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银行Vs.传统银行,你存对了吗?/李亿敏

李亿敏
作者:李亿敏(PIDM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转型长)
今年我与几位同学发起大型高中同学回母校聚会,打算召集同届的所有同学回校。除了让大家叙旧联络感情,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为母校募款。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特别设立一个数字银行账户,以方便同学们缴交聚会费用及募款。
然而在过程中,有些同学对数字银行的概念感到困惑,甚至质疑正规性。还有人误将数字银行与电子钱包混淆,担心数字银行的存款是否受到存款保险机构(PIDM)的保障。
面对这些问题,我想乘机为大家详细解答,消除疑虑。
首先,我们要厘清电子钱包(e-wallet)与数字银行(digital bank)的区别。电子钱包本质上是一种数字支付工具,主要用于日常支付、线上购物、账单支付及快速转账。
电子钱包的运作不需要完整的银行牌照,因此无法提供传统银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此外,电子钱包的服务提供商并非PIDM的成员,因此存放在电子钱包里的资金并不受存款保险保障。
相比之下,数字银行与传统银行一样,都是提供完整金融服务的机构,并受到政府严格监管。数字银行具备银行牌照,可以接收存款、提供贷款、办理汇款及投资服务等。
事实上,传统银行和数字银行同样具备银行功能,但在运作模式上有所不同:
1. 传统银行
●设有实体分行和柜台,客户可亲自到银行办理业务。
●提供面对面人工服务,适合有复杂金融需求的客户。
●营运成本较高,可能导致服务费用较贵。
●客户也可透过电话或网上银行办理部分业务。
2. 数字银行
●没有实体分行或柜台,完全在线运作。
●所有服务均通过银行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式办理。
●适合年轻人及习惯使用科技的客户。
●营运成本较低,因此某些服务费用可能较便宜。
●缺乏面对面服务,对不熟悉互联网或科技的老年人而言,可能较难适应。
目前为止,国家银行一共颁发了5张数字银行执照,其中3家GX Bank、Boost Bank和Aeon Bank已在2023至2024年间正式投入营业。另外两家KAF Digital Bank和Ryt Bank也在去年12月20日获国家银行和财政部批准营业。
这些数字银行皆获得国行的批准和监管,确保其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存款均受PIDM保障
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数字银行,它们都属于国行发出执照的商业银行或回教银行,存款均受PIDM的保障。例如每位存款人在每家银行的存款最高受保额度为25万令吉。不同类型的户头在同一家成员银行也可获得各别保障,例如传统存款账户及回教存款账户、联名账户、托管账户、独资经营者、合伙人、专业执业人及公司的账户。若在不同成员银行存款,则每家银行的存款皆分别受到PIDM的保障。
时代不断在进步,数字银行已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一环,借助最新的科技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就像ChatGPT原本独领风骚,却因近期中国发明的Deepseek横空出世,刷新了众人的期待,也让科技圈重新洗牌。
这就是当代的有趣,变化越多,就要懂得最稳固的保障。无论如何,选择传统银行或数字银行,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和需求。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一种银行模式,都应确保存款安全,避免将大笔资金存入无受保障的机构。
最后,我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蛇来运转,财源广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亿敏

李亿敏
作者:李亿敏(PIDM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转型长)
2024年中旬,中国安邦保险集团正式宣布破产清算。作为一家曾经资产规模巨大的保险巨头,这起破产事件不仅震撼中国金融市场,也引发对保险业运作和监管机制的深层思考。
这一事件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敲响警钟,特别是关于如何在制度层面保障投保人。
毕竟,安邦保险曾是中国保险市场的明星企业。在2017年2月,资产一度超过1兆令吉,全球3万员工,为3500万投保人提供保障,并凭借高速扩张的策略。
在短短13年内,从一家区域性车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资产规模万亿的金融巨头,涉及领域包括寿险、产险、医药保险、金融、资产管理、租贷等,一度受到各界赞叹的天之骄子。
然而,2018年创始人吴小晖因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被捕,企业随即被接管。接下来的几年,安邦经历重组丶资产剥离,最终因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管理不善 高风险经营
到底是什么原因搞垮一家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我认为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管理不善及高风险经营模式。
安邦通过高杠杆操作,以短期高成本融资支持激进的全球收购和迅速扩张投资策略,包括大量收购海外资产(如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中国企业,但许多投资项目的回报并不理想,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是典型灾难的前兆。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扩张,安邦依赖向散户销售保证高息的保险产品来凑集资金。
在不确定性的市场风险下,这种高杠杆经营模式使它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
更糟糕的是,安邦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治理问题,透明度不足,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董事长吴小晖更在2017被控制造虚假文件,掩盖风险,并在欺瞒监管机构实情下违规操作,粉刷公司实际财政状况。
安邦的突然倒闭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并对客户和投保人——数量甚至超过马来西亚总人口——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中国监管机构采取双管齐下的介入和处置措施,好让市场和投保人的影响降至最低。
首先,2018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接管安邦保险为期两年,并进行重组。
其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注资619亿人民币(约374亿令吉)。这笔资金帮助安邦填补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缺口,确保公司能够维持正常运营,避免进一步的流动性危机。
通过注资纾困、接管重组和维护市场稳定,在各监管机构通力合作下,成功化解安邦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不仅维护投保人的权益,也守住保险行业的整体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金融监管需保持警惕
这是国际上处置大型金融企业的重要案例。 若是大马发生类似情况,国家银行、财政部和存款保险机构(PIDM)组成的铁三角将会合作化解系统性风险,保护投保人的权益。
存款保险机构也可承担救助和纾困责任,接管问题保险公司的重要业务资产、确定保险业务的连续性和保障投保人利益,让投保人能够继续享受保险服务。
该机构也可以切割高风险业务和资产,协助重组企业,并在稳定营运后,把企业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后退场。
安邦的故事,也许是保险业的一个结束,但对於金融监管机构来说是一个警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变化,盛衰无常。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借鉴他人失败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视频推荐: