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何只在农历新年涨价?/江振鸿

某家刚于大马交易所上市的本地连锁茶室餐厅,早前贴出告示牌,指将在农历新年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征收的服务费从10%调高至15%,引发市场不满后,日前宣布,服务费将保持不变。

其实,饮食业于农历新年期间涨价,似乎已是我国过年的另类“习俗”。

较能接受间接涨价

饮食业涨价有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式涨价,即一些业者尤其是饮食小贩业者于农历新年期间,直接以价格较高的价格售卖食品。

第二类是间接性涨价,即一些餐馆于农历新年期间,只提供所谓的新春套餐菜单,让上门的食客被强迫性消费。

虽然两者都是涨价,然而第一种却恐怕较会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抵触,毕竟是得用较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的食品。

所以,这些只赚取蝇头小利的饮食小贩业者们,每年往往都处于农历新年期间该不该涨价的舆论风口浪尖;反之,民众对于那些财大气粗餐馆的变相涨价,似乎欣然接受。

当然,这些饮食业者于农历新年期间涨价,固然有其理由,包括所谓牺牲自己与家人团圆共度农历新年的时光来做生意,以及必须付出额外的工资予员工。

但是,一些于农历新年期间照常营业的连锁快餐店及便利店,也是在得付出额外的工资给其员工的情况下,都没有涨价。这就难怪农历新年期间,不少人都情愿到快餐店用餐。

更何况,多元社会的我国,一年中都有好几个“如果有营业做生意,就得付出额外工资给其员工”的佳节公假,例如开斋节、屠妖节及圣诞节等等。

然而佳节期间涨价的课题,为何却只发生于农历新年这个佳节?

消费者“纵容”后果?

所谓有怎么样的消费者就有怎么样的商家。

当你觉得某餐馆或小贩价钱不公道或服务不好,心中埋怨数句后,下次仍乖乖去光顾双手奉上血汗钱;当你所光顾的熟食档已经缴付了租金予咖啡店的情况下,你在里面用餐却被咖啡店业者强制性规定最低饮料消费时,你如果选择妥协而非即刻打包离开以示抗议,就别怪这些商家对你的血汗钱予取矛求。

我国是一个自由市场,商家有涨价的理据,消费者也有光顾的权利。

因此,多年饮食业于农历新年期间涨价的这个“习俗”,是否就是消费者们的“纵容”后果?

 

 
 

 

反应

 

言论

火箭忘了身分?/江振鸿

彭亨州劳勿的猫山王果农无地契芭日前遭当局执法清除,引发果农反抗。无独有偶,由于受影响果农大多为华裔,此事在华社引起高度关注。

这是继早前触动印裔社群神经的吉隆坡市中心百年兴都庙拆迁事件,以及牵动马来社群的气球小贩被取缔风波之后,我国多元社会再度爆发涉及特定族群与宗教的执法争议。

一切必须依法办事

首先,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一切必须依法办事。

因此,任何所谓的借口,包括庙宇百年前已建立;包括经济不景,佳节前想多赚些血汗钱;包括猫山王果树树龄逾40年,是老农一生心血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就是在法律层面上,事主并无合法准证。

这些猫山王果农表示,数十年来他们持续向当局申请地契,却始终无果。

但必须厘清的是,法律上拥有这片土地的,是有关当局。

业者当然有申请地契或购买土地的权利,但作为土地合法拥有者的当局,也拥有批准与否、出售与否的自主权。

第二,任何形式的执法行动,虽然可能显得不近人情,却是维护法治的最后防线。否则国家法规将形同虚设,法不成法。

一旦失去这道防线,我们的财产权等基本人权也将无法保障。试想,我们花大笔资金购地、计划发展,却发现土地遭人非法占用时,又作何感想与反应?

更何况,如果事态因舆论演变严重,当局被迫妥协、法外开恩,那是否对长期遵守法规的其他业者公平?

最后,声援这些果农的劳勿国会议员,来自民主行动党。

善用政治资源谈判

彭亨州目前由国阵与希望联盟(包括行动党)组成团结政府共同执政。

果农也表明,他们愿意依法缴纳地税、地租或其他合理费用以换取合法地契,并非要求无偿获取。

这无疑提供了与当局谈判的良好空间,有望达致双赢。

更重要的是,彭亨州政权与中央政府同属团结政府阵营。

一旦州级谈判无果,仍可转向中央层面继续协商。

因此,与其在体制外高调抗争,果农们是否该善用当前政治资源,通过体制内谈判与协商来争取合法化呢?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