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退休金存款多少才够?/江振鸿

雇员公积金局日前宣布,将雇员公积金退休金存款目标,从原本的24万令吉,提高至39万令吉,被不少人抨击为不接地气,因为这是许多收入有限的雇员所无法达到的“天花板”。

其实,如果以月薪3000令吉为例(假设工作一辈子不曾被调薪),工作35年后(假设从25岁开始工作至60岁),且不计入每年的派息,其公积金存款已可达约35万令吉。

目前一名大专毕业生在稍有规模的企业工作,起薪即已近3000令吉。

随着工作经验及技能的提升,该名毕业生将有无数次的跳槽或升职加薪机会,来提高月收入。

就算没有大专资格,只要持续进修学习让自己增值,月收入也将能不断提升。

39万非不可能任务

可见得公积金局的39万令吉退休金目标,其实并不是件不可能的任务,除非那些不思进取,只盼望着政府提高最低薪资来迫使其雇主为其加薪的打工一族,或无心学习,只梦想当网红的求学一族,则另当别论。

此外,雇员公积金局也推介所谓让会员可过体面退休生活的适足储蓄(65万令吉退休存款)及让会员丰盛养老的增强储蓄(130万令吉退休存款),更是引起热议。

其实,不同年龄层的消费模式是有分别的,晚年生活的生活状态与年轻或壮年时也是载然不同。

且不说大部分人退休后,已摆脱了上有老下有小需照顾的生活负担,一些债务如房贷款也已清还了七七八八,年轻时,贪新鲜好享乐,手机非得最新iPhone不可,饮食非得到城中最新潮的场所不可,服装非得名牌不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尽人间铅华后,自会寻求清心寡欲的岁月静好。

举个例子,那些开始步入中年的朋友们,是否都发现,这些年的圣诞前夕及跨年都特别喜欢呆在家,年轻时候非去不可、消费轻易数百令吉的圣诞及跨年狂欢夜,都早已留在记忆中?

所以,退休生活的消费恐怕是无法与壮年时期相提并论。

然而,退休存款还是得多多益善。

除了公积金,也得理财规划,通过投资创建更多被动收入。

规划得当源源不绝

即使是公积金存款,如果规划得当,也将源源不绝。

以39万令吉存款为例,如果不一次过提领,以年派息率5%来计算,意即一年就有1万9500令吉的年利息收入,或1625令吉的月收入。

如果能把每月的消费额控制在1625令吉以内,意味着39万令吉公积金存款的母金将不被动用,从而造就源源不绝的利息收入。

当然,1625令吉的月消费额,也许是不足够的,所以,拥有更多的被动收入,还是很重要的。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别全押注美国,退休金承受不起/谭凯俊

这些年,美国股市特别是标普500一直是投资者的热门选择。不管是过去几十年的年均回报,还是美元的强势表现,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押注美国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单押美国的策略有多危险?尤其是在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世界里,这种押注可能是一场看似安全的豪赌。

历史上,有多少国家曾经是“不可撼动”的强国,但最终都走向了衰退。荷兰、英国,还有现在的美国,都经历了类似的高峰和低谷。

瑞·达利欧的《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揭示了强国崛起和衰退的规律。他提醒我们:“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韵。”

美国表现好,但它真的能一直好下去吗?

标普500过去几十年的辉煌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会一帆风顺。你想想,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

·债务问题越来越大: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到了让人不安的地步。总有一天,这个泡沫会破裂。

·社会分裂严重:种族矛盾、贫富差距、政治对立,美国内部的问题正在变得难以调和。

·新兴市场正在追赶: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崛起已经不可忽视。全球经济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舞台。

押注美国,就像是在一座即将开裂的大坝上建房子。短期看似坚固,长远可能崩塌。

别拿退休金冒险是硬道理

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追求“最高回报”,而是确保“最小风险”。特别是对于退休资金,你能承受不起哪怕一次重大的失误。“你永远不能拿你的退休资金去冒单一国家的风险。”

瑞·达利欧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多元化投资。别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一个国家、一种货币或者一个行业上。这是规避风险的唯一方法。

·试着把视野放宽:为什么不关注一下中国、东南亚、甚至是非洲这些正在崛起的市场?

·或者考虑一下黄金、大宗商品,甚至数字资产来对冲风险?

分散不是为了追求暴利,而是为了在任何意外发生时,让你的资产有“退路”。

中美权力转换,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全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中美的竞争。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还有科技、军事甚至意识形态的较量。

世界的第一和第二强国必然会产生长期冲突。 这种竞争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并且没有明确的“赢家”。在这种局势下,试图预测哪一方会胜出并押注其中一方,是极为冒险的策略。

与其去赌哪个国家会成为最终的胜者,不如冷静地做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

只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好资产,不管最终中美对抗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从容应对,甚至从变化中获利。

了解风险,不盲目追高

美国市场确实吸引人,但仅靠一个国家来承载你的财富,尤其是退休资金,是极其冒险的。世界在变,风险无处不在,而机会也一样。

投资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关键不是押对一次,而是长期活下来。分散你的资产,用全球化的眼光去布局,这样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你都有机会成为赢家。

想让自己的资产穿越风暴,你必须让它扎根在多个地方,而不是只靠一棵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