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企业家焦点:融资、创新、人才?/叶欣向

叶欣向认为,2025年财政预算案带来3大好消息,但也存有3大冲击。
作者:拿汀叶欣向(YYC超越集团总执行长)
首先,我想祝福各位读者新年快乐!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顺风顺水,事业蒸蒸日上!
回顾过去,我们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对吧?
自2020年疫情以来,我们经历了三年的艰难时期。然而,凭借毅力和决心,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努力地走到了今天。如果你是从疫情初期一路坚持下来的老板,你一定深知经营企业的艰辛。
每到新年,企业都会回顾过去一年的表现,而这也是每位老板应该养成的习惯。
年度自我反思
回顾2024年,你对企业的成就和表现满意吗?你是否达成了年初设定的业务目标?利润和销售额是否符合预期?股东对回报满意吗?
经历了2024年的努力和付出,你觉得足够了?还是需要在2025年更加努力,才能实现你的业务目标?
自我反思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现状,以及是否实现了之前设定的目标。同样,这也适用于你的企业。
没有反思,你可能无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不知道该改进什么或避免什么。
老板,缺乏自我反思,你就像一只跑轮上的仓鼠,只会不停原地打转,永远没有尽头。
预算的重要性
公司的成功离不开精确的预算。有了完善的预算,支出和利润的规划会更清晰。
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许多大中小型企业的老板,谈到预算时,我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三种“系统”:
1. 完善的预算系统
2. 完全没有预算系统
3.“估估下”预算系统
前两种系统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而第三种“估估下”系统,恐怕是许多马来西亚人最熟悉的方式了。
“估估下”是马来语中的“估计”的意思,就像我问我妈做辣椒酱需要放多少盐时,她的回答总是“估估下”。
做菜时估量材料或许还算安全,但在经营企业时,随便“估估下”预算可是自找麻烦。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现金流只会越来越紧张。价格战会挤压利润,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时,而延长信用期会进一步恶化现金流状况。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现金流管理,清晰了解资金的进出,才能确保既能支付账单,又能维持盈利。
今天的商业世界竞争空前激烈。最近,本田、日产和三菱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过强强联手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
随着比亚迪和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巨头崛起,市场充分说明了这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天下,合作才能开辟新路。
并购是强大之途
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常见策略。在YYC,我们至今完成了27次并购,仅在2024年就完成了4次交易,最近还在香港洽谈新的并购机会。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单打独斗难以与大企业抗衡。而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吸引和留住人才也变得容易得多。
就像《战队五兄弟》(Power Rangers),他们从不单枪匹马,总是团结一致迎接挑战,最终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与其孤军奋战,不如携手并肩,共同迈向更高目标。毕竟,“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对吧?
让我分享一个真实案例。8年前,我们并购了一家年收入仅100万令吉的公司。这家企业因缺乏人才而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某次,他们接下一个大规模、高预算的项目,原本令人兴奋的机会却让团队倍感压力,员工甚至对老板接下该项目颇有微词。原因很简单:任务规模过大,员工不仅能力不足,还已经被日常工作压得喘不过气。
最终,该公司同意我们的并购提议。7年后,他们的年收入从100万令吉跃升至1000万令吉。
2025年的商业策略是什么?
老板,你计划如何在2025年推动业务增长?会考虑并购以扩展业务吗?并购是吸引优秀人才、强化企业实力的绝佳途径。
或者,你是否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扩张策略开设新分支,或投入资源研发新产品?中小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从方向选择到现金流、利润率、人才管理、股东关系、扩张与财务问题,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规划。
你的重点会放在哪里?
马来语有句谚语:“Malu bertanya, sesat jalan”,意为“羞于问路会迷失方向”。
老板,当你需要帮助时,请勇敢开口。在YYC,我们不仅是一家会计事务所,更提供预算、现金流管理及并购等专业服务。凭借51年的经验,我们愿意成为你企业的左右手。
同时,也鼓励你通过阅读或参加课程,向成功的企业家和导师学习,聚焦正确的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
老板,请记住,你并不孤单。
愿2025年精彩纷呈,收获满满!
视频推荐:
业绩目标不敢调高 老板小心公司估值缩水

(吉隆坡19日讯)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在设定营收目标时,常常因担心员工压力大、离职率高,而不敢设定更高目标。但这种“守成”心态,可能正在悄悄吞噬公司的利润,甚至影响公司估值!
YYC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家已营运5年的中式餐厅,团队约25人,老板连续两年设定的年营业额目标都是300万令吉(Annual Revenue Target),丝毫不敢调整。
“我的人去年300万都达不到,今年哪里敢提高目标?”老板这样说。
但问题是,营业额不变,成本却年年上升。为了留住员工,年薪持续上调,加上原材料与营运开销不断增加,公司利润自然每况愈下!
营收目标不涨 利润年年缩水
表面上业绩“稳定”,实际上却是利润在“慢性出血”!
若不尽快调整营运战略,这家公司还能撑几年?
如果老板一味担心员工反弹、不愿拉高目标,那团队还有动力吗?
真正留住人才的方式,难道是让他们轻松过日子?还是该设定更远的目标,传达清晰的公司愿景(Vision),让全体朝同一个方向努力?
案例反思:
• 你的营业目标,有跟得上不断上升的营运成本吗?
• 如果设定了更高目标,团队冲刺后,利润是更高还是更低?
• 你的利润,有没有一年比一年少?
• 因为怕员工流失,而不敢拉高业绩目标?
• 你有没有向团队清楚传达“目标要怎么冲”?
• 如果什么都不改变,维持现状,你的公司还能撑几年?
想提升估值?先让目标变成“能赚钱的目标”!
YYC总裁拿汀叶欣向指出,许多企业家在面对投资人、收购方或上市计划时,才发现“原来公司根本不值钱”!看似有营收,其实利润早已被成本吃掉!
想知道你的公司适合哪一种成长策略?如何设定合理又能赚钱的目标?怎样激励团队拉高利润?
YYC特别开办《生意要做大,人才要激励,公司要值钱》的免费课程,带你掌握实用的公司估值与增长策略,让目标不再只是数字,而是推动利润增长的真正动力!
课程详情:
日期: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时间:下午2时 - 6时
平台:线上教学(ZOOM)
语言:华语
原价:RM398 🔥 现在免费!
席位有限,马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