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轻松采购年货 一家人健康过好年

智慧过新年(上篇)

报道|aNGie  

很多人都为着迎接新年而忙得焦头烂额,要大扫除、买年货,又要准备炮制新年佳肴的食材,让家人过节时吃得开心又健康,还要关注心理素质,以及小心饮食不当引发的疾病问题……实在压力山大啊!

要如何有智慧的大扫除和采购年货?又如何关注饮食不当的问题?在这方面颇有心得的饮食治疗师陈依婷和营养治疗师谢敏慧为我们分享了以下讯息,让大家参考如何智慧的过新年!

如何轻松大扫除

新年大扫除是许多家庭迎接新年的“重头戏”之一,但长时间清洁又采用不当的方式,就很容易造成身心劳累。

以下由陈依婷为我们分享一些轻松高效的大扫除技巧,让大家能避免身体不适的同时又使清洁工作安全又愉快。

1. 分区规划,分步完成

不要试图一天内完成所有清洁工作。将家里分成几个不同区域,比如客厅、厨房、卧室等。每天清理一到两个区域。这样可以减轻工作量,避免过度劳累。

2. 清单整理,聚焦重点

列出需要清洁的重点部位,例如窗户、厨房油烟机或储物柜,优先处理最脏乱的地方。大扫除过程中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做到适度清理即可。

3. 使用合适工具,减轻负担

清洁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

长柄工具:减少弯腰,避免对腰椎造成压力。

轻便工具:如静电除尘布和环保清洁剂,省力且环保。

防滑设计:高处清理可使用伸缩杆,拖地时选择防滑材质拖把,避免意外滑倒。

另外,建议清洁高处时一手扶墙、一手擦拭,擦拭范围以头顶上10厘米为宜,减轻肩膀和腰部压力。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每清扫一段时间就停下来休息,喝杯水、做些简单的拉伸放松动作。伸展腰部可减少腰椎和背部的疲劳。活动肩颈可避免因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肌肉酸痛。

5. 全家分工合作

邀请家人一起参与,每人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不仅节省时间,也让清洁变得有趣和高效。比如让孩子擦拭简单的家具,成年人处理较高或较重的部分。

6. 放松心情,享受过程

播放喜欢的音乐,或将清洁当作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不要因为细节而过度苛责自己,心态轻松更重要。

7. 考虑专业服务

如果清洁任务过重,不妨请专业人员协助,既省时省力,也能避免身体受伤。

释放压力的好时机

“新年大扫除的目的在于为新年创造干净舒适的环境,不必追求完美。合理规划时间和工具选择是关键,同时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因劳累导致疼痛。通过分区规划、全家协作和放松心态,大扫除不仅能高效完成,也能成为家庭互动和释放压力的好时机。”

 

如何精明采购年货?

许多人为了迎接新年,总会大肆采购各种年货。然而盲目购买可能导致浪费金钱、空间和资源。以下是陈依婷提供的一些精明采购年货的建议,帮你省钱又省心:

1. 提前规划,列好清单

购买年货前先详细列出家庭所需的物品清单,并按优先顺序排列。明确需求可以帮助避免被促销活动或节日气氛影响,买下不必要的物品。特别是在规划年菜时,应优先考虑家人日常饮食需求和食用量。例如足够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避免囤积太多食材或零食。年后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不仅浪费,还可能影响健康。

2. 货比三家,合理选购

新年前的促销活动五花八门,无论是线下商店还是线上平台,都提供了多种折扣优惠。尽量多比较价格,挑选性价比高的商品。例如购买耐储存的年货如水果干、坚果类商品,既实用又能避免浪费。

3. 健康优先,关注营养标签

促销期间,许多人会因为价格便宜而大量购买零食和饮料,但这些食品往往含有高糖分、高热量,过度摄入可能影响健康。建议选择无盐坚果、低盐饼干或优质茶叶等健康选项。同时,对于没有营养标签的年饼,应适量选择小罐装年饼有助减少食用量。

4. 聪明储存,避免浪费

根据家里的储存条件选择采购量。例如干货、冷冻食品可以多备一些,易腐的蔬菜水果则建议按需求分批购买。此外,还可将蔬果快速汆烫后冷冻储存,确保春节期间仍有新鲜蔬菜水果食用。

