崛起代表着金融和数字媒体的迷人交汇。虽然他们提供了一种了解金钱的全新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但也带来了监管机构和公众必须谨慎应对的挑战。

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发展,公众在网上消费与金融相关的内容时应谨慎和警惕。那么,首要法则是什么?——永远对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持有怀疑态度。

本周重点观察股东大会及特大

以下是本周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MSWG)股东大会/特大的观察名单,这里只简要的概括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关注的重点。

读者可以查询MSWG的网站,www.mswg.org.my,以得到对公司所提呈的问题详情。

森那美产业(SIMEPROP)

简报:

法院召开的特别会议是为了寻求股东批准森那美地产有限公司集团的内部重组提案,以将其业务结构精简为独立可识别的业务。

免责声明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持有文中提及公司少数股额。

●本栏简报与内容版权属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表达的意见是采自大众媒体。

●我们将尽力确保所发布的资讯准确及最新,但不担保信息和意见的精确和完整。

●内含资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买卖建议,或认购相关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认购邀约。

更多详情可查询: www.mswg.org.my  

欢迎回馈意见:[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