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罕见人畜共通传染病 网友忧成第二个冠病

顾先生的双肺存在大面积的发炎病变,最终确诊为Q热。(翻摄画面)
(北京10日讯)中国江苏常州有名顾先生日前反覆出现发热、咳嗽、疲倦以及四肢肌肉酸痛的症状,并伴有心慌、胸闷等,决定前往医院求诊,经过诊断,最终确诊为罕见人畜共通传染病Q热(Q fever),引起大批网友恐慌,纷纷惊呼“天呐,不要成为第二个冠病啊”!
据中媒报道,顾先生于2024年11月前往江阴市民众医院发烧门诊求诊,他称10天前,他从非洲回国后,便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无力以及四肢肌肉酸痛的症状,并伴有心慌、胸闷等。
经门诊医师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并为其进行身体检查后。胸部CT结果显示,顾先生的双肺存在大面积的发炎病变,随即接受进一步治疗。感染科医疗团队注意到他“刚从国外回来”,并结合非洲当地的流行病学背景,医疗团队为其安排了支气管镜检查,并透过灌洗液的基因检测技术,最终确诊为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的Q热。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都相当恐慌“隔离起来,不要成为第二个冠病”、“当年最早两例冠病也是这样出现在微博的,天呐,不要成为第二个冠病啊”,所幸在医护团队的照顾下,顾先生的发烧、咳嗽、胸闷等症状逐渐缓解,目前他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Q热是1937年Derrick医师在澳洲的昆士兰发现,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此病为Q热。Q热是由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中广泛传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极端环境中可保持长达数月的感染性。
引起Q热的贝纳柯克斯体主要存在于受感染动物的尿液、粪便和羊水中。生活中易接触的狗、羊、牛、马、驴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
感染Q热会有以下症状:
1.发热
患者的体温可高达38至40℃,常伴随畏寒、食慾不振、肌肉酸痛等症状。
2.剧烈头痛
头痛部位主要是额部和枕部,后来发展为瀰漫性头痛。
3.呼吸道症状
喉咙痛、咽部充血、咽峡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肺部病变,如咳嗽、胸痛等症状。
4.肝部症状
常引起肝炎,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黄疸。
5.其他症状
心肌炎、肾炎等。病程超过半年以上的患者易患心内膜炎,少数出现脊髓炎、脑炎。
新闻来源:三立新闻网
北京举办人机共跑马拉松 机器人冠军“技不如人”

(北京19日讯)世界上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于周六(4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机器人“天工Ultra”领先于同类参赛者,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
尽管如此,“天工Ultra”最终仍远远落后于人类冠军——后者以1小时11分07秒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约有20台“长”有双脚的人形机器人与1万多名人类选手共同参加了这场全程21公里的比赛。
机器人赛道与人类赛道之间设有隔离屏障。
工程师“教练”可以在途中调整他们的高科技选手们,赛道上还设有专供机器人使用的补给站。不过,这些补给站提供的不是水和零食,而是电池和技术工具。
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技术秀。在提振国内经济和与美国的技术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参赛机器人必须符合一些资格标准——最关键的是拥有两条腿。不是所有机器人都能健步如飞,如中国国家电视台的报道所显示的那样,一些机器人在现场寸步难行,甚至还没抬腿就摔跤出局,另一些则步履蹒跚,工程师慢悠悠地跟在它们后面照料。

展示中国技术实力
那么,这场被中国媒体大力宣传的活动只是做做样子吗?
“这样的赛事确实能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实际能力,”波恩大学的机器人学教授马伦·本内维茨(Maren Bennewitz)说,“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软件也必须能够让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适当反应,无论是地形还是周围对手。”
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场比赛旨在是象征意义。“在我看来,北京的这次半程马拉松明显是一场公关活动,目的是展示中国的技术实力,”慕尼黑工业大学应用力学教授丹尼尔·里克森(Daniel Rixen)表示。
里克森指出,要让人形机器人完成半程马拉松存在许多难点:它们必须节能、高强度,并能在长距离中动态导航而不摔倒。精确的运动规划和平衡控制至关重要。
这场比赛也带有地缘政治的意味。它发生在中美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公司如Figure AI、特斯拉(Tesla)、敏捷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和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正在竞相开发具有仿真动作和认知能力的先进AI。
而中国则决心显示自己是行业领跑者。“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建立了技术领先优势,”里克森表示,他认为中国本土产业发展迅速,能够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制造出最先进的机器人。
中国政府已将机器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人形机器人研发已被纳入工信部文件“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今年早些时候,中国AI公司DeepSeek因据称在生成式AI方面取得突破而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官员们承诺为面向未来的技术领域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包括支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国家媒体经常突出报道机器人领域的进展,而相关技术也已在现实中应用。
在北京一个公园内,“长”得像狗的四足巡逻机器人(智慧机器犬)已开始协助警方执勤。它们配备多光谱摄像头和高精度传感器,官媒称其为北京打造智慧城市的最新成果。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