5. 合理选择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通常采用真空密封技术,不含防腐剂,是春节期间的好选择。然而需注意罐头午餐肉或豆豉鱼等产品的高钠含量,尽量选择健康选项如水浸或天然果汁浸罐头水果。

6. 提前准备鱼类和海鲜

团圆饭中,鱼类和海鲜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购买时注意观察鱼眼是否明亮、鱼鳞是否闪亮以判断新鲜度。提前清洗后冷冻保存,不仅方便使用还能延长保质期。对于螃蟹等不宜冷冻的海鲜,可提前蒸熟后冷冻备用。

7. 多样化蛋白质,关注均衡饮食

春节期间虽少不了大鱼大肉,但也别忘了植物性蛋白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在菜肴中加入豆腐、豆类或坚果等,既营养丰富又促进肠道健康。

8. 减少装饰性消费,注重实用性

与其购买一次性装饰品或过多零食,不如选择一些耐储存且节后仍能使用的商品。例如高质量茶叶、水果干、坚果等,这些既能待客又能节后继续享用。

“通过精明规划、健康选购与合理储存,不仅能节省金钱,还能避免浪费和资源过度消耗。”

担心饮食过量如何保健?

新年通常都是“大开食戒”的好借口,除了和久未见面的亲戚及旧同学欢聚,还有公司同事的年宴,与好朋友相聚也免不了大吃大喝一番。

要如何自我节制才能不过量的同时也能保健?

谢敏慧分享以下要点:

1. 吃七分饱

●进食之前先问自己是真的饿了吗?不要因为好吃就吃不停。

●想要加饭或添加食物之前先放缓,要知道自己的胃是否已饱胀,避免进食过量。

●吃的时候细嚼慢咽。

●适量喝水或喝汤。胃是一个“袋子”,一直往里面增加食物,胃酸要分泌出来也需要时间,如果能适当给予一点液体,胃就能有饱足感。

2. 丰俭间隔

在享用丰盛的一餐前后,尽量选择吃清淡的食物。比如知道晚餐有丰盛的饭局,午餐就选择清省及健康的食物。每当吃得太饱足,过后的一餐就选择多吃蔬菜五谷杂粮,或容易消化的食物。

3. 适当运动

新年期间不要太懒散,尽量争取时间去运动,尤其吃得太饱时,适当的去运动或散步以帮助消化。

平常心面对疾病

在新年期间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疾病,包括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喉咙痛和发烧,以及血压过高。

谢敏慧说,消化不良和急生肠胃炎一般都是饮食不当或过量所造成的;若有喉咙痛和发烧的现象,大部分是吃了太多煎炸食物或年饼,或喝水不足;至于血压过高,因素通常都是来自熬夜、休息不够、喝酒等等。

严重一定要找医生

很多老一辈华人的新年禁忌也包括不看医生,更加不想去诊所和医院。但若果在新年期间真的病倒了,轻微的或者可以自行解决,如果事态严重就一定要去看医生了。

至于怎样的情形可以自行解决,怎样的情况下要去求医呢?谢敏慧给予以下参考:

●很多人是休息不足才会病倒,尤其除夕夜要守岁,年初八晚又要拜天公。因此要争取时间适当休息。每天至少要睡6至7小时以上。

●如果消化不良,可服食一些帮助消化的胃药。一般西药房都有出售。

●如果出现肠胃绞痛、腹泻或呕吐等多个症状,就要去看医生。一旦吐泻不止就会导致脱水,必须补充电解质甚或吊水。

●血压高的症状之一是晕眩。有些人已习惯,即使处在高血压状态也不会感觉晕眩,更不知道自己血压过高,因此要勤于检查血压。如果服药后依然不能降低,就要去看医生是否要加药,以免血压过高会中风或引发其他问题。

轻松过好年

新年的脚步临近,忙碌的节前准备让许多人感到既期待又压力倍增。从年货采购到大扫除,从亲友互动到自我调整,每一件事情都可能让人身心俱疲。

但新年是喜庆团圆的时刻,我们无需事事完美,只需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整,就能轻松迎接新年。

