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美国梦醒时刻与新上海公报

报道:笔锋

特朗普就任前,美国面对梦醒时刻,中国第6代战机和隐形无人机航母面世,产业链创新超越美国,美媒体呼吁签订新上海公报,重新界定共识与权力边界,潜台词也是联华制俄,解决乌战。

在特朗普宣誓就职总统前夕,美国精英阶层赫然发现,美国要面对一个梦醒时刻,长期被美国主流媒体所贬低的中国,在过去五六年间已经默默地出现巨大的蜕变。

无论是工业上的创新能力和全产业链的建设,还是公共建设和交通网络都已经超越了美国,而在军事上,几天前中国出现第6代战机和最新076隐形无人机航母“四川号”等面世,可以电磁弹射歼35,如晴天霹雳,让美国决策者警觉,要面对一个国力越来越强的中国,创新能力超过美国,昔日对中国的估计完全失准,面对俄乌战争和越来越混乱的世界,美国的国家利益急需一个可以和平相处的中国。

中美应重定权力边界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曼(Thomas Friedman)就呼吁,美中之间应该签订一份新的《上海公报》,重新界定双方的共识与权力边界,避免任何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也为两国的国家利益作出重要的保障。

弗里曼指出1972年签订的《上海公报》,针对的是当时强大的苏联,而如今是要面对一个混乱的世界。他指出在人工智能、绿色环保、遏止毒品等领域上,需要中美更多的合作。

这位曾经出版《世界是平的》等畅销经典的资深媒体人最近往中国访问,惊艳于中国过去数年间的高速发展,而美国政界对此茫然无知,自2019年后5年间就没有国会代表团去过中国,疫情期间离开中国的美国企业高管,不少也没有回到中国。

他感叹说,现在中美像房间内两头大象,都用一根吸管来看对方,肯定全是片面和扭曲的画面。

应合力解决俄乌战争

弗里曼的潜台词其实是鼓吹中美联手,可以对当下的俄罗斯构成压力,解决让华府焦头烂额的俄乌战争。五角大楼的将军高度忧虑,一旦特朗普上台,停止美国军援,乌克兰政府军就会溃败,基辅被迫割地求和,看似落实特朗普的孤立主义的理念,却是客观上造成美国的国际声望下跌,让欧洲和各国都看扁美国的实力,让一个国家分崩离析,始乱终弃,也就是向俄罗斯示弱,甚至可能会出现骨牌效应,导致美国海外利益受损。

特朗普决策圈子已经看到这一点,对于吹嘘24小时内让俄乌停战的说法已经有所修正,就是一旦特朗普出手,就可以立刻解决,但绝对不是上任后24小时内停火,因为迄今为止还看不到克里姆林宫对此有任何的反应,普丁的如意算盘就是要攻占更多的土地,要确保乌东四州都尽入囊中。欧洲诸国也在信誓旦旦,一旦美国停止军援,仍然会继续支持乌克兰,而法国还是兴致勃勃,要借此来推销法国军火,提振法国经济。

要靠中国向施压普丁

特朗普要向普丁施压,最好的方法还是要靠中国的筹码。

但中国为何要帮特朗普?关键还是要用特朗普熟悉的“商人语言”,要有交换的条件,而美国若能答应不军援台湾,在台湾问题保持中立化,延续上海公报的精神,承认一中政策的精髓,重申“美国认识到台海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美国对此不予挑战”,那么北京就有可能投桃报李,在俄乌问题上帮美国一把,让特朗普的24小时停战的牛皮不会吹破。

美国政坛和主流媒体长久以来贬低中国,认为中国没有人权和法治,科技也是抄袭西方,靠廉价劳工向外推销。但美国学界几位大师近年警告,这完全是误读,如哥伦比亚大学的萨可斯(Jeffery Sachs)和芝加哥大学的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都批判美国主流媒体,不能低估中国的超强发展,不能用意识形态看中国,而是要脚踏实地,掂量美国正在衰退的国力,不要在国家竞赛的过程中落败。

中全产业链不怕美制裁

弗里曼如今实地考察,颠覆了《纽约时报》长期对中国抹黑,他发现中国的工业能力已培养出全产业链,根本不惧美国的制裁,指出中国出现全自动化的“黑暗工厂”,即完全不用开灯,因为全是机器人智能工作,甚至是遥距控制,只有客人来访才需要开灯,展示中国工业智能化的能力突飞猛进,而美国在特朗普的MAGA(让美国再伟大)计划,要再工业化,但由于美国工会实力庞大,根本就是一场春梦。

这是美国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的梦醒时刻,面对中国的国力飙升,强大的创新军力,使得美国理解在台海和南中国海的中美军事博弈,美国已经处于劣势,如今之计就是要和中国“交易”,延续当年总统尼克逊和基辛格的智慧,确保台湾不搞独立,避免任何的擦枪走火。

这也是全球华人社会的期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台海必须和平,让两岸问题自然解决,透过更多的民间交流,加强理解与融合,和平统一就会水到渠成,拒绝被美国人挑动战火。

俄乌战场的血腥与美国的虎头蛇尾,正是台湾民众的殷鉴。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言论

灵与肉的自由/许世平

国际版有一则新闻:蛇年春节假期刚过半,珠三角地区的外省工人提早返程,一是为绕开返程交通高峰;二是因经济不好,想早点开工挣钱。

再有一则新闻:中国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一名40岁的男子在湖南省长沙南站月台排队时突然晕倒昏迷,心脏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微弱、瞳孔散大、口吐白沫;经过急救后终于醒来,第一句话竟然是要“赶高铁去上班”。

网民感叹说:“真是天生牛马”、“可怜打工人”、“丢了工作生不如死”、“残酷的生存环境”、“看看这压力该有多大,命都可以不要也要上班”。

内卷的中国社会,就是一座丛林,想要作息平衡,享受悠闲,是一种奢望,艰困的历史,残酷的争夺,仍是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从历史的废墟重建起来的新中国,经历40年的开放改革,巧用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效仿先进国家致富生产方式,去填充自身的欲望,并有了“没有资本主义”的财阀。

然而,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激励更多的中国人翘首企盼走向现代化,以摆脱贫困阶层。

为了这个梦想,历经多重生活压迫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忍受疼痛和梦魇,硬要与坚硬的体制及惨烈的生活暴力抗衡。

为了“中国制造”,就算被严苛的劳动方式弄得筋疲力尽,他们却仍不惜以100个人手、180道工序去制造一双行销全球的跑鞋,物化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里。

中国人耐操劳

根据统计,中国于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9.14兆美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占亚洲经济总量约46%。

中国人的集体劳动代表着现代的机械文明,创造出永不停息的速度,美国的科技财阀马斯克还高度称赞中国工人聪明勤奋。

耐操劳的中国人,还熬夜工作到凌晨3时,生命被时间异化的中国人,将支离破碎的每分每秒汇聚成洪流,让资本主义的先进国家也感到颤抖。

可是我们却希望那些经历过历史的战乱与饥荒,遭遇过环境灾害及意外事故的中国人,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他们生存的欲望、匮乏感,对安全感的缺失,都能在制度性的修正下得到改善和补偿。

选择自己的路

当然我们也希望全世界为生存和生活努力抗争的人,能像中国卖座电影《哪吒》那样叛逆地反抗命运,学懂选择属于自己的路,不再将自己嵌入种种紧张、尖锐、疼痛、挣扎的苦楚中,让自己的灵与肉更加健康和自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