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拓展第二引擎/拿督刘明

前阵子,我到吉隆坡的一家酒店出席活动,回程时因为赶时间,叫了一辆豪华电召车,价格自然也贵了一些。

司机是一名友族同胞,我们一路聊了起来。我好奇地问他:“你开这么好的车,怎么还来跑电召?”

他笑了笑,说自己其实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但这几年生意清淡,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出来开车,顺便补贴家用。

他说他有些后悔,以前生意好的时候,没有趁机拓展新业务。

他的弟弟是一名酒店厨师,多次邀请他合伙开餐厅,但他总是犹豫,因为承包工程经常遇到拖欠款项,资金周转都成问题。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当时就算东拼西凑,也还是能拿出二三十万的。”他说。

我问:“那你弟弟现在怎么样了?”

专业?风险?

他叹了口气,笑着说:“后来他和一位华裔拿督合作,开了一家马来餐厅,结果生意火爆,今年已经要开第三家分店了!”

听完他的故事,我不禁感慨。

作为一名商人,我一直相信专业的重要性,所以这三十年来,我始终专注在自己的行业,希望在专业领域深耕发光。

应“多线发展”

然而,近几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可预知的变化:

●2020年的冠病疫情

●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战争

●中美关系恶化

●中国的产能过剩,产品低价倾销全球,包括马来西亚。

这些变数,让我意识到,中小企业单靠专业和坚守单一市场,已经难以抵挡外来的低价竞争。

普通打工族要做两份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现在中小企业也应该学会“多线发展”,才能继续生存。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在商业策略上,我们都说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很多大企业赚了钱后都会向横发展,开拓新的领域,我们称之为第二引擎,例如:

●亚马逊从卖书到云计算(AWS)

●谷歌从搜索引擎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

●苹果从电脑到IPhone 、可穿戴设备

●脸书收购Instagram 

●阿里巴巴从购物网站到金融付费

马来西亚的案例:

●全利资源(QL)

生产鸡蛋和冷冻海鲜产品起家,2016年把全球第二大便利连锁店全家(FamilyMart)引入马来西亚,现在成为集团强有力的第二引擎。

●云顶集团(GENTING)

从休闲娱乐开始,发展至多重引擎,有零售、种植、生物科技等。

一般的综合型上市企业,都是从单一业务开始,发迹后都会往多元拓展,不同引擎让他们能持续保持竞争力和维护股东利益。

很多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期间, 很多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1/3,都是来自他们的第二引擎!

以前我们总认为,只要把核心业务做强,就能不断成长。但过去数年,市场环境更迭太快,这种策略已经不管用了。

迟转型难翻身

统计数据显示,如果跨国企业经过10年的低增长或股东回报下滑,他们逆转成功的几率不到20%!

跨国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小企业?

我个人觉得2025年,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只有两个选择:改变,或被淘汰!

马来西亚的商业环境从未如此严峻。面对市场突变,企业不能再靠过去的方法生存,连“创新”都可能跟不上节奏。

我身边的朋友已经陆续做出一些大胆的改变:

一位从事服装生产30年的朋友,去年决定退休,转而提供同行的咨询服务。

另一位为企业安装视像和保安系统的朋友,撑不住连年亏损,去年中把公司从150人缩减到15人,只专注接单,把安装和维修外包给中国供应商。

我相信在大家的身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果我们还想继续经营,就必须找到突破口。而我认为,开拓新赛道、打造第二引擎是刻不容缓的!

探索新方向

一年前,我开始探索新的方向,也走了不少弯路。毕竟,从事包袋设计多年,要突然转型确实不简单。

经过反复研究,我最终锁定了两个选择:

1. 企业咨询——用经验与资源创造价值

我与几位经验丰富的企业顾问朋友合作,我负责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他们负责执行,目标客户是中高端企业。

选择这个行业,除了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回馈社会。

我在商界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脉和资源,这些正是市场所需的优势。

既然不想完全离开商业圈,又不想重复过去的老路,这条赛道正适合我。

2. 人工智能——未来的大趋势

另一条赛道,是加入朋友的新公司成为公司的主席。

我们专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AI)应用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帮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属ChatGPT。

为什么选择AI?因为它完美符合以下六大商业标准:

●轻资产:启动成本低,资金流动快。

●订阅模式:年付或月付,收入持续稳定。

●高回购率:客户愿意长期续订,提高产品生命周期价值。

●趋势产品:AI正处风口,市场需求旺盛。

●低人力成本:省钱就是赚钱。

●避开中资优势项目:减少竞争,提高成功率。

AI的市场非常大,就像互联网刚兴起时,每家公司都需要一个网站一样,现在企业普遍需要AI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所以,这个行业不仅是未来趋势,还是企业的刚需!

第二引擎,其实比想象中更容易启动。

客户已在身边

很多人以为开拓新业务很难,但当你找到合适的赛道,你的第一批客户可能早已在你身边!