节日前的忙碌往往让人忽略饮食和锻炼,但保持健康习惯尤为重要。陈依婷建议要规律进餐,多摄取新鲜蔬果、高蛋白食物和坚果,不仅能增强免疫力,也能提供充足能量。每天抽出20分钟快走或练瑜伽,有助于舒缓压力和提高专注力。

聚焦团圆的美好

面对新年的压力,调整心态同样不可忽视。她认为应该适当放低对新年的期望,与家人沟通明确分工,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同时也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或听音乐等方式专注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此外,聚焦团圆的美好,而非繁琐事务或外界评价,能让心态更轻松积极。

接下来也别忘了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每天抽出固定时间休息或做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听音乐、看电影,让紧张的节奏得以缓和。学会说“不”也很重要,面对额外的要求或不必要的社交,可以礼貌拒绝,将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最后,提前调整作息有助于保持最佳状态迎接新年。每天提早入睡半小时,确保充足的休息。如果难免熬夜,白天适当补觉,避免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下期预告:新春期间,团圆饭的食材准备、新年聚餐及上门拜年时,如何掌控好适当的饮食。

反应

 

名家专栏

佳节免过路费 民粹让步还是财政必然?/李荣昌

近期,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高速公路在佳节期间是否应减免过路费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原计划自今年起取消佳节期间的过路费减免政策,主要原因是财政负担沉重。

仅2023年四大佳节的免过路费优惠,就耗资高达2亿619万令吉。

然而,当1月21日工程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宣布政府不再实施这一优惠政策后,立即引发社会强烈反弹。

为缓解民众不满,政府提出多项替代方案,包括要求大道公司负上社会责任提供路费减免、推行目标性过路费制度、提高豪华车路税等措施。

最终,政府作出部分让步,决定以半价减免过路费,以平息舆论。

这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政府取消佳节免过路费的决定是否合理?大道公司又是否有义务减免路费呢?

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政府通过逐步取消或调整部分津贴,可以有效减少财政支出,从而实现降低政府营运成本的长期目标。

自2022年昌明政府执政以来,便积极推动财政改革,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公共资金的可持续性。

除了此次针对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津贴的调整,政府已启动针对性的柴油津贴制度,并计划在今年推行针对性的汽油津贴制度。

这一系列措施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津贴带来的庞大财政负担,以控制政府运营成本,缩小财政赤字,并最终降低国债水平。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政策方向是合理的。

长期依赖政府津贴来维持生活成本,虽然短期内能减轻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加重政府的财政压力,限制国家在其他关键领域的投资,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发展。

因此,适时调整津贴政策,不仅有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也能让政府将有限的资源重新分配至更具生产力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政府取消佳节免路费的本意是正确的。

尽管这一举措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民众的经济负担,但本质上,这类津贴具有民粹性质,未能真正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加重财政负担,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

责任在大道公司?

此外,在政府宣布取消免过路费后,一些人提出大道公司是否应以折扣或免费通行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回馈人民。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大道公司作为一家私人企业,其核心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非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

私人企业的主要责任在于对股东负责,通过盈利维持运营和发展。因此,大道公司并无法律或道义上的义务,因政府取消免过路费而提供额外折扣或免费服务。

企业的经营逻辑基于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而非填补政府政策调整所产生的缺口。如果政府希望在取消津贴后继续减轻民众负担,应该通过其他政策工具或机制来实现,而不是将财政压力转嫁给私人企业。

经济原则要遵守

正因如此,过去政府在实施佳节期间过路费减免政策时,通常会通过财政补贴弥补大道公司可能遭受的收入损失,而非强制企业自行承担成本。

若政府要求私人企业额外让步,不仅违背市场经济原则,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与未来投资,甚至打击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信心,影响营商环境和长期经济发展,弊多于利。

总的来说,佳节免过路费虽能短期内迎合民意,但本质上是一种民粹政策,不利于国家的长期财政稳定与经济发展。政府在推动改革时,往往面临社会压力而被迫妥协,此次将免过路费调整为50%折扣,便是让步的体现。

然而,从长远来看,财政资源应更有效地分配到更具经济效益的领域,而非维持短期性的普惠津贴。

因此,尽管当前政策仍有所保留,但我相信政府最终会彻底取消佳节免过路费优惠,并逐步推动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以确保国家财政的健康运作和经济的稳健成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