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先打根基再追高上/胡逸山博士

新年伊始,循例本来应该讲些讨喜吉利的话,即便是谈经济也是如此,尤其是社会经济,因为大家当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过上比去年更好的日子。

有梦想、有期望当然是好的,起码比蹉跎岁月地度日如年好,但是否真个得以达到那个更美好的目标则是见仁见智的。因为除了个人努力的因素外,也还是有着不为个人意志所转移的客观因素。

如果大环境、大历史等就是那么惨淡残酷,试问你两手空空、没有"天线"的个人,又何德何能呢?顶多也就是继续和其他劳动群众们一起来内卷着挣扎求存吧?吃香喝辣可是轮不到你哦。

不过不要紧,还是要抱着希望,起码一众政客们都把经济趋势描绘得如天上有地下无般的美好,所以幻想也还是可以继续的。

纵观本地经济,尤其是社会经济,我认为最大的两个挑战,一个是对进口的严重依赖,另一个就是老生常谈的贫富悬殊。

严重依赖进口

这对进口的严重依赖,部份也许是与当年本地操之过急地要一步登天地达到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发展议程有关。近代经济学里有一个分支叫发展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得以消灭贫穷以及稳健地发展成发达国家。

在发展经济学里,典型的工业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会首先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换句话说以前这些国度因为严重缺乏工业,所以各种民生用品等都高度依赖入口的商品,也就需要花费大量外汇来去购入。

所以工业发展的优先,应该是把这些进口商品的制造尽量本地化,一方面让本地的工业能够起码在科技含量与资本幅度相对低的领域先站稳脚步、"学习步行",以后成熟了后再更为壮大;另一方面也是节省外汇之余,也让本地以至外资得以有所合理的回报。

但本地的工业化进程,其实是没有完全遵照这个典型的发展经济学模式的,而是坦白说几乎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

高瞻远瞩还是不自量力?

如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化刚开始时,本地个别地区就忙不迭地去拉拢一些高科技行业到本地来投资设厂,生产一些高科技产品。这在无论是当时抑或当下来看,从一个角度来说可说是当时的领导人们高瞻远瞩,为本地打下了高科技行业的稳固基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不客气地说这根本是个不自量力的做法。因为本地根本就缺乏那种着重科研的教育体系以及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有的就是越来越着重宗教化的教育,以及继续倡导一族独尊的退步保守思维,英文掌握能力越来越差,根本没有自身的强项,或谓没有独特的卖点,又如何能够维系深耕高科技行业呢?

结果就是一些高科技公司贪图本地相对廉价的成本来投资设厂,之后再发觉到一些邻国更为廉宜后,也就老实不客气地撤资搬厂走人,以前是如此,当下是如此,以后也会是如此,如出一辙,但本地对此仍然是趋之若鹜,整天拿这些高科技外资的投入意向来炫耀。

而另一方面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本地,各种民生必需品却也还是高度依赖进口,这可是个多么畸形的社会经济模式啊?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提高薪酬占GDP比重/白文春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发达国家的员工薪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超过50%,马来西亚正努力追上这一水平。

为了支持员工工资的持续增长,我国实施了最低薪金制和渐进式薪金政策。

然而,我认为实施这些政策虽好,但可能还不够,大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在10年内实现员工薪酬占GDP的45%的目标。

在我看来,大马需要做的事情之一是继续鼓励更多的企业,无论是本地还是外来直接投资(FDIs),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利润一般都较高。由于有更好的利润,这些企业才能支付更高的薪水给本地员工。

目前,大马已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有助于创造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而且大马可以借此机会,而不必从头做起,可谓占据了天时和地利。

根据大马策略与国际研究院(ISIS)的数据,大马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它占全球组装、测试和包装市场的13%。

同样,电气和电子产品在2024年占了大马总出口的近40%,反映了这一行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高收入就业创造的重要贡献。

贸易战中巩固地位

在我看来,大马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地位,预计将在中美贸易战2.0中得到巩固,而特朗普自今年2月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已展开新一轮关税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10%(这是在已经征收的进口税之外),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税,虽然这两个国家是美国的亲密贸易伙伴。当然美国认为,中国很多商品是经过这两国进口到美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刚刚与美国签署了新的贸易协议,协议自2021年开始,至2036年到期,而两国也曾在之前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此贸易协定在2020年到期)。不过在最后一分钟,特朗普政府同意延后征收这两国的进口税30天。

由于中美贸易战,许多外商直接投资被迫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出,转移到亚洲地区,以避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同样的,一些中国公司也采取了相同的举措外迁。

这些迁移使到大马私人投资最近这几年有所增加,因此大马可说是受惠国之一。目前,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大马的机械和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已增至超过40%,显示有更多的私人投资把资金投入了制造业。这是一个好现象,因制造业可创造高收入就业机会。而在此之前,自2015年以来,这一比例约为35%。

除此之外,我相信因大马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强大地位,也帮助吸引了大跨国公司到大马外来投资数额巨大的数据中心。这对未来大马发展高科技行业及创造高收入就业机会来说,是一个正面的发展方向。

警惕科技环境快速变迁

尽管如此,我想我们还不应自满,我认为大马应始终保持警惕,关注高科技行业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免被甩在后头,失去良好的商机。

例如,最近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AI),震撼了全球科技行业,因该公司所发布的人工智能模型,其能力可比大跨国公司如谷歌和OpenAI的作品但价格廉宜。再加上DeepSeek的人工智能是开源模式(开源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修改和分发源代码的科技),愿意技术共享,让全球开发者受益,吸引众多开发者投身其开源生态,有望重塑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格局。这在美国还针对中国高科技打压时,DeepSeek人工智能的发布是这些美国大公司所始料不及的。

同样的,早些时候,大马的橡胶手套公司也面临中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那是因为随着冠病疫情的爆发,橡胶手套的价格突然飙升,利润大增,吸引了中国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来生产胶手套。这导致疫情后,橡胶手套供应过剩,价格大幅度下铁。好在大马的橡胶手套公司经历了两年的巨额亏损后,还能撑着。

在疫情前,大马的橡胶手套公司占有约60%的国际市场,如今可能只有约40%。而随着美国对中国橡胶手套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但商业环境已产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往日。

因此人人都说,商场如战场,我不确定这第二轮及扩大至更多国家的贸易战将会如何发展,也不清楚它会持续多久。

贸易战影响企业部署

但我认为这一轮贸易战的影响,可能会再次影响企业未来的决策及部署。因此,大马商家须时常关注贸易战的演变,才能把握好商机。

虽然目前大马被视为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政府在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推动了一些新重点行业来加强未来大马工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包括航空航天、化工、制药和医疗器械。

然而,根据2024年的出口数据,化学品及化学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仅占大马总出口不到5%,而光学和科学仪器设备的出口也只占不到4%。这显示,与电子行业相比,大马在这些所要推动的行业中仍处于非常小的规模。而要把这些行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仍需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其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新工业大蓝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指引方向,但我认为,大马还需要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因为没有足够的熟练员工,高附加值的行业很难发展壮大。依我之见,如果大马不能提升人力资源能力,那要在10年内实现员工薪酬占GDP约45%的目标将会显得很困难。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