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文出版局今年 接13万招牌用语审核申请
【中文招牌风波】
(吉隆坡15日讯)随着“中文招牌风波”引发关注,国家语文出版局今年迄今已接获多达13万份有关招牌、广告牌、店名及建筑物名字用语的审核申请,比往年激增数倍。
语文和文学发展组主任莫哈末沙拉胡丁指出,此前平均每年仅收到2万至3万份申请,而今年申请数量的激增出乎意料。这一现象与近期围绕招牌用语的争议密切相关。
“这令我们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情况前所未有,此前,通常一年只有2万至3万份申请。”
沙拉胡丁是为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主办的“杰出马来文导师”表彰典礼暨“我爱马来文”学生短视频比赛颁奖典礼主持开幕时,如是指出。
沙拉胡丁透露,为简化流程,申请者可通过线上系统提交申请,并通过JomPAY完成支付。
“申请者提交申请后,3天内便会获得审核结果,接着便可到地方政府处理后续事宜。”
他说,当局不仅负责处理招牌和路牌的用语审核,还管理广告牌的语言规范,例如杀虫剂广告、交通广告及卫生广告等。
沙拉胡丁认为,招牌和广告牌使用正确的马来文,体现了国人对国语的热爱和尊重。
业者挂招牌前须出版局批准
沙拉胡丁强调,根据地方政府附属法令(Undang-undang kecil),在挂上招牌之前,业者也必须获取国家语文出版局的批准。
“招牌风波的发生,全因部分人没有仔细阅读相关法规,因此存有误解,其实中文和淡米尔文仍可用在招牌上,只是马来文必须更大和更显眼。”
他阐明,在招牌用语措施上,马来人也同样需要提交审核申请,这并不是针对单一族群的措施。
“马来人也一样要遵从措施,他们致电来咒骂,说他们的招牌用语是对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进行了纠正。”
国家语文出版局 联办国语巡回讲座

“掌握我们的国语”校园巡回讲座及赠书活动获得学生踊跃出席,左四起主席陈忠德、苏帝文、阿芝琳及岑金娣。
(吉隆坡15日讯)为推动国家语文教育全面普及至各源流学校,提升学生对国语的掌握,国家语文出版局携手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PROBM)共同举办“掌握我们的国语”校园巡回讲座及赠书活动。
该计划第二站走入加影锡米山学校,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充满意义的国语之旅。
讲座由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主席苏帝文博士主讲,他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丰富实例,生动诠释如何通过理解能力、表达技巧与思维训练,有效掌握国语核心能力。
苏博士强调,国语不只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串联所有马来西亚人民的文化纽带。
“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使用国语,在国家社会中找准自己的角色与价值。”
活动当日,国家语文出版局由多元种族国家语言推广部华印事务组主任阿芝琳代表,移交一批精选国语书籍予学校。
她在致词中指出,语言的力量不止存在于课本中,更根植于阅读与生活体验。国语是国家身份与团结的核心,希望通过这项合作计划,让更多学校与学生感受到国语的温度与力量。”
在场者有加影锡米山学校副校长岑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