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宏观利好·政府助力 零售业净利看涨15%

(吉隆坡11日讯)马银行投资银行认为,今年消费领域将迎来强劲增长,得益于强劲的宏观经济因素及政府助力。

这些因素预计将提升可支配收入,改善消费者信心与消费能力。

马银行投行预测,其所覆盖的消费类股票,在2025年的净利将同比增长15%(2024年预计为同比下降3%)。

其中,雀巢(NESTLE,4707,主板消费股)、Farm Fresh(FFB,5306,主板消费股),以及Mr.DIY(MRDIY,5296, 主板消费股)将迎来“积极的盈利变化”。

“政府相关的关键举措,包括允许提取雇员公积金第三胡拓,公务员加薪(自2024年12月1日起加薪幅度为7%至15%),以及最低工资从每月1500令吉提升至1700令吉(自2025年2月1日起生效)。”

投行认为,餐饮业制造商及零售商,将在消费模式的积极变化中获益最大。

其他针对B40和M40目标市场,提供实惠产品的零售商,如MRDIY、巴迪尼控股(PADINI,7052,主板消费股)和永旺(AEON,6599,主板消费股),也预计将迎来销售量的增长。

根据历史趋势,投行观察到,在实施最低工资上涨的年份,年度零售销售通常呈现同比正增长(2013年为7.2%,2016年为7.1%),唯一例外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负6.1%)。

“在最低工资上涨后的第二年,零售销售增长率更大,例如2014年为9.9%,2017年为9.5%,但不包括2023年(6.1%),因2022年(19.2%)的高基数源于疫情后强劲的补偿性消费。”

信用卡还款率良好

投行还分析了大马信用卡债务的呆账率,并发现尽管家庭预算紧张及生活成本上升,但信用卡还款率仍保持健康。

自2013年1月以来,每张信用卡的平均信贷额为1万5269令吉,占总信贷额的25%。

2013年至2024年期间,逾期还款率始终维持在较低的0.9%。

“鉴于短期债务较低且还款率良好,我们相信,餐饮业及零售领域的消费者支出,将不受现有债务还款压力的影响。”

反应

 

商法律

身分被盗用,欠债需还吗?/刘健辉

问:

刘律师,你好。我最近面临一些法律问题,这是因为我的身分被盗用而导致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在上个月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律师的追讨信,要求我付款所欠下的租金和数万令吉的电费。

我开始觉得莫名其妙,经过一番调查后才发现,我的身分竟然被不法之徒盗用来签署店铺租赁协议,因为“非法挖矿”而导致欠下巨额的电费。

请问我该怎么做?我必须负责该笔巨额债务吗?

答: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在马来西亚有关身分盗用的法律定义。身分盗用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指某人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非法使用该人的个人身分信息。

身分盗贼可能会窃取您的姓名、驾照信息或银行和信用卡账户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建立信用、购物、申请贷款,甚至找工作。尤其是在未获得个人许可的情况下。

其实,身分盗用属于严重刑事犯罪,而根据刑事法典(Penal Code)的第416条文,冒充别人可被判处最高7年监禁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报案交警方处理

倘若你的身分被盗用或别人冒充你的身分来签署租赁协议并从事“非法挖矿”,很明显的已是触犯法律了。 所以,你应该尽快去警察局报案来处理,并且让警察去调查。

除此之外,基于你不是真正签署合同的人,所以该份合约也不会构成一份有效协议。一般上,合同法清楚表明签署合约的双方都必须有合法权利去签署合同,如果对方冒充身分,就不构成合法权利。

不但如此,根据马来西亚1950年合同法令(Contracts Act 1950)的第17条文,倘若任何协议签署存在欺诈行为,该协议就会无效。

保护好个人信息

你的遭遇很让我同情,真的是无妄之灾啊!不过倘若你的身分真的被盗用,其实你也是受害者。

为了个人信息不被盗用,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这包括妥善保管载有个人信息的物品,例如银行卡、信用卡、身分证、驾照等等。

另一方面,当我们提交一些含有个人信息的副本(如:身分证和驾照等等),你可以在副本的左上角划上两条线并且注明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划上线条和注明的范围不要导致信息被屏蔽,不然会导致副本不被接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