比如,我有个朋友为许多大酒店和连锁机构提供无线网络(WiFi)建设,想把业务拓展到连锁加盟店。

他向我寻求协助,我向他建议大家资源互换。

因为他的现有客户,正是人工智能的潜在客户!

酒店业者迫切需要AI来降低人力成本,他几乎不需要额外营销,就能拓展一批长期客户。

而我尽我所能介绍身边需要建设无线网络系统的连锁商店给他。

大家各得其所,一举两得!

于是他顺理成章成为我的其中一位代理,也不费吹灰之力开启了一个新的成长引擎。

同样地,我担任某家培训机构的战略顾问,我也以类似的方式,协助他们开启第二引擎。

这个机构培养了4000多位企业家,他们的资源和人脉,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潜力库。

我建议他在优秀的学员中筛选整合,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这样不止帮助学员更快达到上市门槛、提高机构形象之余,也更符合企业培训的长远发展!

机会一直都在

以前,跨国企业靠并购、拓展新市场来保持增长,而现在,中小企业也需要这样的思维。

守业已经不够,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找到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市场、新的增长点。

机会一直都在,就看我们有没有勇气去抓住。

退堂!

反应

 

财经新闻

放眼1.2亿交易额 国际加盟展明年8月举行

(吉隆坡4日讯)《南洋商报》再度获委任为2025年第8届大马国际加盟展(FEM)宣传媒体伙伴,展会预计将吸引1万8000至2万名参观者,目标交易额为1亿2000万令吉,比2024年增长20%。

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大马零售与特许经营行业的韧性,也展现了其创新精神,进一步巩固了大马国际加盟展作为行业发展、合作与增长的重要平台地位。

大马国际加盟展筹委会主席郑荣耀今日在2025年展会推介礼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展会的主题《投资未来》正是对当前互联世界中合作力量的真实写照。我们展会横跨四个展厅,展位数超过400个,展现了行业人士对我们展会的强烈信心。”

他特别提到,大马零售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韧性和贡献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推动不可忽视。

“展会不仅是展示的平台,更是推动行业前进的催化剂。通过深化合作,我们将继续加强零售行业的影响力,推动创新和变革,迈向更为坚韧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出席嘉宾包括大马国际加盟展创始人兼筹委会顾问拿督刘明、副财政兼筹委会顾问陈玉玲、大马零售连锁协会主席拿督潘正权、副会长拿督林玉晶、拿督周国良、朱玉婵、理事刘家安、沈志峰、执行总监李晓燕、筹委会理事林子詠、国民企业(PERNAS)战略传播部主管拿汀苏丽妮等。

与2024年1亿令吉交易额的目标相比,2025年展会把目标提升至1亿2000万令吉,标志着大马零售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预计来自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展位将参与此次展会,包括东道主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印尼、柬埔寨、印度、台湾等商家。展会期间,中国和台湾将设立独立展馆,展示创新产品和独特发明,为全球业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自2016年成立以来,大马国际加盟展(FEM)由大马国际连锁加盟展(MIRF)发展而来,至今已成为大马零售行业的重要盛事之一。

2025年大马国际加盟展将于8月21日至23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旨在吸引更多加盟商和零售商,推动大马零售连锁协会的使命,打造一个韧性十足、充满活力且具备未来竞争力的零售生态系统。

有意注册展位的加盟商和零售商,请联系Nicole Azaved,019-2145362,或发送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刘明:加盟展助力行业进步

刘明表示,大马国际加盟展的成功得益于大马零售连锁协会(MRCA)的使命驱动和会员支持。

他说,展会从第一届的230个展位起步,尽管面临挑战,协会凭借推动行业发展的使命感,逐步赢得会员信任,展会规模逐年扩大。

他强调,使命感和决心是展会成功的关键,尤其在初期阶段,依靠的是对行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展会不仅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更注重教育参展商和企业家如何建立和运营特许经营系统。

 

陈玉玲:创业者提供新机会

陈玉玲表示,随着参展商多样化,去年展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台湾、越南、美国等国家与地区的参展商,凸显了大马在海外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展会不仅提供展示机会,还通过创意活动和氛围营造,吸引了众多年轻创业者。去年,展会新增吉祥物游行等互动元素,提升了现场气氛,成交量也显著增加。品牌创始人亲自与观众互动,增强了展会的行业影响力。

她透露,2025年展会将继续为参展商和投资者提供创新的商业机会,并通过现场交流帮助参观者深入了解不同品牌的创业模式和发展前景。

对于寻找创业机会或想了解最新加盟趋势的人来说,展会将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盛会。

 

 

潘正权:数字化开创新机遇

潘正权强调,数字化和合作带来的机遇。《投资未来》的主题明确表达了大马零售连锁协会的愿景。强劲的消费支出和走强的令吉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他指出,还分享了大马零售协会在数字化时代赋予会员的待遇,包括最近赴中国考察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化的最佳实践。

他提到,“数字平台为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连接与创造方式提供了机遇。通过加强合作和发挥创造力,我们可以与客户建立更深层的联系并建立持久的关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