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日本银发经济值得借鉴/安邦智库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日本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养老问题,并在此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日本市场的供给方已经将重点放在提高老人的生活体验方面,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那么,日本适老化产品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精细化。精细化是日本的一个传统,在日本适老化产品方面,主要体现在针对各种不同功能障碍级别的老人,都有相对应的适老化产品在为他们做支撑。

比如说尿不湿,它的种类非常的宽,会分7次的、5次的、3次的,白天的晚上的,这种服务用于满足不同时期老人的差异化需求。洗浴辅具是更典型的例子。

精细化

在日本,能基本自理的老人可以使用普通的防滑助浴椅,坐着自己洗;腿脚不便但仍有活动能力的老人,则可以选择侧入式或升降式浴缸,也就是坐在轮椅上平移或升降进入浴缸,然后自己清洗;而对于重度失能的老人,可以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使用可全方位位移的辅助入浴装置或全包围卧式洗浴系统。

此外,日本适老化市场还有移位设备、劳保背心、空气流通设备、保温餐车、外挂骨骼式的康复设备、洗浴辅助设备等适老化产品。

总之,产品的精细化“对症下药”,解决了老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失能”问题;设计类的产品,则提升了老人在可自理领域的生活效率与水准。

便利化

二是便利化。日本适老化产品有很多非常轻便并且设计非常精巧的居家用品,可以弥补老人在生活上的一些不便。比如说,很多让帕金森老人的穿衣、系扣和拉拉链的小工具就非常方便。

还有一些吃饭用的小勺子、叉子,它可以做成椭圆形柄的、圆柄的,各种各样的;一些无动力的步行助行器,它可以减轻20%的身体负重,来提高老人的行走效率。

为防止老人起坐时发生磕伤,日本家装企业对桌椅等设施边缘采用防护处理,使用圆角;为避免老人用力开门,浴室大多使用带有吊轨的可移动门,其宽度也将轮椅位置考虑在内,经周密计算加宽到80厘米以上。

此外,日本的不少家用电器和电话机都在设计上迎合老人使用习惯,设置了特别的按钮,使得电器操作简易、安全,提高了老年生活的便利程度。

如针对老人的收音机按钮设计超出通常尺码,采用大键,便于老人看清不同功能键的位置,防止按错按钮。

智能化

三是智能化。日本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发出各种智能化产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研制出的各种高度自动化的器械,如方便身体瘫痪的老人吃饭、洗澡和方便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与浴槽、坐便器一体相嵌入的特殊轮椅,可调整为卧位或坐位状态。

护工帮老人洗浴时,用吊机将老人移上轮椅,推至浴槽开门处,通过控制系统完成轮椅与浴槽的搭接固定,将老人与轮椅一起送进浴槽中,再移除轮椅基座,完成入浴。

还有各种智能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智能手环等,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传输给家人和医生。

总体而言,日本适老化产品设计差不多覆盖老人各种生活领域,具有精细化、便利化、智能化三个主要特点,在照顾老人各种个性化、特殊化的需求方面堪称“毫无死角”,体现出日本养老人性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展示对老人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关爱。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展望乐观/安邦智库

自2001年以来,中国逐步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长期以来,中国对境内机构借用中长期外债一直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

作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制度框架可溯源至20世纪90年代的渐进式改革,并在入世后逐步构建双向开放体系。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持续推进,2015年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权重10.92%),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关键性突破。

随后,“债券通”(2017年)、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相继放宽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

不过,根据IMF的资本账户开放指数,中国在40项资本交易中仍有超过一半受到严格管制,其开放程度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部分新兴市场(如巴西、印度)。

截至2025年初,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股市总市值约90兆元人民币(约56兆令吉),吸引了全球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的关注。

投资者反应积极

此外,资本账户中诸多限制性政策(如资金汇出限额、外汇对冲工具不足)成为投资决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世界投资者的观点因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而各异,但普遍围绕开放步伐、透明度和风险管理进行讨论。

许多投资者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进入中国庞大市场的关键。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和日本养老投资基金(GPIF)等机构表示,若放宽资本账户限制,他们将更有信心将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纳入长期投资组合。

这种需求不仅基于分散化考虑,也与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密切相关,部分国际投资者也对中国政府的开放承诺持乐观态度。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反对或担忧的声音,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首先是汇率波动与资本外流风险。部分投资者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持谨慎态度,担心可能引发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和资本外流。

其次是对中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和细节常缺乏明确时间表,且监管措施(如外汇额度审批)可能突然收紧。例如,2023年央行曾暂停部分外资机构资金汇出,引发市场紧张情绪。

第三是地缘政治与制裁风险。中美博弈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特朗普第二任期时重启贸易战和金融制裁,使中国资产面临严重外部压力。

第四是金融市场成熟度问题。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成熟,难以应对资本账户全面开放带来的冲击。

建议渐进式开放

针对上述问题,世界投资者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提出了若干建议。首先是采取渐进式开放。多数机构(如IMF、摩根大通)建议中国应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优先放宽债券市场和长期投资的限制,再逐步过渡到短期资本流动。

其次是加强对冲工具的建设。国际投资者普遍呼吁扩大外汇掉期和期货市场规模,以提升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目前,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衍生品交易量仍远逊于美元市场。

第三是提升政策透明度。外资期望中国能提供更明确的政策路线图,避免临时性干预,同时明确资本汇出规则和税收政策。第四是加强监管协调。借鉴新加坡和韩国的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框架,以增强市场信心。

对中国而言,如何平衡开放与稳定至关重要。渐进式改革、完善对冲机制以及提高透明度均有助于赢得投资者信任。未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一议题仍会成为国际投资界关注的焦点。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