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兰

森校园霸凌6年934宗 周世扬:逐年上升须重视

(芙蓉19日讯)森州校园霸凌、性骚扰及抽电子烟案例逐年呈上升趋势,根据森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小学记录的霸凌案件每年都上涨。

在小学方面,2022年的霸凌案件有22宗、2023年28宗,而在2024年涨至41宗;中学方面,2022年有116宗、2023年272宗,今年截至11月已301宗。

罗白州议员周世扬于今日召开记者会,汇报森州议会所接获的书面答案时,这么表示。

他透露,根据森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小学记录的霸凌案件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各界需给予关注,并探讨更有效的处理方式。

他指出,自2018年至2024年共录得934宗霸凌案件,其中745宗是中学,其余190宗是小学。

他表示,然而教育局的数据与警方记录的霸凌案件截然不同,后者自2018年至2024年9月期间,中学共录得105宗,小学则录得2宗。

他说,数据的落差也许是因为多宗的霸凌案件并没有严重至需要警方介入的地步,然而可见州内的学校霸凌趋势越发严重,校内及校外都应该关注此事,并加强防范措施,以不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他也说,对此警方也提出了一些对应措施,包括在学校举行醒觉讲座会、将霸凌醒觉活动扩展至父母及监护人层面、学校联系官(PPS)定期监督校园、警方采取适当的行动。

此外,周世扬透露,根据学生纪律违规系统连线(SSDM),自2019年至2024年期间,共录得818宗性骚扰案件,其中775宗是中学,43宗则是小学。

他指出,2022年至2024年同样是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学录得127宗,小学录得7宗;2023年中学录得310宗,小学则录得13宗;2024年中学录得306宗,小学则录得12宗。

另外,周世扬提及,根据森州卫生局的资料,截至202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录得507名青年或18岁以下儿童(OBD)抽烟。

逾千宗抽电子烟

他表示,学生在学校抽电子烟的案件则录得1039宗,其中980宗为男性,59宗为女性,校方对此采取的行动包括发出口头警告、惩罚、鞭打、休学及退学。

然而,周世扬坚决反对退学的行动,因为这等同于放弃该名学生的前途,反之,他认为学校应该以“有教无类”的方式去引导和教育这些学生。

他补充,时代的演变迅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希望各界都要好好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及心理问题,并且共同探讨如何寻求更有效的处理方式。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别让沉默成了伤害/黄燕娣博士

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关于校园霸凌、网络霸凌、性骚扰及学生自杀的事件。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独中或华小,也同样出现在政府学校、国际学校、宗教学校,甚至大学校园。

然而,当此类事件发生在独中或华小时,往往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媒体与舆论也容易将矛头指向华文教育体系,甚至质疑独中过于保守,担心负面消息影响招生,损害华教多年来辛苦建立的形象。

其实,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校园问题的发生有其复杂背景,可能牵涉到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甚至社会或政治因素。

这绝非某一类学校或教育体制所独有的现象,类似的事件在国外或其他机构中同样存在,只是未必获得媒体的广泛报道,或因种种原因未被公开。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学生维权意识的提升,一些原本可能被掩盖的事件得以曝光。虽然这提升了公众对校园安全议题的关注,但也带来了信息快速扩散所衍生的问题。

在事件真相尚未明朗之际,社交平台上的情绪性评论、盲目跟风及网络谩骂,往往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也可能误导舆论方向。

因此,当我们面对校园事件时,应尽量保持客观与理性的态度,避免将个别事件扩大解读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同时也应警惕未经核实的信息传播可能造成的误导。

当然,一旦校园内发生不幸事件,校方应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处理问题,而非逃避或袒护任何一方。因为,这不仅关乎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校园整体的安全与信任氛围。

建立透明申诉机制

学校有必要建立明确、透明的申诉与调查机制,并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设立匿名举报管道或专责单位,让学生相信,他们的声音会被听见、被重视。

在事件发生后,校方必须立即启动迅速且公正的调查,秉持不偏不倚的立场,避免因偏颇判断而伤害无辜,或再次伤害到受害者。

同时,学校应严守信息保密原则,保护当事人隐私,在调查尚未完成前,避免对外散播未经查实的资讯,以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与猜测,降低事件带来的二次冲击。

此外,学校应为事件中的所有相关人士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服务。不论是受害者或加害者,事件本身都可能造成心理创伤或情绪困扰。透过专业辅导,可以帮助他们面对问题,也有助于预防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在平时就加强教育与宣导工作。透过讲座、课程或工作坊,让师生更深入了解如何尊重他人、正确使用网络,以及性骚扰的界定与应对。唯有从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友善、尊重、安全的校园文化。

校园不应是沉默的地方。面对问题,我们必须有勇气正视,有制度处理,有教育引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安全且值得信赖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勇敢发声。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